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殷玉生 《植物检疫》2007,21(1):63-63
2006年6月12日美国农业部的官员宣布: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经过修订的关于进境植物及其产品的相关法规。根据新的法规要求,为了有助于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官员更有效快速地对进口需求进行评估,有关进口需求当事人或企业等必须提供:当事人或企业的有关情况;拟进境物的名称等有关信息;运输等情况的资料;进境物携带有害生物的有关信息;当前或拟采取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或管理机制;按照国际标准提供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等。上述法规已刊登于2006年5月30日的“联邦纪事”上并于6月29日生效。美国农业部发布新的进境植物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深圳口岸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据 1996年至 1998年统计 :深圳口岸进口植物繁殖材料共 6 2 0 7批、约 10 0种 ,其中进口种子 792批、12 40 .7t,进口苗木 5 415批、370 0多万株 ,这些繁殖材料主要分为 4大类 ,分别为 :唐菖蒲、百合、郁金香等鳞球茎繁殖材料 ;芥兰、花椰菜、白菜等蔬菜种子 ;黑麦草、紫羊茅、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中国大陆引进植物种苗的程序及引进植物种苗的种类,统计了2011年中国大陆48个口岸从47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植物种苗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分析了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提出了预防和检疫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加强植物病毒检测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病毒检测重要性及迫切性植物病毒检疫是种苗检疫的重点。至今报道的 90 0多种植物病毒中 ,至少三分之一可以由 1种或多种植物繁殖材料传带而作远距离传播 ;反之 ,多数植物种苗可以传带一种或多种病毒。由于植物病毒可以随着引进植物种苗进行远距离的传播。一旦传入新的地区 ,很难根除。并且可以随植物繁殖扩大传给后代而长期存活、持续地对植物产生危害 ,其重要性已经被形容为生物的“定时炸弹”。至今对于植物病毒还没有有效的检疫处理措施。目前的植物种苗引进 90 %以上是属于商业性的。如果在口岸检疫过程中发现危险性的植物病毒 …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我国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白松 《植物检疫》2004,18(1):50-5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相对于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减弱,一方面是检验检疫的技术壁垒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是采取的检疫措施必须遵循"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在面对国际市场大批量植物繁殖材料进境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时,也意味着危险性有害生物随之传入的可能性增大.如何在SPS协定允许的范畴内寻找对策,进一步规范管理,从而调控植物繁殖材料的进口,以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和国内市场,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现根据笔者从事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验检疫管理工作的经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植物检疫》2020,(3):84-84
2020年3月16日,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MARD)向WTO进行通报了(G/SPS/N/VNM/112)越南进口管制物品植物检疫要求。2020年5月17日评议期结束,5月28日该法规正式实施。该法规对2014年发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对进口产品携带名录上的所有检疫性有害生物都实施零容忍。  相似文献   

7.
外繁蔬菜种子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植物检疫》2000,14(5):315-316
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植物繁殖材料的市场也将逐渐对外开放.为此,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先后下发了<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和<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操做程序>的文件,目的是为了做好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白兴月  姜军 《植物检疫》2000,14(6):368-369
进境植物种子、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通常称为植物繁殖材料,携带和传播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性较大,是植物检疫的重点内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其规定了检疫审批手续;<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也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国家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出了检疫和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水芳  张成良 《植物检疫》1993,7(4):265-267
1 建立有关法规的重要性遗传工程自本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最近10年,遗传工程技术已不再单纯应用于科学研究,并已直接为人类服务,如将人体干扰素范围转移到细菌中,细菌发酵就能大量生产干扰素;用遗传工程方法改造脓杆菌,使其失去产生肿癌能力,用于植物根癌病害的防治等。但由于遗传工程研究手段的限制以及生物体遗传背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不十  相似文献   

