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2年5~6月,大蒜价格的暴涨再次吸引了民众的眼球,"蒜你狠"是否会卷土重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大蒜分会会长陈明均先生详细阐述了大蒜价格走势背后的根结,建议国家出台大蒜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大蒜信息平台和大蒜储备制度,为大蒜市场保驾护航,走出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蛛网魔咒。  相似文献   

2.
2012 年5~6 月,大蒜价格的暴涨再次吸引了民众的眼球,“蒜你狠”是否会卷土重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大蒜分会会长陈明均先生详细阐述了大蒜价格走势背后的根结,建议国家出台大蒜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大蒜信息平台和大蒜储备制度,为大蒜市场保驾护航,走出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蛛网魔咒。  相似文献   

3.
《中国蔬菜》2009,1(23):12-12
从2009年春节到11月底,在不到10个月时间里,大蒜价格翻了近20倍。据调查,大蒜价格的疯狂上涨,不仅仅在于种植面积的减少和甲流疫情的蔓延,更在于背后有游资的炒作。对于大蒜价格的下一步走势,有关人士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大蒜价格  相似文献   

4.
金乡大蒜出口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大蒜出口贸易稳步发展,保护金乡县大蒜出口企业的合理利益,通过对金乡县大蒜的现状、国外检验检疫要求、影响大蒜出口的因素,以及2010年大蒜的产量、价格、出口形势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玉杰  白丽  赵帮宏 《蔬菜》2021,(12):50-54
为减轻大蒜价格不规则波动对大蒜种植业以及相关加工企业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用2004年1 月—2021年9月我国大蒜批发市场价格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大蒜市场价格作出预测。结果表明: 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国大蒜市场整体价格比较平稳,维持在7.38元/kg左右,不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且平均价格较往年有下降趋势。建议重视科技力量在大蒜产业中的作用,延长大蒜产业链,稳定大蒜价格,以促进我国大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2004~2018年我国大蒜价格的波动特征与规律,从供给量、成本变化、出口量等方面分析波动原因,运用SADF和GSADF方法检验并证实了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的假设。结果显示:2009~2011年和2016~2017年我国大蒜价格两次大幅度波动,供需基本面因素对价格波动的解释力不足,大蒜市场出现了2个正向泡沫,投机者的市场预期在泡沫存续期间发挥主导作用。科学防范价格泡沫对大蒜等小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可以提升小宗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2016 年我国大蒜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2017 年新蒜市场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面对市场的迷茫和恐惧,本文从分析2016 年大蒜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其对2017 年大蒜市场行情的影响入手,通过对2017 年大蒜种植面积、产量、生产成本、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加工需求,以及资金、人气、价格保险等影响市场行情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和价格运行空间做出了预判。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蒜价格剧烈波动使大蒜产业链上各个经营主体深受影响,为了揭示大蒜价格本身深层次的波动原因,以2004—2017年全国蒜头月度批发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法将大蒜价格分解为不同波动成分。结果表明:大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显著,不规则波动特征未呈现明显的增长或下降的态势,季节波动和不规则波动越来越趋于稳定;大蒜价格长期内呈波浪形上升的趋势,每个波动周期时间跨度长短不一,波动的幅度也不一样,不同周期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丁超 《长江蔬菜》2010,(11):1-3
2009年大蒜价格一路上扬,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新闻媒体也炒得沸沸扬扬。为什么大蒜营销形势那么好?不仅蒜农见效益,大蒜经营企业更是发了大财。本文对我国大蒜贮销情况和2010年大蒜营销形势进行分析、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东金乡县是中国大蒜之乡,常年种植大蒜4万hm~2,总产量75万t,大蒜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年创汇3亿多美元,现已成为全球大蒜种植加工中心、流通出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大蒜二次生长是一种生理异常现象,金乡大蒜的二次生长每年都有发生,其严重程度则与栽培技术和气候状况密切相关,有的年份个别地块发生株率达80%以上,严重阻碍了大蒜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浴  梁晨  迟胜起  赵洪海 《蔬菜》2022,(12):36-40
