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接种炭疽病菌,测定了不同钾营养水平下菜薹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钾营养水平处理的菜薹炭疽病发病程度均比对照轻,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钾营养处理明显增加了菜薹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随着钾营养处理水平的提高,抗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而钾营养处理的POD活性则低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POD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酶活性在中K处理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对优质抗辣椒疫病品种海丰Zt-277、特大汤椒二号F1和感辣椒疫病品种天骄2号进行辣椒疫霉菌接种,测定了辣椒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与未接种相比,抗病品种叶片中SOD,POD活性提高幅度要低于感病品种,MDA的含量提高幅度要高于感病品种.但不论辣椒疲霉菌接种与否,抗病品种辣椒叶片中SOD、POD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辣椒叶片中MDA含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感染甘蓝链格孢后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抗病和2个感病的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人工接种甘蓝链格孢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受到甘蓝链格孢侵染时,叶片内POD活性反应较感病品种快,但POD活性值上升比感病品种小;抗病品种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叶片内CAT活性反应快,且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受病菌侵染后叶片内的CAT活性变化缓慢,变化程度低;另外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的PAL酶活性在接种后的动态变化有相似规律,接种后所有品种的PAL酶活性均比未接种前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感病菜豆(油豆角)品种老来少和高抗品种大油豆为试材,在菜豆炭疽病菌侵染不同时间(0、3、6、9、12 d)内测定两者叶片中5种防御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SOD、POD和LOX)活性及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防御酶活性和HRG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因酶种类而异,但都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防御酶活性升高较慢且较抗病品种滞后。与感病品种相比,抗病品种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而HRGP含量变化幅度最小。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接种前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感病和抗病品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5.
轮纹病菌对不同抗性苹果品种防御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研究了3个苹果品种被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rianaf.piricola)侵染后苹果枝干轮纹病防御酶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受病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较晚。抗病品种鸡冠的PAL、SOD和POD活性变化峰值和均值要高于国光和富士,而PPO活性变化的峰值和均值则低于国光和富士。  相似文献   

6.
陈年来  胡敏  代春艳  杨世梅 《园艺学报》2010,37(11):1759-1766
以甜瓜抗白粉病品种‘银帝’和感白粉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研究诱导抗性处理对其叶片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苯丙噻重氮(BTH)和水杨酸(SA)处理以及接种白粉菌均可显著诱导甜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绿原酸、总酚、类黄酮含量升高,但纳米硅(SiO2)诱导无效。经诱导和接菌后,甜瓜抗病品种叶片PAL、POD、PPO活性和总酚、绿原酸、类黄酮含量高于感病品种。BTH和SA诱导甜瓜抗病性增强的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叶片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了叶组织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甜瓜品种“DQ122”(感白粉病)和“DQ21”(抗白粉病)为试材,研究了2个甜瓜品种苗期受白粉病侵染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等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DQ21”能使细胞内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其自我调节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DQ122”;感病品种的POD活性要强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保持较高PPO酶活性的能力;感病品种的电解质渗透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阿波罗’‘冠军’和‘NJ987’3个芦笋品种的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了茎枯病菌毒素对芦笋愈伤组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再生苗抗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3个芦笋品种愈伤组织在茎枯病菌毒素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较对照显著升高。其中SOD、POD、PPO活性均呈先迅速升高,稍有下降后再次升高的趋势,并分别在第2、8天先后出现2个峰值。CAT活性在第2天达到峰值,之后呈降低趋势。‘冠军’愈伤组织PAL在接种后2d内迅速升高达到峰值,之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NJ987’和‘阿波罗’愈伤组织PAL则分别在第2、4天后才开始迅速上升,在第8天时达到峰值。经毒素处理后存活的愈伤组织再生苗对茎枯病菌的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感病品种(老来少)和抗病品种(大油豆)为试材,在菜豆炭疽病菌侵染后的不同时间
(0、3、6、9、12 d)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技术,对两者叶片中5 种防御酶基因(几丁质酶、
β-1,3-葡聚糖酶、SOD、POD 和LOX 基因)和HRGP 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β-1,3-
葡聚糖酶基因、SOD 基因外,其他4 种防御基因在接种前的原始表达量均是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接种
后,感病品种中的几丁质酶基因、LOX 基因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抗病品种在感病品种表达
量降到最低值(3 d)时达到峰值,在整个阶段(0~12 d)抗病品种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感病品种;抗、感
病品种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POD 基因和SOD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整个阶段呈相同的变化趋势,但
抗病品种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激发子物质处理富士苹果果实后抗轮纹病病菌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士苹果果实经硝普钠(SNP)、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氯化钙处理后再接种轮纹病菌,各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防止轮纹病菌的侵染和扩展,其中MeJA和SNP处理效果最明显,烂果率和烂果面积分别比对照减少26.7%、26.7%和41.6%、36.2%。另外,还对各处理果实的PAL、SOD、POD和PPO活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的72h内,4个处理的PAL和PPO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SOD和POD活性变化除SA处理一直保持平稳波动上升外,其余3个处理也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的PAL和POD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早于SOD和PPO。PAL、POD和PPO活性峰值和平均值均以MeJA处理最高,SOD活性峰值和平均值SNP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1.
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受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Lew)Aderh.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苯丙酸类代谢被激活的程度高。李光杏(高抗)在接种后12 h与84 h出现两个酶活性高峰,张公园杏(中抗)在接种后60 h PAL活性达到最高,兰州大接杏(感病)在接种后84h才趋于活性高峰。供试品种只有李光杏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a= 0.01),表明高抗品种酶活性高峰出现得早,升高幅度大。  相似文献   

12.
L型蜡样芽抱杆菌对草莓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易感白粉病的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向草莓叶柄注射L型蜡样芽孢杆菌,测定了草莓叶片中SOD、POD、PPO及PAL 4种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及白粉病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注射L型蜡样芽孢杆菌后,4种防御性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王利国  李玲  郭穗棉 《园艺学报》2004,34(6):822-824
 研究了墨兰接种炭疽菌后SOD、POD 和PAL 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 接种后36h 之前PAL 活性变化不大, 36 h 后活性开始上升, 84 h 时达到最高; POD 在接种后12 和60 h 出现两个活性高峰, 且第1 峰大于第2 峰; SOD 在接种后12 h 达到最高, 之后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从15种候选解毒剂中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简称Foc 4)毒素解毒效果最好的2种解毒剂——硫酸锌和井冈霉素。在2 g.L-1浓度下,硫酸锌和井冈霉素对Foc 4毒素的钝化率分别为76.67%和71.33%,而在5 g.L-1浓度下,它们的钝化率分别为90.33%和80.00%。探索了毒素—硫酸锌和毒素—井冈霉素处理体系在2 g.L-1和5 g.L-1浓度下对香蕉苗5种防御酶(PAL、POD、PPO、S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个处理体系中,香蕉苗PAL和PPO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PAL 36 h、PPO 36 h和48 h)较毒素单独处理(PAL 48 h、PPO 60 h)早;SOD和CAT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与对照基本一致;而POD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较复杂。总体上,这个处理体系的酶活高于毒素单独处理和无菌水对照。"毒素—硫酸锌处理体系"在PAL、SOD整体酶活上高于"毒素—井冈霉素处理体系",而后者在其他3种酶活上普遍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