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蓝莓皮渣综合利用的基础因子。【方法】以花色苷含量为试验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p 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通过测定蓝莓皮渣花色苷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和OH·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 H、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量影响较大,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其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V(液,m L)、m(料,g)比20∶1、提取时间1.5 h、p H 2.0、提取温度35℃,在该工艺条件下,蓝莓渣花色苷的提取量为16.197 mg·g-1;蓝莓皮渣花色苷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在实验范围内,DPPH·和OH·的抑制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清除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241.88和1 238.15μg·m L-1。【结论】优化了蓝莓皮渣花色苷提取的工艺条件,且蓝莓皮渣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蓝莓皮渣花色苷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为其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蓝靛鲜果为试材,以吸光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蓝靛果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研究了蓝靛果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蓝靛果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g/mL、乙醇体积分数66%、提取温度57℃、提取时间92min,在此条件下蓝靛果花色苷的提取量为328.55mg/100g。  相似文献   

3.
以涉县柴胡茎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优化了总黄酮乙醇回流浸提工艺,并分析测定提取物及与维生素C复配后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涉县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涉县柴胡茎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1,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60%;2)最优条件下涉县柴胡茎叶总黄酮对DPPH·、·O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223、0.413mg·mL-1和0.445mg·mL-1;3)与维生素C复配后表现出一定协同作用,试验组内复配液(1:3)协同作用最强。综上可知,涉县柴胡茎叶中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铁核桃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法进行色素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对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云南铁核桃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云南铁核桃果皮色素最优工艺为微波功率480 W,水浴浸提温度80℃、微波时间10 s、料液比1∶70 g·mL-1、乙醇浓度60%、水浴浸提时间60 min。云南铁核桃果皮色素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差,对pH较敏感,对常见食品添加剂较稳定,对Ga2+、Na~(+)、Mg2+、Sn2+稳定,对Fe3+、Cu2+不稳定;云南铁核桃果皮色素对ABTS+·、DPPH·、·O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以金莲花为试材,使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并分析测定金莲花总生物碱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金莲花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90%乙醇,液料比39∶1 mL·g-1,超声功率400 W,超声32 min,总生物碱得率为0.844 mg·g-1;对DPPH、ABTS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IC50(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0.016、0.036、4.404 mg·mL-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990 mg·mL-1和1.330 mg·mL-1。该研究初步证实金莲花富含生物碱类物质,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粗梗稠李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花色苷,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粗梗稠李功能农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为1∶ 60g·mL-1、pH 1.0、超声时间50 min、提取温度40℃,该条件下,花色苷的平均提取量为0.632 mg·g-1;粗梗稠李花色苷对·OH、DPPH·、ABTS+·、O2-·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高浓度时对FE2+有较好的螯合能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49、12.49 mg·L-1和6.25 mg·L-1.  相似文献   

7.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及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花色苷,以确定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46℃、料液比1∶23.8g·mL~(-1)、浸提时间4.2h,其提取率为6.12mg·g~(-1);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以XAD-7型树脂为填料,30%乙醇洗脱,最佳吸附流速1.0 mL·min~(-1),解析流速1.0mL·min~(-1)。在此基础上,可对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进行微胶囊化,以便应用到食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8.
以西藏猫乳茎枝为试材,采用超声波-酶协同法提取其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该基础上,将超声波-酶协同法与超声波法、酶解法进行比较,考察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西藏猫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超声波-酶协同提取西藏猫乳总黄酮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0.31 mg·mL-1、乙醇浓度53%、酶解pH 5.0、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超声温度50℃、液料比40∶1 mL·g-1、超声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7.01 mg·g-1,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与超声波法和酶解法比较,超声波-酶协同提取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具有更好的DPPH·和ABTS+·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胭脂李为原料,选取乙醇浓度、盐酸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5个因素,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李果实花色素苷提取工艺。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李果实花色素苷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盐酸浓度0.5%、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花色素苷的含量为(43.66±4.53)mg·(100 g)-1。该优化工艺条件稳定、合理,可作为李果实花色素苷提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花富含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本文采用复合酶-超声波辅助提取火龙果花黄酮,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火龙果花黄酮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8∶1(mL/g),乙醇体积分数80%,酶解时间63 min,火龙果花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0.28%;当浓度为1.2 mg/mL时,火龙果花黄酮对ABTS+·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45.65%和39.67%,说明火龙果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此研究能为火龙果花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响应面法优化东北接骨木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这3个因素对东北接骨木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接骨木中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6.03%,超声时间48.86min,液料比为19.53mL/g,黄酮提取量达到5.79692mg/g。  相似文献   

