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品种的耐旱性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耐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能够获得稳定高产的原因,与产量增长速度快有密切关系。植株营养生长迅速、根系发达、伤流量多、原生质粘度大、组织持水力強、在干旱时呼吸较低、净同化率高是品种耐旱的生理基础。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甘薯育种特点,提出直接鉴定、间接鉴定、综合鉴定三种方法,适于在育种的不同阶段鉴定品种品系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玉米品种四密21为材料,通过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玉米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提高了玉米各土层特别是中、下层根系干重和比率;增加根系伤流量;延缓根系活力下降;降低根系MDA含量;提高根系SOD活性.所以能够延缓玉米根系器官的衰老,从而使玉米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甜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甜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高产稳产性的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年际间不同甜高粱品种生育性状、植物学性状、能源产量三大指标及气候因子的测定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年际间气候波动变化较大,但甜高梁各性状表现相对稳定,而且生物产量、子粒产量逐年增加,茎秆含糖量平均为18.1%,参试品种以辽饲杂1号3年间均表现为能源3项指标优良,可在小珠三角地区作为绿色能源植物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月季部分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月季品种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变化为对象,研究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与耐热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温下,月季品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比常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耐热品种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且形态表现与生理变化相一致。本文所述的形态、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月季品种的耐热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双季水稻叶片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水稻叶片温度与产量关系,以双季早晚稻12个品种为材料,2008-2009年应用红外测温仪记录叶片温度,并分析大气温度、气叶温差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叶片温度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幅度小于气温;在不同生育阶段品种间气叶温差存在明显差异。各生育时期14:00点的气叶温差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抽穗期的相关程度最高;抽穗期和抽穗后的剑叶日平均温度与产量呈负相关,剑叶的日平均气叶温差与产量呈正相关;超级稻的气叶温差高于非超级稻。  相似文献   

7.
旱地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张中东  王璞  陶洪斌 《作物杂志》2012,28(5):100-104
对45个玉米杂交种的8个穗部性状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千粒重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各穗部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粒重、行粒数、穗长、千粒重、秃尖长、出子率、穗行数、穗粗。单株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行粒数在直接对产量负向效应中表现最高,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和穗粗都是通过单株粒重间接对产量产生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3类单株粒重较高,其他穗部性状之间较协调,产量表现最高。综上所述,旱地条件下,选择高产玉米品种应该首先关注品种的单株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兼顾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和穗粗等性状。  相似文献   

8.
旱稻旱种与水稻旱栽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华  郭德金 《种子》2005,24(6):68-70
本文通过中国水稻研究所进行的2002年长江中下游组国家旱稻品种试验、浙江大学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水稻旱栽多点试验,分析了我国南方旱稻品种旱种与水稻品种覆膜旱栽、旱栽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旱稻品种旱种时,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853 752,穗实粒数(X2)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2y= 0.651 136;水稻品种覆膜旱栽时,结实率(X3)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3y= 0.870 712;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631 392;水稻品种旱栽时,穗实粒数(X2)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2y= 0.884 530 5;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623 961,均为产量构成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胡永红  蒋昌华  秦俊  莫健彬 《种子》2007,26(10):71-73
研究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月季品种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下,上述月季品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比常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耐热品种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且形态表现与生理变化相一致。本文所述的形态、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月季品种的耐热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选用3个陆地棉中熟品种和3个陆地棉早熟品种以及中熟品种与早熟品种正、反交 F_1和 F_2材料,通过分析各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根伤流量、叶片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发现初花期以前中熟品种和早熟品种4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至花铃盛期申熟品种的根伤流量、叶片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早熟品种,而叶片淀粉含量又显著低于早熟品种。说明初花前棉株内部生理代谢对早熟性影响较小,而花铃盛期影响较大,且主要表现在同化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方式上。进一步对中熟×早熟与早熟×中熟的 F_1和 F_2花铃盛期叶片的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分析得出,中熟×早熟与早熟×中熟的 F_1和 F_2花铃盛期叶片的3项生理指标均接近于早熟亲本,说明早熟品种无论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对杂交后代植株内部生理代谢的影响都比中熟品种大。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从广东引入的6个芥蓝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生长指标、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生长指标方面,株高、株幅与主薹纵径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叶面积与主薹横径则有一定差异;在产量方面,省种的产量最高,曲溪圆叶的产量次之;在品质方面,除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大外,品种间干物质和Vc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桃山早花和铁种的综合品质较好,澄海粗条大肉芥蓝和省种较差.从中选出桃山早花、铁种与曲溪圆叶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年际间不同甜高粱品种生育性状、植物学性状、能源产量三大指标及气候因子的测定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年际间气候波动变化较大,但甜高粱各性状表现相对稳定,而且生物产量、子粒产量逐年增加,茎秆含糖量平均为18.1%,参试品种以辽饲杂1号3年间均表现为能源3项指标优良,可在小珠三角地区作为绿色能源植物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肥料运筹对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施肥对水稻生长和衰老进程的影响,通过肥料运筹田间试验,研究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及缺N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且生育后期衰老速率快于其他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M)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保持最高水平,且后期衰老速率明显慢于其它处理;不施肥或偏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低于氮磷钾配施处理;NPK+OM处理产量最高为7.55 t/hm2,比不施肥(CK)处理增产35.51%;水稻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与根系伤流衰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稻产量与根系伤流量和叶绿素含量衰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尤其是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有助于延缓杂交水稻的衰老进程,对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必须“以产量为纲,其他都是目”。就是说,玉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特用品种或专用品种,某种成分的含量仅可视为一个评价指标。要化繁为简,只有一个“普通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足矣! 2017年1月24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对修改形成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修改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以产量为纲”。玉米高产品种要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平均  相似文献   

