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椰心叶甲的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观察描述了椰心叶甲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量了雌、雄成虫和各龄幼虫的体长、前胸背板宽度,及雄成虫生殖器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怡珍 《植物检疫》1996,10(5):275-277
拟水稻胞囊线虫阴门锥形态特征李怡珍(广州动植物检疫局510010)关于拟水稻胞囊线虫Heteroderao-ryzicola的幼虫、雄虫、雌虫及胞囊等形态特征描述,1985年植物检疫第1期已作了报道。鉴定胞囊线虫的种类是以阴门锥的形态特征作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瘤背豆象属6种检疫性害虫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鹰嘴豆象、灰豆象、四纹豆象、绿豆象、西非花生豆象、罗得西亚豆象等6种具有检疫意义的害虫形态特征、寄主、分布、检疫地位作了描述,并根据雄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编制了两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广东中山口岸在进境的南美洲哥伦比亚蒺藜原木上截获到四带刺尾虎天牛Placosternus diffici- lis(Chevrolat,1862)。本文分别对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用检索表对刺虎天牛属的4个美洲种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二化螟幼虫群集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比较了不同幼虫密度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幼虫密度800头/盒胁迫下,二化螟雌、雄幼虫和蛹的发育更快,其幼虫+蛹历期分别比低密度100头/盒处理要快8.0 d和6.0 d;化蛹率和羽化率较100头/盒处理分别显著下降了25.7和25.0个百分点,且雌、雄蛹重分别减少了9.4 mg和4.8 mg;但对二化螟成虫性比、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低密度100头/盒处理下二化螟幼虫发育最好,其种群增长指数为56.9,化蛹率达61.4%,羽化率达57.7%,雌、雄蛹重分别为58.3 mg和43.0 mg,但其幼虫+蛹历期较长,雌虫为58.5 d,雄虫为53.9 d。高密度800头/盒胁迫下二化螟幼虫发育最差,其种群增长指数仅为24.1,化蛹率仅为35.7%,羽化率为32.7%,雌、雄蛹重分别为48.9 mg和38.2 mg,但其幼虫+蛹历期较短,雌虫为50.5 d,雄虫为47.9 d。表明在恒定的空间和有限的食物中,幼虫密度过大会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使得幼虫可能倾向以更快的速度化蛹,确保其存活率以更好地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6.
杨赛军 《植物检疫》1993,7(6):449-449
同种材小蠹往往雌雄形态差异很大,甚至可能被误认为2个不同种。凹缘材小蠹 Xyleborus emarginatus Eichoff 是进口东南亚木材上经常被截获的种类,国内的资料仅有对其雌虫的描述,对雄虫尚无资料描述。笔者根据截获经焦国尧高级农艺师鉴定复核的凹缘材小蠹雄虫,描述其形态,并和雌虫作一对比。1 形态描述雄虫:体长3.0mm 左右,黑褐色,有  相似文献   