摘要:为明确腐烂茎线虫能否侵染大蒜和被大蒜携带,选择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 薯群体(SP-Dd)作为接种源,于3—6月越冬后大蒜生长期开展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后,对大蒜根际土、 蒜根、茎盘、鳞茎进行分离和根内线虫染色检测。结果表明: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薯 群体(SP-Dd)均可对大蒜造成侵染。腐烂茎线虫可侵染大蒜的茎盘、蒜根和新生鳞茎。根际土中P-Dd和 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2日,每10 g土壤分别含107.0条和65.6条;蒜根中P-Dd和SP-Dd的 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3月14日和5月2日,每10 g根中分别含625.4条和1 303.3条;茎盘中P-Dd和SP-Dd 的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6月7日和6月15日,每10 g茎盘中分别含1 681.8条和2 983.3条;大蒜鳞茎只受 到轻微侵染,P-Dd和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30日,每10 g鳞茎中分别有2.7条和1.6条。 收获时,大蒜茎盘、鳞茎中均检测到腐烂茎线虫。尽管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茎线虫对大蒜的侵染存在差 异,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均能够侵染大蒜,并可随受侵染的鲜蒜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几种添加物对铜胁迫下大蒜生长的影响,将啤酒酵母菌(J)、活性硅酸钙(G)和膨润土(T)分别以1%的质量比加入到紫色土(PS)中,形成PS(对照)、PSJ、PSG和PST四种混合土样。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大蒜在不同Cu2+污染(0、50、100、200和500 mg·L^-1)混合土样中的发芽率、株高、各部分生物量和铜富集量,并探讨各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Cu^2+浓度为0~500 mg·L^-1时,大蒜在PS、PSJ、PSG和PST土样上的发芽率均为100%。PS、PSG和PST上生长的大蒜株高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PSJ上的大蒜株高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S、PSG和PST土样上的大蒜株高均明显高于PSJ。(2)PSJ和PST土样对大蒜地上部鲜质量与干质量的增加都有一定的促进能力,且促进强度在Cu^2+浓度200 mg·L^-1时最高,而Cu^2+污染的PS和PSG土样对大蒜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PS、PSG和PST的大蒜根系对Cu^2+污染紫色土的适应能力相比PSJ强;相同Cu2+浓度条件下,PST土样更有利于大蒜根系生长。(4)大蒜各生长指标之间均保持正相关性,且相关性呈现PST>PSJ和PSG>PS的趋势。大蒜中铜富集量均随Cu2+污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PS>PSJ>PSG>PST的趋势,且大蒜根部对铜的富集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对大蒜长势、根系数量、感病率、抽薹率、倒伏率、蒜薹和蒜头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 种习惯施肥相比,全程营养解决方案明显提高了返青期和蒜薹伸长期大蒜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显著增加了大蒜根系数量;蒜薹抽薹率显著提高了23~26 个百分点;倒伏率显著降低了30 个百分点;叶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降低。全程营养解决方案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192 kg·(667 m2-1 和1 537 kg·(667m2-1 ,每667 m2 净收入增加495~581 元。表明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可以促进大蒜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实现增产增收,适宜在山东金乡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大蒜鳞茎粗提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智慧  张坤  王辉  肖雪梅 《北方园艺》2010,(11):167-170
为了探寻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采用大蒜鳞茎粗提液分别对黄瓜叶盘、叶片以及幼苗霜霉病进行防病与治病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强,在黄瓜叶盘、离体叶片和幼苗上防病治病的最低浓度不同。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为350 mg/mL时在叶盘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显著水平;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达400 mg/mL和200 mg/mL时在黄瓜成株离体叶片上的防病治病效果显著。大蒜鳞茎粗提液达350 mg/mL时在黄瓜幼苗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大蒜(Allium sativum)‘伊宁红皮’和抽薹型分蘖洋葱(Allium cepa var. aggregatum)‘M-4’为试验材料,通过间作,分析分蘖洋葱对大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大蒜植株生长势,平均株高和假茎粗分别为96.3 cm和10.6 mm,比对照分别增高6.1 cm,增粗2.4 mm。间作的分蘖洋葱可促进大蒜的生殖发育,抽薹期比对照提前4 d,功能性大蒜小花数增多,减少气生鳞茎的数和大小,而且上调花分生组织属性基因gaLFY和AsFUL的转录水平。抽薹型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具有促进大蒜功能花发育的化感效应,有利于实现大蒜育性恢复。  相似文献   

16.
大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二次生长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长江蔬菜》2011,(22):47-49
以成蒜早4号蒜薹为材料,通过解剖测量不同时期蒜薹、蒜薹尾、二次生长、蒜头等器官的生长变化,分析各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二次生长的迅速生长呈现2个阶段,分别与蒜薹尾和蒜薹的迅速生长阶段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洋葱型大蒜为大蒜鳞茎异常生理变态所形成的类似洋葱鳞茎结构的大蒜(原称“面包蒜”),该鳞茎主要由肥厚的叶鞘基部及鳞芽的外层鳞片加厚所构成,无肉质鳞片或肉质鳞片极不发达,可形成蒜薹或无薹分化,无任何食用价值。洋葱型大蒜的形成与N、P、K超量施用且配比不当,追N过多且时间过早,土壤过于粘重并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