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风灾后20个玉米品种的41块生产田玉米的百粒重、产量及产值的调查,得出百粒重、产量、产值影响的大小均为植株直立植株倾斜植株倒伏。植株直立比植株倾斜、植株倒伏百粒重分别增重5.6、12.0 g。植株直立比植株倾斜、植株倒伏产量分别增产1 692、3 897 kg/hm2。植株直立比植株倾斜、植株倒伏产值分别增值为3 384、7 794元/hm2。玉米生产中,应加强推广防止倒伏、倾斜的技术措施,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将倒伏倒折后玉米植株分为茎倒、根倒上部弯曲后直立、根倒植株平铺、倒折上部弯曲后直立、倒折植株平铺5种形态。调查结果表明,倒伏倒折可显著降低干物质积累、单株产量和穗部性状,其中根倒植株平铺和倒折植株平铺减产幅度最大,较直立植株分别减产80.5%和81.1%;茎倒、根倒上部弯曲后直立和倒折上部弯曲后直立减产相对较轻,较直立植株分别减产13.9%、24.7%和31.2%。可见倒伏倒折植株穗上部弯曲后直立可以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倒伏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经常遭受风灾,造成玉米倒伏减产。该文通过调查明确了玉米植株穗位高低对倒伏影响很大。针对风灾造成的玉米倒伏,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以期为减少产量损失、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3种:根倒、茎折、弯倒。根倒是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如春季播前整地效果差,中耕管理不及时,使植株根系不发达,降水多、土壤湿度过大,雨水浸泡而使土壤松软,玉米根系的固持能力下降;茎折是玉米植株拔节后倒伏,是从基部某节位折断,茎秆折断的部位有的是幼嫩的节、有的是节间,自身有恢复能力。有的抽穗时倒伏,植株常相互挤压,很难自然恢复直立状态。茎秆发育不良和瞬间强风是引起茎折的主要原因;种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豫东地区主要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占秋季作物60%以上,生产上经常发生倒伏现象,因为倒伏发生的时期和轻重程度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40%。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玉米的抗倒性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抗倒性表现不同。玉米倒伏的自然因素主要由风灾和虫害引起,但造成玉米倒伏的栽培因素也较多。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栽培措施不合理,造成玉米植株的抗  相似文献   

6.
“布拉万”台风造成黑龙江省多地玉米大面积倒伏现象。倒伏呈现根倒伏、茎倒伏和茎折倒伏,伴有上部叶片纵向撕裂现象。农艺栽培调查表明:玉米植株高、结穗部位高、种植密度大、小垄栽培的玉米易受风灾影响,出现倒伏;而植株较矮、结穗部位低、种植密度小、大垄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抗风雨能力强,不易发生倒伏现象。倒伏玉米平均减产20%左右,收割费用亩增加约50元,造成亩直接经济损失约400元。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农业》2021,(1):24-25
明确倒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可为评估倒伏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提供依据。基于田间控制试验,对玉米进行拔节期、抽雄期和乳熟期倒伏3个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玉米产量对不同时期倒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倒伏均导致玉米百粒重及单产极显著降低;不同时期倒伏对米的百粒重及单产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抽雄期倒伏对百粒重及单产影响最大,拔节期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倒伏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玉米倒伏的种类玉米倒伏分为3种类型: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二、玉米倒伏的症状(一)拔节后倒伏植株自身有恢复能力,对产量影响不大,不需人工扶直。(二)抽穗后倒伏此时植株相互挤压,很难自然恢复直立状态,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玉米倒伏是指植株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对玉米生产有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双辽市玉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玉米发生倒伏的频率逐年增加,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倒伏发生的程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50%,个别严重的情况近乎绝产,防治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遗传育种工作的重要攻关课题。倒伏是直立生长的成片发生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可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倒伏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因气象灾害或管理不当使玉米植株倾斜或着地的一种生产灾害。一、倒伏类型1.根倒伏。玉米植株不弯不折,植株的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发生改变。根倒伏多发生在玉米生长拔节以后,因恶风暴雨或灌水后遇大风而引起。2.茎倒伏。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而植株的中上部分发生弯曲的现象。茎倒伏多发生在密度过大的地块或茎秆韧性好的品种上。3.茎倒折。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茎秆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的倒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倒伏时产量影响的时期,从而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以嫩单12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玉米倒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倒伏对玉米的产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倒伏与未倒伏的玉米相比,果实的穗粗、穗长、百粒重均有明显的影响,玉米果穗较短、较细,百粒重偏少。同时不同时期发生倒伏的玉米,对产量的影响也不相同,其中抽雄期倒伏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高秆高产作物,生育中一期易受风灾侵袭发生倒伏.倒伏后的玉米植株彼此覆盖,茎叶重叠,影响通风透光,妨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并且,倒伏不利于授粉结实,还能引起根系的折断损伤,导致吸收机能减弱,影响籽粒饱满和籽粒品质,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稳产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玉米生产中,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17叶展后发生根倒减产超过30%。吉林省近几年风灾频发,尤其是2012年8月下旬全省遭遇了"布拉万"台风侵袭,玉米大面积倒伏,损失严重。通过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化控株高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玉米倒伏。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倒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它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农作物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原因是植物生长时处于风雨等自然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与植株垂直的扭力,导致植株弯曲,甚至折断。玉米倒伏给生产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外界环境、品种特性、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玉米倒伏的成因,并总结了常用的抗倒伏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一定参考。玉米倒伏是由外力引发的根或茎秆倒折的现象,可分为根倒、根茎倒和茎折3种类型。玉米倒伏后,叶片的正常分布格  相似文献   

16.
玉米灌浆中后期倒伏风灾指标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风灾倒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基于2017—2019年在湖南中方县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围绕14次5级风力,特别是7次最大风速≥12.0 m/s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展玉米风灾倒伏调查,结合2018年开展的玉米风灾倒伏模拟试验,分析玉米灌浆中后期风灾倒伏的临界风灾指标及其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风...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倒伏的危害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倾斜、茎折或根倒的现象。分为根倒、弯倒、茎倒。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轻度倒伏的地块减产10%~20%,中度倒伏的地块减产30%~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8.
倒折倒伏与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倒折倒伏与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倒伏率与百粒重、穗长、行粒款呈极显著负相关;倒折率与空秆率成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夏玉米的籽粒产量与倒伏率、倒折率均呈负相关,说明倒折倒伏直接影响产量,生产上应注意预防倒折倒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关于防治玉米倒伏病因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的倒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根倒,即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不正倒。二是茎折,即玉米植株未发生根倒,而是从基部某节位折断,茎秆折断的部位有的是幼嫩的节、有的是节间。三是弯倒,植株上部弯曲、匍匐。由于倒伏发生的时期和轻重程度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40%。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0,(1)
正随着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技术的推广,玉米倒伏以及未发生实际倒伏但是却存在巨大风险的潜在倒伏,正在成为玉米生产上日益严重的问题,务必充分重视。倒伏玉米造成机械收获困难,增加落穗落粒,既降低了收获速度影响工效,又增大了产量损失。潜在倒伏玉米外观上植株直立田间,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是,在机收时一碰即倒,因而产量损失巨大。对于籽粒机收玉米,由于玉米在生理成熟后还要7~10天进行田间站秆脱水,倒伏和潜在倒伏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