7.
香蕉粉蚧(Pseudococcus elisae Borchsenius)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该虫目前在我国无分布报道。本文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截获情况,提出了其鉴别特征,提供了真葡萄粉蚧复合种雌成虫检索表。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粉蚧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甜菜夜蛾的卵、雌蛾和雄蛾分别携带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对其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及单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卵块携带SeNPV后,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雌、雄蛾分别携带病毒再交尾后,对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幼虫的存活率也有显著影响,并且不同带毒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带毒量越高,单雌产卵量越少、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越低。同等带毒处理条件下,卵、雌蛾和雄蛾带毒3种处理方式对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说明SeNPV能通过甜菜夜蛾的卵、雌蛾和雄蛾3种虫态进行垂直传播,可以明显抑制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为昆虫性诱剂和病毒集成技术在田间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Trichodorus guangzhouensis n. sp.)采集于广州市白云区的莴苣(Lactuca sativ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虫体和瘤针较短;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于瘤针后和排泄孔前,交合刺短、无刚毛和条纹,泄殖腔前有3个腹中生殖乳突,精细胞大、有大且呈香肠形的核;雌虫阴门纵裂,阴门骨化结构小、三角形到园三角形、相距较近,阴道长度大于阴门处体宽的1/3,受精囊大、有精子。该新种在多数形态特征测量数据上,以及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置、泄殖腔前腹中生殖乳突数量、精细胞形态,雌虫受精囊和阴门骨化结构形态等特征上,与背弯毛刺线虫(Trichodorus reduncus Siddiqi & Sharma,1995)相近似。但它们在雄虫交合刺和引带形态、第一腹中生殖乳突(SP1)的位置,雌虫阴门形态等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红棕象甲的生殖行为和习性进行了室内、外观察,结果表明:该虫以成虫、老熟幼虫和蛹越冬。卵产于寄主叶柄、茎杆的伤口纤维中。成虫全天有交配行为发生,交配高峰发生在7至10时及16至18时2个时间段,雄成虫在交配后对雌成虫有明显的保护行为。雌虫产卵高峰为19时至22时。雄虫较雌虫活跃,对近距离动静较为敏感。在求偶、交配中雄虫起主导作用,雌雄成虫均有多配性。雄成虫主动通过抱握、曲腹、插入等行为来识别雌、雄成虫,以获得有效的交配。  相似文献   

11.
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及鉴别方法在室内研究及种群测报中已经广泛应用,但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的鉴别方法目前尚没有报道。本文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观察不同龄期草地螟幼虫的形态特征、5龄幼虫性别特征以及雌、雄蛹的区别,以期为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识别和性别鉴定提供科学分类依据。研究表明:1)初孵幼虫体色为淡黄色,随着龄期增大,体色逐渐加深,至末龄为灰黑色或黑色,3龄出现白斑和体侧纵带,5龄体背出现2条鲜黄色或黄白色背线;2)雄幼虫第5腹节背管两侧有一对精巢,呈白色半透明橘瓣状,3片精小囊隔膜将精巢分为4个小腔室,预蛹期2个精巢逐渐靠拢、融合并发生扭转,蛹期完全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剥离的圆球体,直至生命结束;雌幼虫卵巢没有明显分化;3)雌蛹腹部8~10节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中央的生殖孔和第9腹节的产卵孔连接组成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裂缝下端与排泄孔上端距离较远,为(0.48±0.005)mm,腹部末端钝圆;雄蛹腹部8~10节分节明显,第8腹节无纵裂缝,第9腹节的生殖孔呈一纵裂缝与第10腹节相连,裂缝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瘤状突起,裂缝下端与排泄孔上端距离较近,为(0.24±0.005)mm,腹部末端较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对长角扁谷盗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观察,分析了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3类感受器,可将其分为8种,分别是:刺形感器(Ⅰ、Ⅱ、Ⅲ、Ⅳ)、毛形感器(Ⅰ、Ⅱ、Ⅲ)以及B9hm氏鬃毛。比较发现,雄虫触角每节的长度均显著长于雌虫,雌、雄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相似,类型基本相同。结合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锈赤扁谷盗的相关研究等,对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相似文献   

