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家乐”项目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合理整合,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潜力,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新领域,为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服务,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述了安庆市宜秀区"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及略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急速发展的旅游业当中,我国观光农业以其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独特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许多商家发现商机,纷纷投资起这种别具一格的旅游产业,使得我国观光农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我国观光农业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创新意识,强化资源特色等对策,以期为我国观光农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浙江观光农业园发展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光农业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休闲旅游服务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农业发展新形态,浙江省的观光农业园区已经发展成为该省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有效载体和主战场。根据资源、产品和客源市场的差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浙江省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的6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模式构建、景观资源特色评价和实证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而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不仅满足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路径,分别为政府引导、社会促进、观光农业经营者自身努力以及观光游客的支持,以期促进我国观光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观光农业类型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观光农业类型划分现状概述的基础上,从观光农业建设实践出发,将观光农业划分为观光采摘园、教育农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家乐等9种类型,并分别对此9种类型观光农园的定义、发展概况、目标定位和构成元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2015年越来越多的行业运用"互联网+"为行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笔者基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现状,从服务形式、游客参与度、营销方式、文化内涵、评价体系方面分析了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发展和营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观光农业是当下农业发展最热门的项目之一,也是"直通式"气象服务工作主题之一,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其核心内容就是面向"三农"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本文就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如何面向"三农"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系统性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作者认为观光农业是一项专项性、针对性、布局合理,大众化,且与气候密切相关的特色产业,它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气象服务有分不开的渊源,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它直面"三农",直面群众,直面产业用户,并不断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的"直通式"气象服务,从中寻找与观光农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它的成功对接,将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对提升"直通式"气象服务整体效益,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游客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的依据。从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入手,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观光农业产品自身的特征,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构建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刘翔  肖锐 《湖北农业科学》2014,(5):1206-1209
近年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农家乐旅游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种模式,其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荆州市太湖桃花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深入分析了其客源、交通情况、市场竞争环境、政府支持力度、相关政策的完善程度、经营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太湖桃花村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农民生存,生活与生产状况特点的刻画,分析其对金融支持的具体需求:治病、养老、建房、子女教育开支,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投资.虽然农村的经济在快速稳定发展,各项惠农政策不断推出,农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但如果通过合理的金融支持,农民就可以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最后,尝试给出基于金融支持力度的农民幸福指数模型以供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2.
从农民参与农业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农民参与农业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民参与农业地方立法的具体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3.
田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12-16315
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农业产值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短期来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农业产值对农民收入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也较小,而农民收入对农业产值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则较大。  相似文献   

14.
张艳平  吕平  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50-12754
采用对山东胶州和青州2个地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对影响白菜种植户参与合同农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对合同农业的支持和宣传、农户的家庭固定资产量、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农户参与合同农业有呈正相关作用;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农户参与合同农业的可能性将减小;风险厌恶的农户不愿意签约;有保底价的合同形式更受农户欢迎。青州和胶州这2个地区变量对农户是否参与订单农业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50-10851
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以来,黑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建设和管理初见成效,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诸如农民的素质不高、农业经济组织发展滞后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从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相关体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海南中部市县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从海南中部市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资源优势,开发地形地貌休闲观光、黎苗风情休闲观光、村镇休闲观光、休闲度假、农业种植园等休闲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17.
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基本特点与制度启示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认为农户行为受农产品商品率、兼业程度、资产专用性程度、土地利用方式、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农户行为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农户行为与价格机制调节方向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不一致性;提出稳定农户行为的基本思路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市场农业微观运行基本主体的前提下,创新市场农业的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家庭经营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测度了每种收入形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天津市1980~2007年的农业原始数据为样本,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是农民收入变化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近年农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鉴此,认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适当提高养殖业比重,可以切实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证我国农业长期、快速、稳定、均衡的发展提供产业结构方面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化学农药减量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湖北省和江西省613户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老龄化、种植目的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并论证种植目的在老龄化对化学农药减量行为影响上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龄化显著阻碍了农户的化学农药减量,但以自给为主要种植目的的稻农更倾向于减少化学农药施用。进一步发现,种植目的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行为的负面影响。据此提出对老龄农户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培育年轻化新型农民群体、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督体系、强化农民食品安全理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