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果树新害虫——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福建首次发现桃小食心虫严重蛀害李果,是福建果树害虫新记录。1990-1993年的研究表明,该虫在福建永泰李产区1年主要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卵期7.7天;幼虫期长达10个月左右;蛹期13.4天;雌蛾产卵前期4.6天,产卵量81.2粒;雌蛾奉命11.4天,雄蛾9.7天。4月中旬为越冬幼虫出土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蛀果盛期。第一代少  相似文献   

2.
茶钹盾蚧在室内可用马铃薯和南瓜大量饲养和繁殖。20~28℃,蚧虫的发育历期为37.0~64.5天,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世代存活率在25℃时最高,为75.9%;30℃下为44.7%。爬虫爬出率在20~28℃下与温湿度关系不大,均在98%以上;但在30℃下,爬出率仅39.2%。温度对爬虫期影响明显,22℃为65.2天,30℃下仅6.0天。每雌产爬虫数以28℃时最多,为142.1头,30℃下为3.8头。发育温度上限在30.5~31.0℃之间,31.0℃以上不能完成发育。雌蚧寿命20℃下最长,为200.2天;30℃下仅62.1天。  相似文献   

3.
国内检疫性新害虫--蔗扁蛾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对蔗扁蛾的研究情况,提出蔗扁蛾食性广泛,为害严重,且防治困难,但可利用病原线虫进行防治;各地对蔗扁蛾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而对其生态学发生规律较少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强对我国热区蔗扁蛾的生态发生规律、寄主转移规律和无公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以避免蔗扁蛾造成重大为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自2000年11月首次在温州市观叶植物巴西木和发财树上发现检疫性害虫蔗扁蛾以来,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步增加。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在温州鹿城、永康、义乌、兰溪、金华金东和婺城、杭州江干和萧山、嘉兴秀城、慈溪等10个县(市、区)发现蔗扁蛾为害,有的花圃内株害率几乎达100%。蔗扁蛾为害的寄主植物已调查发现10科25种,以巴西木、发财树、天竺葵3种植物上为害最严重。其中巴西木的株害率加权平均为44.3%,幅度8.3%~85.7%,发财树的株害率为39.6%,幅度7%~81.6%,近500盘…  相似文献   

5.
台湾稻螟在南宁市郊区一年发生5~6个世代,主要以第二代、第四代(或第五代)危害早晚稻。卵历期4.5~8天,幼虫期18~30天,蛹历期5~10天,成虫寿命2~6天。在幼虫孵化始盛期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苹果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在鲁中南地区1年发生5~6代,以蛹在苹果落叶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是开始再现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达盛期。成虫羽化后于次日清晨5:00~6:00开始交配,持续交配1.5~3h,交配后不久在叶片背面产卵,单个散产,平均单雌产卵40余粒。幼虫孵化后直接景入叶片内取食叶肉,并非苞内化蛹。在15~30℃,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徐文忠  谢成君 《植物检疫》1999,13(4):205-209
冰草麦蚜是宁夏首次发现的一种危害小麦、赖草的新害虫(新种)。在宁夏西吉地区1年发生7~10代,在室内变温条件下,各代在平均温度16.7~21.8℃时为11.8~17.1天,平均14.7天。21℃左右为最适发育温度,发育起点温度5.5℃左右,有效积温为195.6日度。10月中下旬产卵在赖草上越冬。4月上旬为卵孵化期,1年出现2次高峰,即6月25日左右和9月中旬。冬麦田呈指数型曲线增殖:y∧=0.630204293e0.110233834t。  相似文献   

8.
蔗扁蛾室内饲养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生甘薯是蔗扁蛾室内饲养的最佳饲料.在每塑料杯中放1块15mm×15mm×20mm的薯块,饲养1~3龄幼虫5头,或4龄以上幼虫3头.饲养出的蔗扁蛾保持正常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特丁磷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特丁磷粒剂对甘蔗害虫对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5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施5%特丁磷颗粒剂2,2,5,3kg/mu,对蔗龟的防效达91%以上,对蔗螟的防效在80%左右,可作为蔗龟,蔗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施2.5~3kg/mu为宜。  相似文献   

10.
苹果金纹细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1994年以来在豫西苹果园上升为主要害虫。1996~1998年3a两头大发生,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2.67万hm2,为害盛期一般果园虫斑叶率约30%,严重者达70%~80%,一片叶上有数十头幼虫为害,造成果树大量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苹果树势和产量。1 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1 发生规律 金纹细蛾在灵宝市1a发生6代。其各代为害盛期分别为越冬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代5月中旬至5月底,二代6月中旬至6月下旬,三代7月中下旬至7月底,四代8月中下旬至9月上…  相似文献   

11.
用赤眼蜂蛹饲养捕食性瓢虫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赤眼蜂蛹作替代饲料包头捕食性瓢虫初步试验的结果。以赤眼蜂蛹饲养四斑月瓢虫、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结果表明赤眼蜂蛹能基本满足三种瓢虫生长发育的需要;发育历期分别为11.9天(27℃)、9.7天(27.5℃)和17.5(25℃);成虫获得率分别为82.05%、78.4%和70.6%。以赤眼蜂蛹连续饲养四斑月瓢虫12代,龟纹瓢虫3代。  相似文献   

