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草原对生态平衡、气候调节、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等工作有重要影响。因此做好草原灾害防灾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对甘肃省草原的基本状况、灾害类型及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决策方法,建立基于WebGIS的草原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实现甘肃省草原的信息化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塔娜  何永哲 《安徽农业科学》2023,(7):217-220+267
家庭牧场作为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害的承载体,通过家庭牧场草原灾害风险评估在正确识别灾害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认知灾害风险,分析灾害造成的危害及损失,牧户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的风险决策与处置。对研究区域内110个家庭牧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以期通过对家庭牧场风险评估,让牧户能够更加了解面临灾害风险的可能性与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决定风险最优处置策略。对草原牧区家庭牧场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不仅为家庭牧场做好灾害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分析结果做到“精准”防灾减灾,针对不同脆弱等级的牧户防灾减灾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确定重点,差异化推进,不搞“一刀切”,做到风险防范与发展相融合,对全面提高草原牧区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2,(11)
据中国新闻网,针对当前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根据《“农业部2012年为农民办实事——百万牧鸡治蝗增收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肃省在肃南、民乐、夏河、永昌、天祝、嘉峪关、渭源、漳县、临夏县投放10万只牧鸡治理草原蝗虫灾害。  相似文献   

4.
雷升文 《甘肃农业》2004,(11):74-75
分析了甘肃省渭河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原因 ,包括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治理现状等 ,介绍了暴雨洪水灾害损失情况 ,并对治理程度不同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灾害损失进行了对比分析 ,提出了暴雨洪水灾害的防治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甘肃省泾川县的气象灾害特点,综合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当地设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7日11:00,满洲里市敖尔金牧场三队出现了尘卷风天气,并引起草原火灾,形成火尘卷。本文通过对火灾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的分析,总结尘卷风灾害原因,为做好尘卷风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加大对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投入的背景下,湖南省基本建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卓有成效地减轻了山洪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在分析评价中小流域洪水计算模型中,以推理公式法、瞬时单位线、经验公式法等黑匣子模型为主,其适用性、推广价值及可靠性等,均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同时,在建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所依赖的预警指标不能反映降雨的实际情况和流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给预警决策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等等。因而,需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预警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甘肃农业气象灾害拓扑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甘肃省农业气象灾害的拓扑预测模型,并对未来12a的灾害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拓朴预测模型是灾害预测、预报的实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松桃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立体气候典型,喀斯特地貌明显,气象要素年际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较多,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雷电和凝冻等。利用1961—2016年松桃县气象资料和1950—2016年灾情资料,根据贵州省气象灾害指标整理原始数据资料,对松桃县气象灾害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党政领导决策部署工农业生产布局、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产不久公布了对全国草原的首次全面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草原生产力与2004年基本持平,保护建设工程区植被呈现良性恢复势头,但草原灾害仍较严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数、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均粮食产量、农业产投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要促进和实现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控制农村人口增长,营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自然灾害发生特征及灾后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陕西省1996-2010年的自然灾害和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因灾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水旱灾害是陕西省近年来遭遇的主要灾害,两者受灾面积占总灾种受灾面积的80%以上;灾害导致的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灾害强度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至2010年期间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4.3~30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7%~4.51%。综合分析各项灾损指标,陕西省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当归为甘肃道地药材,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下才可以进行栽培。本文根据临潭县当归种植实际,简要概括了当归生长发育特性,分析了临潭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当归生产的影响,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以确保当归优质高产,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青海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青海三江集团主要灾害调查资料中选取8个站点的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1年来青海省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干旱、霜冻、冰雹、低温冷害、干热风、风灾、雪灾等是影响青海农牧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地适宜,根据不同的作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试图减轻各种灾害对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陈艳梅  胡引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48-5350
总结了河北省生态灾害的主要特点,对生态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GIS技术在草地畜牧业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在牧草生产、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牧场评价、草地监测研究、退耕还林还草决策、WebGIS在草地畜牧业的应用、草原灾害监测与预报、GIS模型的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洁 《现代农业科技》2023,(7):149-152+158
本文基于河南省的气象及自然地理数据,构建综合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的带状递减趋势;河南省的承灾体暴露程度呈现出分层特点;河南省的防灾减灾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多数区域的防灾减灾能力处于中等以下水平;河南省洪涝灾害敏感性整体较分散,郑州市以及河南省东北地区洪涝灾害敏感性较强;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地区面积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较低风险区>高风险区>低风险区。本文区划结果与河南省实际洪涝受灾情况吻合,对河南省各级政府开展预防洪涝灾害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懿  陈磊  任竹  陈娟 《农学学报》2016,6(3):77-81
为了客观评估风雹灾害对安徽省农作物造成的风险损失,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安徽省1991—2012 年近22 年的农业风雹灾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因风雹灾造成的农业受(成)灾面积相对较小;在受灾指数10%下,安徽省风雹灾害风险水平为低风险,风险概率为156 年1 遇;安徽省风雹灾成灾指数一般不超过8%,该指数下的风险概率约为10000 年1 遇;随着受灾程度的增加,安徽省各市的风雹灾害风险概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亮  朱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45-2947
在现有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着重论述城市绿地对部分城市灾害的防灾减灾作用,结合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在防灾避难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难功能,提出加强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的措施,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规划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