10.
陈雁 《湖北植保》2006,(6):24-26
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关系农业生产安全.带有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子一旦传播蔓延开来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几年我省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传入的频率加快,重要因素之一是部分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未经过检疫,如已发生的萝卜细菌性黑斑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霜霉病等都是种传病害,漏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吴新华  杨光  顾忠盈 《植物检疫》2007,21(2):103-105
境外引种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改善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引进植物繁殖材料的用途大体可分成两类:一是科研需要,如作物育种、新品种驯化试种、转基因性状鉴定等。二是用于生产、销售、观赏等用途的商业化引种。从引种结构和品种看,有的属于国外特有品种,有的性状优、品质好,国内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在相当二段时期内,国外引种将是满足国内农林业生产、园林绿化等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携带有害生物种类多、传播扩散机率高,具有很大的检疫风险,历来受到植物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加强审批及风险分类管理等环节探讨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93年4月27日,广州黄埔某新建外资厂为美化厂区环境,从台湾进口了200多株王棕苗,经黄埔局检疫,发现了一种我国大陆尚末见报道的蚜虫——棕榈坚蚜(Ceratophis palmae(Ghesquiere)、Ger-ataphis,Variabilis Hille Ris Lambers]。5月份,畹町局又在一批从缅甸进口的槟榔果上获到此虫。近些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方经常进口棕榈科苗木,或其它寄主苗木,且我国南方有许多植物适合其寄生,广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从大连口岸进口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携带危险性植物病毒,2001年我们对来自日本的南瓜种子在大连植物检疫隔离中心进行了病毒隔离检疫,发现该批南瓜种子携带南瓜花叶病毒,同时对种植在大连金州和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内的植株进行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7日,湖北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从印度进口的36t芝麻中再次截获假高粱、飞机草等30多种杂草和散黑穗菌瘿、赤拟谷盗等有害生物。因此,建议加强对印度、苏丹等国进口芝麻的检疫和监管,以防病虫杂草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15.
广西口岸进境种子、苗木检疫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苗木的检疫是进境检疫的重中之重 ,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广西从国外引进的种子、苗木呈迅猛发展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 ,从1 998年到 2 0 0 2年上半年 ,广西各口岸进境的繁殖材料共 2 2 1批次、约 95种 ,其中进口种子 1 3 5批、443 .5 t,进境苗木 86批、97967株 ,出境的繁殖材料共 91批次、约 2 6种 ,其中出口种子 77批、3 63 7.2 43吨 ,出境苗木 1 4批、 76,2 2 8,5 2 0株。其中进口的主要品种为 :甜脆豌豆、法国青刀豆、蕃茄等蔬菜种子和芒果、番荔枝、大青枣、兰花等花卉苗木 ,这些繁殖材料分别来自美国、法国、荷兰…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26日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来自马来西亚装载铜片(6.2t)集装箱内截获的植物有害生物组织鉴定工作中,检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经送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室复核鉴定无误,这是汕头口岸首次截获该有害生物。薇甘菊具有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南方每年从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进口大批大型观赏植物如海枣、大王椰子、苏铁、刺桐和罗汉松等,每株重达1t以上.由于运输过程中大型观赏植物需要有土壤或介质土保活.因此这些植物几乎都带有吨级以上的泥土,携带的有害生物如线虫、昆虫和病害也较多.本研究经过近2年的探索,研究出一种快速、简便、省时、省力、省钱和不需要大型处理场地和大型吊装工具的处理方法--钻孔灌药法,基本解决了进口大型观赏植物的检疫处理难题.  相似文献   

18.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或植物产品及其包装材料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采取的综合措施,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或扩散。或者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调运植物利植物产品的疫病、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监督处理,并依靠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规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19.
黄锦炎  林利平 《植物检疫》2005,19(2):126-128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以下简称APHIS)于2004年1月16日在《联邦纪事》第69卷第11号以最终法律形式公布了《关于从中国进口带栽培介质盆景的规定》(以下简称法规),并于2004年2月17日生效执行。这是应我国政府的要求,对其《植物和植物产品进口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后,准许我国黄杨(Buxussinica)、福建茶(Ehretia microphylla)、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雀梅(Sageretia thea)、满天星(Serissa foetida)等5种盆景在一定条件下可带有栽培介质进口美国。  相似文献   

20.
李文  龚国祥 《植物检疫》2004,18(1):62-63
截止2002年,农业部、原动植物检疫总所、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代表我国政府,先后与世界上38个国家签订了103份双边植物检疫条约.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签订的条约,成为签订双方进行植物及植物产品贸易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对防止有害生物传出传入,保护签约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同其它国家的植物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