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天蛾在太和县1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下10厘米左右深处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每晚7~11时为活动盛期。成虫产卵有较强的选择性,叶色浓绿生长茂盛的薯田产卵多,卵多散产在甘薯叶背面的边缘,也可产在叶正面和叶柄上,平均1头雌蛾可产卵1500粒,多者达2800余粒。成虫趋光性强,也善于飞翔,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能迂飞远地繁殖危害。干旱时成虫趋向低洼潮湿地块或落雨地区,连续降雨湿度过大时则飞向高地,常形成区域性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与危害 烟粉虱成虫个体很小,长约1mm,淡黄色,翅及虫体密被白色蜡粉,该虫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1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严重,存活率高,成虫羽化后3天即可交配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200粒左右.  相似文献   

3.
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一般变态为成虫、卵、幼虫、蛹或成虫、卵、若虫等阶段。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趋色性等特性,进行诱蛾杀虫,可杀一灭百。一头雌蛾产卵量一般为几十粒至几百粒,多的达几千粒,如粘虫一头雌蛾产卵300多粒,多的达2000多粒。诱蛾杀虫,可降低成虫交配率,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幼虫危害,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无公害治虫技术,应积极推广应用。1糖醋酒诱杀成虫  粘虫、夜蛾、地老虎、粟秆蝇、小食心虫等害虫的成虫趋化性很强,喜食甜酸物质。在成虫发生期,可用糖、醋、酒进行诱杀。食糖、醋、酒的配比为4.5∶1.2∶2.5…  相似文献   

4.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菜粉蝶1年发生多代,多个虫态同时并存.北京、河北一般每年发生为2~3代,山东一般为5~6代,长江以南为7~9代.1成虫成虫寿命5d左右.晚上栖息在生长茂密的植物上,只在白天活动,晴朗无风的中午活动最盛,清晨露水干后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和产卵.一般交配2-3 d后产卵,卵散产,多在叶片背面.平均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期4~8d.  相似文献   

5.
不可忽视烟粉虱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生与危害 烟粉虱成虫个体很小,长约1mm,淡黄色,翅及虫体密被白色蜡粉,该虫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1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严重,存活率高,成虫羽化后3天即可交配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200粒左右。  相似文献   

6.
杏仁蜂属于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在和静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落地杏和树上挂的干杏核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进入蛹期,成虫于杏花落后4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的成虫先在核内呆一段时间后,破孔而出。成虫羽化后便交尾产卵,喜中午产卵,多将卵产在向阳面的杏上(此时杏果黄豆粒大小,果实比较幼嫩),产在接近种皮处。多为一果一卵,极个别的杏仁内有两粒卵。  相似文献   

7.
1 蛞蝓、蜗牛的特点及其防治 (1)蛞蝓是一种危害作物面广且严重的害虫之一.除对草莓、茄子、青椒、莴苣、甘蓝、大白菜、洋芹等蔬菜外,还对葡萄、蜜橘等果树以及兰花、万寿菊等庭园花卉,甚至蘑菇等蕈类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蛞蝓的成虫及幼虫多藏匿在土壤或落叶等潮湿的场合里越冬,翌年早春开始繁殖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在正常条件下,3~5d即可长为成虫.1只蛞蝓在春、秋两季产卵2次,1a可产卵达600粒以上.  相似文献   

8.
豌豆象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嫒 《农村科技》2006,(7):31-31
一、危害症状豌豆象属单食性害虫,只危害豌豆,以成虫取食花瓣、花粉、花蜜,主要以幼虫危害豆粒,把豆粒蛀食一空,直接影响其产量、品质和发芽率。豌豆象在我县1年发生1代。当豌豆开花株率在95%以上时,迁飞到田间产卵,因此,豌豆结荚期是豌豆象的产卵高峰期。一般每头雌虫一生可产卵700~1000粒,卵期5~7天,成虫迁飞距离3~7公里,因此,传播危害能力很强。卵孵化后钻入豆荚,幼虫在豆粒中取食,豌豆收获时,随豆粒带入仓库越冬。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树橙斑白条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a Deyrolle)是福建省杨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省2a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一般成虫于秋季羽化,停留于蛹室越冬,次年春夏陆续自蛹室向外作椭圆形的羽化孔而飞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危害,次年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少部分成虫在8月下旬爬出羽化孔,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大部分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在幼龄林,雌虫主要产卵于树干基部,随着树龄的增加和树皮的增厚,多产卵于2m以下的树干上。每雌产卵38-52粒,平均46.2粒。林间卵的孵化率为53%-76%。  相似文献   

10.
豆秆黑潜蝇成虫在羽化后的第2天就有交尾,多数个体在羽化后3—4天内交尾,成虫产卵始迄期有5、6天,9天,少数个体长达24天,33天。产卵量在个体间的差异很大,最多的产卵396粒,雌成虫有卵巢小管16—26根,每小管的含卵粒数,最多达13粒.田间正在交尾雌虫的卵巢发育程度,个体间差异十分明显.成虫产卵对于不同生育期豆株有明显选择性.在V(?)植株和R_1、R_2植株上产卵为多.在野生大豆上产卵较少.成虫都产卵在豆叶背面距叶片基部(1厘米左右)的叶脉(主脉、支脉都可以)附近叶肉组织内.白天活动时喜欢趋集开白花的芝麻田。  相似文献   

11.
一、生物学特性苹果蠹蛾世代不整齐,在北疆一般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果树树干裂缝和其它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3月底越冬幼虫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3~6天产卵,产卵高峰是在日落后,此后逐渐下降,至午夜成虫停止活动,每雌虫产卵40粒左右,最多可达140多粒,卵散产在果实和叶片上。卵期8~10天。幼虫一般从果实胴部蛀入后,在果皮下咬成一小室,并在此蜕第1次皮,随即向种子室蛀  相似文献   