12.
以红苋菜为材料,在最佳单因素水平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红苋菜中花色苷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剂为pH 2的80%(v/v)酸化乙醇,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20(g/mL)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沙棘叶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及沙棘叶茶多糖在体外的降脂功能,以期为沙棘叶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沙棘叶茶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1,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60℃,乙醇浓度85%,在此条件下,沙棘叶茶多糖的提取率为(5.277±0.149)mg·g-1。并且,沙棘叶茶多糖对胆固醇酯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分别可达到70%和60%,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说明沙棘叶茶多糖具有一定降脂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红树莓的优良品种"秋福"果实为试材,在优化多酚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树莓果实中非花色苷酚的组成情况,以期为黑龙江省寒地树莓果实中非花色苷酚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秋福"果实中多酚的较优提取条件为70%甲醇溶液,料液比1∶70 g·mL~(-1),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多酚总含量可达5.47 mg·g~(-1);5种非花色苷酚在"秋福"红树莓果实中鉴定出来,其中鞣花酸的含量最高,其次为儿茶素和槲皮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1.0、10.0、50.0μg·mL-1)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水提液对果蝇平均寿命、半致死时间、最长寿命、蛹数量和F1代羽化成虫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1μg·mL-1杨树桑黄水提液饲喂果蝇后第1、3、5、10、20天与寿命、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与对照相比,1.0μg·mL-1水提液延长果蝇平均寿命,0.1、1.0μg·mL-1水提液延长成虫半致死时间;1.0μg·mL-1水提液增加F1代羽化成虫数量;基因TEP、BrC, E74B、JHEH均在第3天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INDY、EcRB、Srl、TPI均在第10天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TotA,、Dros、TotX均在第20天相对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醇提取蓝莓果实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中总多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的最佳综合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3(g/mL)、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蓝莓果实3种活性物质的综合提取率为89.9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同时,建立了提取蓝莓果实中活性物质的二次回归方程,为预测蓝莓果实3种活性物质的综合提取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梅花色苷提取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杨梅资源的利用和活性成分的开发,运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及分光光度法探讨了杨梅鲜果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杨梅花色苷粗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好,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35.34℃,液料比(v/w)11.02∶1,乙醇体积分数为68.09%,pH值2.72。在该条件下,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率为94.33%。将杨梅花色苷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分离,所制备的杨梅花色苷粗提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优于EGCG,其IC50为0.1026mg·L-1。研究结果表明杨梅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可能为杨梅中重要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以山楂叶为试材,采用超高压萃取法提取叶黄酮,研究单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压力、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对叶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修正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L-1、提取压力350 MPa、提取温度60℃,得叶黄酮实际提取率为7.068%。  相似文献   

19.
党娅  刘水英 《北方园艺》2015,(1):128-136
以新鲜紫甘蓝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紫甘蓝花青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并对紫甘蓝花青苷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大小顺序为:D(提取时间)A(提取温度)B(乙醇浓度)C(料液比);紫甘蓝花青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3.4h,乙醇浓度58%,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花青苷的平均得率:109.873mg/g,RSD5%,与理论值(110.243mg/g)的相对误差为0.34%。紫甘蓝花青苷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表明,紫甘蓝花青苷对·OH和O·2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这2种活性自由基的清除率与紫甘蓝花青苷的浓度呈正相关变化。总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紫甘蓝花青苷和维生素C的浓度相同时,其各自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变化趋势相同,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花青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食用色素。本文以桑椹为原料,采用0.5%盐酸-95%乙醇(1:1)溶液提取花色苷,通过单田子实验确定了从桑椹果实中提取花色苷的单个工艺参数,确定桑椹花色苷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温度75℃;提取荆0.5%盐酸-95%乙醇(1:1);pH值2;提取时间2小时;料液此1:5;提取次数5次。同时.对该花色苷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