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层植物检疫机构如何抓好检疫性有害生物源头农产品生产地和加工、经营点的管理,是当前农业植物检疫的核心工作。2000年以来的3a中,我们在农产品生产环节通过实施产地检疫,建立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子、种苗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设立检疫签证点,方便调运报检,巩固产地检疫成果;在加工、经营环节通过对管理相对人实施植物检疫登记证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相对人检疫行为。从而强化了植物检疫行政执法,维护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的正常秩序,有效地控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同时,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流…  相似文献   

2.
为鲜活农产品流通开启"绿色通道"是国家为降低鲜活农产品生产运输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惠农政策和措施.凡经"绿色通道"的农产品须经检疫合格,持有检疫机构出具的调运检疫证书,并要求签证快速、准确,确保调运的鲜活农产品检疫合格.甘肃省自2004年起每年的7月1日至12月31日开启"绿色通道",5年来检疫执法部门在促进鲜活农产品调运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庄家祥 《植物检疫》2001,15(2):119-121
植物检疫是植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县植保工作均以病虫预测预报、推广植保新技术为中心 ,检疫工作很少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即将加入WTO ,农产品放开 ,国内外流通和人员往来急剧增加 ,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贸易日益增多 ,传播危险性病虫、杂草机会大为增加。因此 ,要求植保干部要转变观念 ,强化检疫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法规 ,提高检疫装备水平 ,增加检测设备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检疫人员素质和检测能力 ;也应加强横向联系 ,提高检疫执法力度 ,加强市场检疫监督 ,促进产地、调运检疫 ,形成产地、调运、市场…  相似文献   

4.
王玉荣 《植物检疫》2007,21(2):125-127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县级植物检验工作面临的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检疫体系建设滞后、检疫队伍力量不足、调运检疫漏洞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场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等九个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许明发 《广西植保》2010,23(4):39-40
调运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而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整个检疫工作的中心环节。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省区间的农产品调运越来越频繁。广东和福建由于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消费大量的农产品。由于农产品不能自给,每天都从广西以及途经广西从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大量调运农产品。频繁的农产品调运,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6.
1新阶段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在国际和地区间的流动日益频繁,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1)检疫成为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国际贸易中,动植物检疫问题已成为影响我们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植物检疫法规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推进检疫执法监管和疫情阻截防控等重点工作落实,近日,西双版纳州、县植保站在打洛镇农业中心的配合下,在打洛农产品市场进行以"宣传检疫法律法规、强化检疫监管措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的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本次宣传活动以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植物检疫行政许可设定依据、目的意义、规范要求和工作流程、常见的农业  相似文献   

8.
植物检疫主要是通过管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来实现控制危险性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从而达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目的。农产品经检疫合格凭《植物检疫证书》进行流通能较顺利进入市场。多年来,《植物检疫证书》一直是检疫合格的凭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是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世界农产品出口主要国家之一,植物检疫问题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出口影响巨大。如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1996年 3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首次发现后,世界上立即有 20个以上国家宣布限制或禁止从美国进口小麦。因此,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美国政府对检疫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来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检疫监测,除治局部发生的检疫病虫。 1政府出面组织和支持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已在局部地区发生的检疫对象的封锁扑灭工作。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如 1996年印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提高国内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检验检疫部门应充分利用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WTO的有关规则和本身的职能 ,为国内农产品的发展保驾护航。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我们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 加快培养一批熟悉WTO规  相似文献   

11.
动植物检疫在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动植物检疫与贸易的关系、WTO有关国际贸易规则及TBT、SPS措施的运用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做好动植物检疫工作、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山东口岸在进境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中,狠抓疫情检出率,抓检验检疫技术,抓实验室检验工作,多次截获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和不合格农产品,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传入,较好地发挥了检验检疫把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给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结合笔者在检疫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县级植物检疫工作,应从3个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入手。1 执行植物检疫待检产品登记制度,做好与检疫有关农产品的市场调查 为保证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循环调  相似文献   

14.
SPS措施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健 《江西植保》2003,26(2):71-72,82
动植物卫生检疫(SPS)措施壁垒是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巨大障碍,我们应该在认识和弄清其实质的基础上,认识到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积极采取突破SPS壁垒的有效对策,扩大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5.
植物检验检疫与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晓东  郑育洪 《植物检疫》2003,17(3):177-178
植物性农产品的出口必须满足进口国的检验检疫要求。在中国加入WTO后 ,发达国家在进口关税壁垒消除后 ,对来自中国的农产品通过提高检验检疫标准 ,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性壁垒。近年来 ,有很多关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论述[1,2 ] ,但涉及植物检验检疫的农产品生产的标准还较少。本文提出应按照检验检疫要求设计农产品生产标准 ,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 ,从而破除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1 植物检疫要求1 1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植物性农产品在生长过程和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都可能被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侵染。各国为此都制定了…  相似文献   

16.
植物检疫工作是植保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为进一步规范种子种苗市场检疫管理工作,最近几年来,在每年3月中下旬,我站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植物检疫执法检查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部分高等农业院校的植保系(专业),陆续增设植物检疫课,有的列为必修课,有的列为选修课,但并非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均如此。就目前已增设植物检疫课的一些院校来看,他们均取得一定成果。这是为培养大批检疫专业干部,是教育改革适应形势发展的又一可喜业绩。以往的检疫干部,均未接受专门系统的检疫课程学习,只是凭借植保专业的一般病  相似文献   

18.
蔬菜种子植物检疫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检疫工作中发现的蔬菜种子带证率极低、检疫编号不一致、一证多用和货证不符等问题;以及专业检疫执法难度大、专业检疫执法队伍不稳和专业检疫执法力度不够等检疫现状;针对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对策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害虫检疫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夏红民 《植物检疫》2003,17(4):237-239
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植物检疫问题已引起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 ,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农产品贸易传播的风险增大 ,另一方面利用检疫技术问题限制农产品贸易的情况不断发生。因而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即SPS协定 )规定 ,各成员采取的措施不但要有科学依据 ,而且对贸易的影响要降至最低 ,不能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这就给我们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工作中可以体会到 ,目前害虫检疫在植物检疫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这些情况的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成都市逐步推进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形成了粮油、蔬菜、花卉、水果及茶叶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为确保农业的安全生产与健康发展,全市围绕产地检疫和农产品调运检疫等工作,大力促进职能转变,采取了植物检疫一些新做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