15.
对淮北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性小麦品种源库结构和流的变化研究得出: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朝增源扩库的方向发展。现代品种灌浆高峰期长,流量大。近期育种目标应在增加生物产量的基础上,扩大库容,并提高灌浆前期的灌浆速度。  相似文献   

16.
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总被引:161,自引:8,他引:161  
田间测定农作物抗旱性所使用的胁迫敏感指数(1-Yd/Yp)/(1-∑Yd/∑Yp)是所谓抗旱系数Yd/Yp的变型,二者相关系数r=-1.因此,前者并没有改进后者的缺陷.作者以30个冬小麦为材料,经过两年试验,提出了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其表达式:品种旱地产量×抗旱系数/供试品种旱地平均产量,使抗旱生理指标的抗旱系数与农艺指标品种旱地产量得到较好的结合,更适合育种工作者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07-2008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组合对小麦叶面积系数及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LAI、旗叶Pn、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均存在明显影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均表现为晚播高密处理的LAI最小,SPAD值则是早播处理的低.多穗型品种良星99在中播常规播量时其Pn、Fv/Fo和Fv/Fm较大,产量最高,大穗型品种洲元9369也是在中播常规播量时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各项指标占优.10月12-19日为适宜播种期范围.  相似文献   

18.
玉米群体根系活力与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陆卫平  卢家栋 《作物学报》1999,25(6):718-722
以玉米中熟种苏玉9号为材料,通过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动态和节根组成与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群体气生根数与节根量、灌浆结实期根系伤流强度、总粒数、抽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呈正相关。生育过程中抽丝期的群体根系伤流量强度与抽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总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夏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性状关系,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中国生产上利用的15 个优良玉米杂交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增长率和光合势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5 个玉米杂交种中‘登海602’产量最高,玉米叶面积指数较高,具有较高的光合势;各玉米品种间的叶面积指数随生育进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吐丝期达到最高,各玉米品种间存在差异,玉米叶面积指数增长率亦具有相同趋势;各品种光合势在整个生育期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吐丝期至乳熟期;拔节—苗期叶面积指数增长率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蜡熟—完熟期的光合势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苗期—拔节期和蜡熟—完熟期是玉米高产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β-1,3-葡聚寡糖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浓度β-1,3-葡聚寡糖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根系伤流量、丙二醛含量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施用适宜浓度的β-1,3-葡聚寡糖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和根系伤流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并具有提高稻谷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作用。其中,SPAD值和根系伤流量的变化说明β-1,3-葡聚寡糖具有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和增强根系活力的作用;而丙二醛含量的降低则间接表明β-1,3-葡聚寡糖在提高水稻抗病能力等方面可能也具有一定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可为β-1,3-葡聚寡糖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对促进生物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