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为了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收入,研究了套袋红富士苹果去袋后,采取摘叶、转果和覆反光膜3种方式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面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都明显提高了果实色泽,摘叶可减少叶片遮荫造成的果面绿斑,转果可缩小阴阳面色度反差,覆反光膜能明显增加树体透光率,促使果实不同部位着色均匀。  相似文献   

2.
苹果采前摘叶是在采收前一段时间内,把树冠中那些遮挡果面、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摘除,以增加全树通光量,避免果面局部绿斑,促进果实的均匀着色.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施肥。苹果着色前应停施氮肥,同时亩施硫酸钾20公斤,喷施3~5次0.3%的磷酸二氢钾。二、摘叶转果。在果实成熟前的着色期,将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疏剪或摘除,定期将果实细致翻转一次,配合移动枝条方向使果实背面及叶遮果面能全面见光着色。  相似文献   

4.
五.去袋后管理 1.摘叶 果实除袋后.摘除贴果叶片和临近果实的遮阳叶片。果实采收前5—10天,去除果实周围过密的叶片,摘叶量宜控制在总叶量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5.
摘叶转果对红富士苹果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泾川县丰台乡张观察村进行的红富士苹果摘叶转果试验表明,摘叶转果、摘叶、转果均可明显提高果实着色果率及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以摘叶转果处理的着色果率、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涛 《甘肃农业》2016,(7):35-36
本实验研究了摘叶转果及铺反光膜对红富士套袋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叶过早或一次的摘叶量过大,均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综合比较的结果是去袋后5-6天摘叶30%为最佳;采前转果以6-8天转果一次效果最佳,全果着色率可达到93%以上;套袋+反光膜使果面着色率提高最为明显,其中大于80%的果率比对照高出113%,并且比只套袋但不铺膜的高14.6%。  相似文献   

7.
1.印字机理水果着色需要阳光照射,如果某种不透光的物体在果实表面挡住了阳光,该部位果面就显示原始色(绿色或黄色)。依据这个原理,利用字模贴在水果表面,待水果充分着色后取下字模,则字模在果面形成的色差部分与果面着色部分产生对比,看上去字就“长”在果面上了。  相似文献   

8.
疏枝法 疏除树冠外围和果实附近的密生新枝,重点去除背上直立徒长枝和树冠外围多余的梢头枝,此法一次去叶量大,省工省时,不仅能促进果面着色良好,也有利于保留下来的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单叶摘除法 就是将那些遮挡果面的叶片从叶柄处摘下,这是采前摘叶操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摘叶时,通常左手扶住果枝,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  相似文献   

9.
从套袋、疏花疏果、科学灌水施肥、摘叶、转果、果面晒字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苹果品质与果实着色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疏梢摘叶9月份,随时疏除树冠内和外围的徒长梢、竞争枝及影响果实着色的挡光枝,确保果实全红。摘除果实周围遮光的叶片、基部小叶,防止叶片紧贴果面产生局部绿斑、果面裂纹。尤其是果实梗洼处的叶片要及时摘除,以利着色,并避免害虫借助这部分叶片为害果实。单层纸袋撕破后通风,双层纸袋摘除外袋时将接触果实的叶片摘除,将薄叶、黄叶、下部老叶和小叶全部摘除(掐断叶柄);全去袋后,再逐步将遮盖果实  相似文献   

11.
将字模贴在苹果表面,待苹果充分着色后再取下字模,则字模在果面造成的色差部分与果面着色部分产生对比,看上去字就“长”在果面上。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2.
将字模贴在苹果表面,待苹果充分着色后再取下字模,则字模在果面造成的色差部分与果面着色部分产生对比,看上去字就“长”在果面上。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在苹果表面贴字,就是在果面上适时地贴上剪好的字样,如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通过光照,待果实充分着色成熟后采收,就能在红果面上显示出贴上的字形。  相似文献   

14.
摘袋后为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果实品质,要做到适时浇水,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适时摘袋,尽量避开摘袋后3天内的霜冻,通过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技术措施加强果实着色管理,在霜降的前一周内摘果是最佳食用的采摘期。  相似文献   

15.
果袋类型及摘袋时期对玉露香梨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62-1465
为筛选能提高玉露香梨果实着色效果的果袋和最佳的摘袋时间,以10年生玉露香梨为试材,研究了10种不同的果袋和3个不同的摘袋时间处理,对玉露香梨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着色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果袋均可使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套2号双层果袋(外袋条纹黄色单光,内袋黑色加蜡的木浆纸),在采前3周摘袋时,其果皮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果袋处理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且果面着色面积在高于其他果袋处理的同时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就改善果实着色效果而言,套2号双层果袋,在采前3周摘袋可作为玉露香梨的适宜果袋和摘袋期。  相似文献   

16.
一、筋腐病 1.症状。幼果期开始发生,通常植株的第一、二穗果实发生多。在果实膨大转色期,果面上出现污白色斑块,果面凹凸不平,果肉僵硬,发病果实转色慢,病部不着色,  相似文献   

17.
一、时间:一般果实采收前15~20天摘袋.晚熟品种可晚摘3~5天,早、中熟品种应早摘3~5天。如摘袋太早,易使果面粗糙.且着色暗红而不艳,并易发生日灼和轮纹病。如摘袋太晚.果实含糖量低,味淡.不易着色。且采收后易褪色.  相似文献   

18.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皮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材料的套袋处理,在果实发育早期为果皮创造无光环境,比较研究其对红皮梨7个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不同时期脱袋对红巴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多数品种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下降;红皮梨7个品种中适宜套袋的品种是满天红、红星;满天红适宜套红袋,红星适宜套膜袋;红巴梨为不适宜套袋的红皮梨品种,需在采收前15 d,行间铺设反光膜,并结合转果、摘叶等技术措施,提高着色程度。  相似文献   

19.
1果实着色差根据调查,中宁县红富士苹果着色一般在50%~60%左右,果面1/2以上着色的果实仅占50.5%,果实着色普遍较差。1.1影响果实着色的因子1.1.1光照影响果实着色红富士为喜光品种,光照时间、光质、光强对果实着色影响很大。光照条件较好的树冠,外围果着色指数可达88.1%~94.2%;  相似文献   

20.
一、桃树白粉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受害果实从5月份出现症状,在果面上形成直径约1厘米大小的圆形病斑,上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叶片受害后,在叶背面出现圆形白色菌丛,严重时菌丛覆盖全叶,受害叶生长受影响,叶片呈波纹状,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