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吕梁市辖1区2市10县,总人口370万人,农业人口290余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明显增长,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来源。为了加快吕梁市现代蛋鸡养殖业的发展速度,需要对吕梁市蛋鸡业发展的趋势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1.吕梁市蛋鸡养殖现状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利用市场和政策两个杠杆,全面推动蛋鸡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随着用工、饲料成本等问题的出现和从业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推进"产业富民强村"的重要手段,吕梁市把推动小杂粮板块经济发展作为建设吕梁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全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突出科技支撑功能、突出产业化经营和突出政策扶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郭慧毅 《南方农机》2023,(1):190-192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加快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吕梁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吕梁精神”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推动着吕梁老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然而,一些革命老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此,笔者建议应锚定吕梁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学生劳动实践以及科研成果转化,采取高校教育辅助和助推老区振兴的方式,以高校教育推动老区经济发展,为吕梁老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在吕梁这片红色土地上续写新的发展篇章助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吕梁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适应吕梁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要求、满足农民生产需要、推进农机化进程为宗旨,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面向市场、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农机重点工程项目的实验示范工作,全市农机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机推广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迈上新的台阶,作业面积不断蹭加,  相似文献   

5.
转型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也是吕梁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转型”实质就是对现行结构的调整优化。对现行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发展脉络、谋划发展路径、实现转型跨越。在查阅2000年-2011年省、市《统计年鉴》及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从GDP总量分析、财经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城乡结构、县域结构等十个方面,对吕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作了分析描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作集锦     
农机推广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吕梁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适应吕梁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要求、满足农民生产需要、推进农机化进程为宗旨,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面向市场、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农机重点工程项目的实验示范工作,全市农机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市核桃栽培面积每年以2.33×10^4hm^2的速度扩展推进。截至2013年底,总面积达到20×10^4hm^2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吕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主导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然而,全市核桃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严重影响产能和效益的问题,如政府在产业开发中没有完全发挥主导地位,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低,资金严重短缺,品种混杂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克服和解决,就会导致整个产业衰落。为此,就吕梁核桃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吕梁市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中央和省支持吕梁市的补贴资金由2005年的40万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465万元。5年来,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322.4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6000多台(套),带动农民投入8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吕梁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对吕梁市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提高,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28日,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王向荣主任农艺师、张武云副站长等一行4人在吕梁市考察调研病虫发生防治情况。炎炎烈日下,省、市、县三级农业植保人员在汾阳市杏花村镇官道村、贾家庄镇大相村对玉米枯干早衰现象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分析,确认2012年玉米茎腐病发生严重;在贾家庄村高梁连片种植区考察高粱蚜虫发生防治现状,2012年吕梁平川地区高粱蚜大发生,发生早,虫口密度高,持续为害时间长,当地普遍防治2次以上,目前仍在发生防治中;  相似文献   

10.
从吕梁干旱山区自然条件的实际出发,依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成功经验,论证了吕梁丘陵山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为增强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学法用法守法意识,规范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促进农机安全生产,10月10日—11日,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山西省农林水工会在晋中市寿阳县联合举办山西省农机安全监理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竞赛。忻州的赵慧巍、吕梁的王强、忻州的张军分别夺得了冠军、亚军、季军。晋中市获团体一等奖,吕梁市、忻州市分别获团体二等奖,晋城市、运城市、大同市分别获团体三等奖。活动期间,  相似文献   

12.
刘艳珍 《农业工程》2012,2(7):38-41
核桃是吕梁市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林果之一,经过多年的培育,现已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发展核桃产业,是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生活宽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该文从吕梁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入手,通过对吕梁市核桃产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吕梁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吕梁市部分旱垣地区小麦腥黑穗病偏重发生,2014年夏收期间通过在孝义市麦区调查,有13%左右的麦田(可看到麦穗变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害,麦场上的麦堆里也能看到黑麦颗粒,部分农民晒麦子时场地上留下一层黑粉,好似煤灰场,收获的麦子轻则减产,品质降低,重则失去食用价值。这是历年该病菌在土壤(连作时间长)、种子中积累的后果。吕梁平川麦区基本是靠机械收割,使得病菌孢子跨地块、跨区域传播,带菌小麦留种,亦使该病害连年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一、吕梁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1.设施面积逐步扩大 近三年来,吕梁市积极组织设施蔬菜“双千工程”建设,设施蔬菜呈现出逐年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吕梁市新建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37.52hm^2,2008年,新增面积101.84hm^2,  相似文献   

15.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榆林市相望,东依汾河与晋中市毗连,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临,东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市总面积21.13万km2,折合3201.92万亩(1亩=666.67 m2,下同),全市天然草地面积722.0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3%。按全国草地十八类的分类标准吕梁市天然草地共涉及六类,其中亚高山草甸面积为38.20万亩,占吕梁市天然草地总面积的5.4%,这类草地大都处在吕梁市河流的源头。吕梁市境内的河流均属黄河流域,以吕梁山为界分为西部直入黄河和东部通过汾河流入黄河两个水系。直入黄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岚漪河、湫水河、三川河等,汾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岚河、文峪河、磁窑河、双池河等。  相似文献   

16.
吕梁市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中央和省支持吕梁市的补贴资金由2005年的40万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465万元。5年来,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322.4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6000多台(套),带动农民投入8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吕梁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对吕梁市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提高,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每月要闻     
《当代农机》2013,(9):10-12
吕梁市召开花生机械化收获演示会吕梁市农机局积极引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最近他们购置了国内先进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赠送给了吕梁市花生主产区汾阳市冀村镇东宋家庄,并于9月13日在这里举办了"吕梁市花生机械化收获演示会",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和农机手的欢迎。(梁大智)8月28日,黑龙江垦区荣军农场从德国格立莫公司定制的SE260型自动装车马铃薯收获机在农场农机中心落地,该机器实现了带秧起收、分选、自动装车一体化操作,可有效减少灭秧及人工捡拾成本,实现了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种植户的效益。(宋丹辉)荣军农场马铃薯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张建勋 《农业工程》2020,10(5):21-23
以1979—2015年吕梁市农机总动力为研究基础,利用指数函数、三次多项式函数及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并进行样本比对。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指数函数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11%和3.22%,低于三次多项式函数的平均绝对误差(8.05%)。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对2016—2021年吕梁市农机总动力进行预测,以期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吕梁市特殊的气候、地理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该市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使其成为吕梁市的适宜发展作物。吕梁市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品种老化等诸多制约因素,应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资源为优势,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支撑,产业化为途径,项目为载体,通过抓良种、抓龙头、抓科技、抓投入、抓服务、抓品牌,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吕梁市农机局加强资金引导,强化技术服务,狠抓作业组织,改善发展环境,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从而使全市农机工作出现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