12.
黄珍友  杨瑞海 《昆虫天敌》1997,19(4):165-168
截头堆砂白蚁形成补充型敏殖蚁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为:1.补充型从若 产生,一般都具有繁殖功能。2.补充型只能一雌一雄并存。对培养了三年的20个群体进行解剖,每个群体只存在一对补充型。3.补充型可以再续;人为除去第一个补充型以后,可以重新形成一对型。4.人为除去第一个补充型后,重新形成补充型的发育历期比自然形成的补充型历期平均长2.4天,其繁殖功能亦有一些差异。6.自然淘汰后形成的补充型的繁殖功能与自然  相似文献   

13.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1,14(4):45-46
早稻收获后害虫高度集结在晚造秧田危害 ,晚造育秧期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不但有利于害虫加速繁衍蔓延。而且喷药防治时也往往被雨水冲刷而使药效降低 ,经多年实践 ,晚造秧田防虫有“四招”。一、播种前施呋喃丹先把秧床整好 ,然后施上3 %呋喃丹颗粒剂 ,每667m2 2.5kg~3kg。如果来不及也可以在一叶一心时浅水撒施。方法是 :每667m2 用1.5kg~2kg3 %呋喃丹颗粒剂掺细土15kg~20kg拌匀撒施 ,保水5~7天 ,自然落干。持效期40~50天 ,因为呋喃丹有很好的内吸性 ,施后被秧苗根系吸收传导到地上各部位…  相似文献   

14.
拟垫跗螋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垫跗螋是为害造纸原料获和芦的害虫(蚜虫、蓟马、螨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湖南洞庭湖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和若虫在残杆、渣叶和土缝中越冬。成虫寿命第1低约4个月,第2代连越冬达10个,雌雄性比约5:4。雌雄均可多次交尾,有的雌虫产卵后又可交尾。每头雌虫的产卵量平均39.3粒。卵期平均6.5天。若虫期第1低近4个月,第2代连越冬的9个月。大田消长主要受地势高低、洪水、农药、食物等因素影响。并对保护利  相似文献   

15.
台湾稻暝在南宁市郊区一年发生5 ̄6个世代,主要以第二代,第四代(或第五代)危害早晚稻。卵历期4.5 ̄8天,幼虫期18 ̄30天,蛹历期5 ̄10天,成虫寿命2 ̄6天,在幼虫孵化始盛期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蔗扁蛾的发生和线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彩媚  张彩霞 《植物检疫》2000,14(6):347-347
蔗扁蛾Opognasacchari (Bojer)是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危险性害虫 ,该虫属鳞翅目 ,辉蛾科 ,扁蛾属。据调查 ,该虫在我市可周年发生危害 ,且世代重叠。今年 5月调查 1年生巴西木和发财树 ,被害株率为 0 .8%~ 2 0 % ,3年生的被害株率严重的达 40 % ,剥检 3年生 1  相似文献   

17.
新害虫蔗扁蛾的形态,寄主,食性,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形态、寄生、食性、生物学和主物防治5个方面概述了新害虫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在国内的研究进展,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已发现有17种植物不同程度地受蔗扁蛾为害,11种是首次记录的寄生植物。蔗扁蛾的食性十分复杂,有钻蛀性、腐食性和杂食性等,完成1个世代需要60~121d,全年可发生4代,幼虫7龄,历期长达37~75d,成虫在羽化前,蛹的关胸部露出肾壳,约1d后成虫羽化;羽化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是三穗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3300hm2 至4700hm2,损失粮食达80~120万kg,为搞好该虫的治理工作 ,1990年以来该县植保站通过20W黑光灯及糖醋诱集、大田调查、饲育观察等方法 ,基本摸清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1发生规律1.1发生世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县每年发生不完全4代 ,第1代(全国第3代 ,类推 ,下同)成虫于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个别年份5月中旬开始迁入全县 ,5月中旬达迁入高峰 ,卵期为5月中、下旬 ,幼虫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 ,蛹期6月中旬至下旬。第2代成虫期…  相似文献   

19.
冯世秀  贾宏 《植物检疫》1998,12(4):225-227
本文指出了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对3种珍贵花卉植物的危害及不同的危害特征以及导致被害植物死亡的结果,作者还发现玉米果穗可用来饲养蔗扁蛾幼虫。  相似文献   

20.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属鳞翅目,辉蛾科(Hieroxestidae),扁蛾属(Opogona)。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后分布区逐渐扩大,已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约29个国家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人我国,已成为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危险性外来人侵生物之一,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蔗扁蛾寄主大约涉及29科、100多种或变种的植物,在南美的巴巴多斯,该虫是甘蔗的重要害虫,在美国夏威夷和巴西,蔗扁蛾严重危害香蕉等经济作物。在我国广州地区曾经发现其零星危害甘蔗、香蕉等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