13.
异色瓢虫饲养密度对成虫获得率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异色瓢虫具有自残习性,在大量饲养中需根据此特性探索出适宜的密度来保证成虫获得率和卵的获得量。在室内测定了在100 mL饲养盒中以地中海粉斑螟卵为食物的异色瓢虫幼虫不同密度下的成虫获得率以及雌雄成虫不同配比时的产卵量。幼虫饲养时,一个饲养盒中平均最多获得7只成虫,随着初始虫量的增多,成虫获得率呈下降趋势,单头饲养的获得率最高。成虫饲养时,1雌1雄、2雌2雄和3雌3雄处理的指标呈规律性变化,虫量越多,产卵前期越短、产卵期越长,总产卵量越大,单雌日产卵量越小,后代的孵化率均达80%以上。4雌4雄处理虫量多,相互干扰,导致产卵前期长、产卵期短、产卵量少,孵化率低、雌性比低。2雌1雄处理与相同雌虫数量的2雌2雄处理相比,单雌日产卵量、总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性比均低于2雌2雄处理。3雌1雄、3雌2雄处理与3雌3雄处理相比,结果亦然。雌雄等量比少雄的处理产卵多且优,但单雌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雄性比以单对饲养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技术, 研究了粗角梯天牛Pharsalia antennata雌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触角和跗节感器种类及其差异?外部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粗角梯天牛雄性个体体长明显大于雌性; 雄虫触角总长为体长的两倍余, 雌虫触角仅稍长于体长; 雌虫第5腹节明显长于雄虫第5腹节?感器研究表明, 雌雄成虫触角上分布有5类18种感器, 即6种锥形感器?5种毛形感器?5种刺形感器?1种Bǒhm氏鬃毛和1种钟形感器, 其中毛形感器Ⅴ型仅分布于雄虫触角, 锥形感器Ⅵ型和钟形感器仅分布于雌虫触角, 毛形感器Ⅰ型在雌雄虫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存在差异?雌雄成虫跗节表面着生有3类8种感器:毛形感器3种?刺形感器3种和锥形感器2种, 同种感器仅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马兜铃凤蝶Sericinus telamon Donovan是中药材马兜铃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叶子、嫩茎、幼果。国内北马兜铃及马兜铃的主要产地河北、山东、陕西均有分布,为害都较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 为中型蝶类,雌雄异型。雌虫体长为20毫米左右,翅展50—51毫米,雄虫体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斑皮蠹幼虫形态特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世水  卢兆山 《植物检疫》2007,21(6):356-357
墨西哥斑皮蠹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杂食性仓库害虫。我国尚无记载。其幼虫形态特征描述目前国内尚无报导。该幼虫与同属常见的谷斑皮蠹、花斑皮蠹、黑斑皮蠹幼虫在形态特征上极为相似,外观难以区别。本文对墨西哥斑皮蠹幼虫形态特征进行较详细的描述,并以检索表形式与同属3个常见的近似种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将梨小食心虫即将孵化的卵置于浸药幼果上,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不同亚致死浓度对梨小食心虫不同龄期幼虫发育时间、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使害虫不同龄期发育时间、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且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增加;对化蛹率影响较小;两种药剂较高浓度会显著影响羽化率。两种药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对蛹重和产卵量影响显著:高效氯氟氰菊酯3个浓度均会显著减轻雌、雄蛹重量,且对雌蛹重量抑制率要高于雄蛹,并使成虫产卵量减少;氯虫苯甲酰胺LC50剂量也会显著减轻雌、雄蛹重量,使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当药剂浓度降至LC20和LC30时,氯虫苯甲酰胺对雌、雄蛹重量和成虫产卵量影响不显著,但抑制率出现负值。  相似文献   

18.
菜豆象幼虫的形态结构及11种豆象幼虫检索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菜豆象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制定出11种重要豆象老熟幼虫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革翅目昆虫是河南省中部地区鳞翅目害虫的一类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农业无公害化的发展趋势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中的蠼螋科,蠼螋属中的蠼螋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蠼螋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雄成虫鞭节分别由26和30个亚节组成。共有8种感器类型: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孢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Öhm氏鬃毛、坛形感器和腔乳头状感器。在触角的不同亚节上,感器类型和数量又有所不同:鞭节上感器种类丰富于柄节和梗节,雄虫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和数量多于雌虫,芽孢形感器为雄虫所特有。  相似文献   

20.
钻孔奸狡长蠹为非洲地区重要的林木害虫,也是近年来我国口岸进口木材中截获频次较多的昆虫种类。本文重点描述了钻孔奸狡长蠹雌虫和雄虫的形态特征并从背面、侧面、前面、后面和腹面图示了钻孔奸狡长蠹的性二型性,另外也提供了钻孔奸狡长蠹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和雌雄虫形态特征区别表,为进口木材中对钻孔奸狡长蠹的检疫鉴定提供了较详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