12.
泽兰实蝇生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泽兰实蝇的生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该虫一般在17:00~18:00时交配,16:00~17:00时产卵,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雌成虫有多次产卵行为,卵为聚产,室内条件下单雌产卵量为(110.8±9.47)粒,室外单雌产卵量为(147.6±5.05)粒。雌成虫随交配次数的增多,其产卵量增大、产卵历期和成虫寿命延长,并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对虫瘿的室内观察及解剖发现,泽兰实蝇蛹有2种寄生蜂,其寄生率平均为22.7%,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东方蝼蛄是四川烟草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凉山、攀枝花、泸州、宜宾和广元等地烟区.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地中取食烟苗幼根、咬断烟苗根茎,呈"麻丝状",造成烟地大量死苗、缺苗和断垄,严重影响烟苗的正常生长. 一、东方蝼蛄在烟田的生活习性 东方蝼蛄在四川烟区1年只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越冬.每年4月中旬,成虫、若虫开始活动,为害烟苗,5月份是东方蝼蛄为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产卵前深入5~ 10cm土壤做扁圆型的卵室.1头雌虫可产卵数窝,每窝有卵30 ~ 50粒,1头雌虫可产卵33~250粒,成虫产卵后即死去.  相似文献   

14.
八角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角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在桂西北的凤山县境内 1年发生 4代 ,多以蛹在土中越冬 ,以危害八角树为主。该虫具有暴食性 ,大发生时 ,能在短时间将整株树叶片食光。在高温干旱年份 ,1年可 2 - 3次将叶片食光 ,造成树木枯死。为控制危害 ,对其生活习性 ,种群变化进行了观察调查。1 生活习性八角尺蠖在凤山县境内 1年可发生 4代 ,世代整齐 ,以蛹在树干周围 1 5m ,深 3- 5cm土层内越冬 ,越冬蛹 3月初羽化 ,成虫产卵于叶片上 ,呈块状。每只雌虫产卵 30 0 - 5 0 0粒 ,越冬代成虫产卵期较长 ,最长可达 10天。一般为 8天左右 ,幼虫孵化后 ,取食叶片 ,…  相似文献   

15.
正瓜实蝇在湖南省一年发生8~10代,没有越冬现象,全年可观察到成虫。瓜实蝇主要危害丝瓜、苦瓜、冬瓜、南瓜、黄瓜等瓜果类蔬菜,近几年湖南省的蔬菜基地普遍发生,并且危害越来越严重。瓜实蝇以成虫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1个瓜实蝇雌虫产卵数十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为害。受害瓜果表皮初期有一个小针孔,针孔周边有水浸状腐烂小斑,然后局部变黄,畸形下陷,果皮变硬,  相似文献   

16.
绿豆不易保管,极易生虫.对于绿豆储藏危害最大的是绿豆象.绿豆象人们习惯称它为"豆牛子",其成虫非常活跃,在交尾10分钟后即可产卵,卵产在绿豆豆粒中,每粒有卵4~5个.每个雌绿豆象可产卵70~80个,会很快将绿豆蛀成空壳,失去发芽力,甚至无法食用.防止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17.
白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蚧1a发生1代,在合肥主要危害女贞、小叶女贞,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继续取食、生长,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10-13d,平均产卵9208+2788粒.白蜡蚧雌成虫休重与产卵量(粒)的关系式为y=510.80+40080.44x(r=0.8956>r0.01=0.3377),5月中下旬为若虫孵化期,6月上、中旬为若虫定叶、定杆期,10月上、中旬雄虫羽化与雌成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成虫11月中旬停止取食开始越冬.根据观察研究白腊蚧自定叶盛期到定杆盛期为防治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红脂大小蠹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脂大小蠹是危害油松的国内新记录种。该害虫在河北省内邱县行家峪林区1年发生1代或2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严重。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雄成虫鞘翅与腹部末端可摩擦发音。成虫主要危害距地面40cm以下的树干,雌成虫先侵入,后雄虫被诱来协同蛀孔。蛀道一般有上下2个或2个以上蛀孔,雄成虫与雌成虫交尾后多离去。雌成虫边蛀食边产卵,产卵后多死亡。成虫在5月和7~8月有2个扬飞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云南富民杨梅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世代及产卵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危害云南富民杨梅的拟果蝇(D.simulans)室内饲养,研究了其世代历期、成虫产卵规律和产卵量。结果表明:①在室内T=19.0~25.2℃、Rh=67.4%~84.7%条件下,拟果蝇(D.simulans)卵历期为0.7 d,幼虫历期为4 d,蛹历期为4.9 d,单个成虫饲养,历期为3.9 d,世代历期为13.5 d。②在室内T=19.0~25.5℃,Rh=55.2%~82.3%条件下,配对饲养成虫寿命为46.3d,是单个成虫饲养寿命的11.9倍;一对成虫有效产卵量为735.2粒。③成虫羽化后1~2 d开始产卵,产卵期间,共有3次产卵高峰,卵量分别为47.6粒、50.2粒、43.8粒;羽化后2~17 d内的产卵量为整个生育期产卵量的52.2%。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多于在苍耳上的。所产卵粒大小(体积)不受幼虫取食植物种类、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的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受幼虫取食植物、成虫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等因素互作的显著影响。当在大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在苍耳上产的卵孵化率在幼虫期取食的2种植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豚草上产的卵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于其取食苍耳的卵;而在小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卵孵化率不受幼虫期取食植物以及产卵植物的影响。结论:广聚萤叶甲幼虫发育所取食的植物可能影响其发育到成虫后在这些植物上的产卵行为,而幼虫取食苍耳的成虫仍偏好大株型豚草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