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物体表面清洁度的方法。[方法]以ATP生物发光微生物检测技术为指导,提取重组的萤火虫荧光素酶并配制成荧光反应试剂,测定其与ATP发光反应值的线性关系;根据ATP含量与细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原理,测定物体表面ATP发光强度值,同时用国标平皿计数法测定其菌落总数,两者对比分析。[结果]ATP生物发光法检测的相对荧光值与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利用ATP发光法实时检测细菌总数可以很好地弥补国标法的不足。[结论]ATP生物发光法与传统的细菌总数国标平板计数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物体表面清洁程度。  相似文献   

2.
设食品中细菌ATP(三磷酸腺苷)提取液发光强度值与含菌量的比值为比发光强度,研究基于细菌ATP比发光强度检测辐照食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振板0.2 min适宜ATP充分反应于检测;当细菌ATP提取液的颜色较深时,可以通过稀释提取液的方式减轻颜色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而调味处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去除或减轻调味品影响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测定生乳中微生物总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ATP生物发光法应用于生乳中微生物检测进行了初步摸索,确定了加体细胞裂解液次数为3次;乳样最佳稀释倍数为20倍;用ATP生物发光法对大批乳样进行检测,同时用国标法进行了平皿菌落培养。结果表明,乳中微生物总数对数与光值对数呈正的直线相关(r=0.9485),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4.
将前期研究分离得到的2种耐压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接种至盐水鸭胸肉中,以贮藏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为指标,评价2种耐压菌对真空包装盐水鸭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细菌在盐水鸭胸肉中表现出很强的生长能力;由Gompertz方程得到沃氏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57 5和0.473 3 h-1,延滞时间分别为5.1和11.2 h,最大菌落数分别为7.18和6.53 lg(CFU·g-1);在盐水鸭菌落总数的可接受范围内(4.9 lg(CFU·g-1)),2种耐压菌对盐水鸭胸肉贮藏过程中的pH值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影响较小,其致腐能力较弱;在60 h时(即菌落总数达到6 lg(CFU·g-1)),蜡状芽孢杆菌对盐水鸭胸肉气味影响较大,接种该菌的样品与对照组样品的气味存在显著差别。结论:耐压菌快速生长导致菌落总数超标可使货架期缩短,因此,控制耐压菌的快速生长是确保盐水鸭货架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来源的鸡大肠杆菌梯度稀释后进行鸡胚致死率试验,探讨细菌毒力与细菌数量对鸡胚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菌数在100~1 000 CFU范围内,菌数与其致病力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鸡胚死亡率表现为菌株毒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三种细菌学检查方法对牛乳中细菌进行卫生检查,比较得出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镜计数法、美蓝还原酶实验法、标准平板计数法进行测定,确定不同来源的生牛乳的等级、巴氏消毒牛乳的卫生标准。【结果】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随机性大,对菌体数量不能做出较为宏观,全面的反应.优点是计数快速:美蓝还原酶实验法是用于测定牛乳质量的一种定性检测法,操作简便,不需特别设备.它不能做为定量检查:平板菌落计数法速度慢,需要平板上长出菌落一段时后才能计数。【结论】由于平板菌落计数法通常问做梯度稀释,所以计数的线性范围大.由于是菌悬液涂布,所以比较均匀,能较好的反应菌落的疏密程度.重复性,平行性很好,是经典的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市售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检测普洱茶茶叶和冲泡后各批次茶汤中细菌总数,并采用形态观察与生化试验对从普洱茶汤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普洱熟茶细菌菌落数多于普洱生茶茶样,同时散茶中细菌菌落数高于紧压茶;普洱茶第一泡茶汤中细菌菌落数超过GB/T19296-2003小于或等于100 CFU/mL的规定值,且从第一泡茶汤中能检测出致病菌,而其他冲泡批次茶汤中细菌的菌落数与种类都符合安全标准,适合饮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是4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弧菌,能够造成人类多种疾病,建立同时检测这4种食源性病原弧菌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检测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的多重富集定量PCR(multiplex enrichment quantitative PCR,ME-q PCR)方法,并含扩增内标用于指示PCR反应的假阴性,创新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具备定量能力的检测方法,为这4种食源性病原弧菌的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以细菌16S r RNA为扩增内标靶序列设计引物,并针对副溶血弧菌的collagenase、溶藻弧菌的gyr B、霍乱弧菌的omp W、创伤弧菌的vvh A,分别设计内、外2对特异性引物,首先将所有内、外引物混合,进行一个循环数较少(10—20 cycles)的高通量多重富集PCR将靶基因富集出来,由于循环数较少,各个基因得到均匀的扩增,每个基因均有4种可能的产物,每1种产物均能作为第二轮巢氏荧光定量PCR的模板,这增加了靶基因从模板中被富集出来的概率,然后将产物稀释后作为模板,利用内引物分别进行巢式荧光定量PCR检测各个基因,最后根据扩增曲线和熔融曲线分析结果。通过设置不同的第一轮多重富集PCR循环数(10、15和20个循环),优化ME-q PCR第一轮循环数。采用14株标准菌株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评价ME-q PCR的特异性。并以4种弧菌基因组DNA混合物梯度稀释的样品(100、10、1、0.1、0.01和0.001 ng·μL-1)作为模板,对建立的ME-q PCR进行灵敏度和定量能力的评价。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已分离到的69株疑似弧菌菌落的鉴定中,与传统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优化后,ME-q PCR的第一轮循环数确定为15,特异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达0.001 ng,高于普通荧光定量PCR约1个数量级,并能有效指示PCR反应的假阴性,且拥有与普通荧光定量PCR相同的定量能力,扩增效率和R2符合定量的要求;将建立的ME-q PCR方法应用于69株疑似弧菌菌株的鉴定,24个绿色菌落为副溶血弧菌,22个黄色菌落为溶藻弧菌,1个黄色菌落为创伤弧菌,没有检出霍乱弧菌,其结果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能够定量、快速准确地检测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这4种食源性病原弧菌,灵敏度高,并能有效指示PCR反应的假阴性,结果无需凝胶电泳,适用于食品中4种常见病原弧菌的快速筛检。  相似文献   

9.
以罗甸县小蓬竹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调查土壤微生物数量,并挑选菌落形态存在差异的细菌菌株,对其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为小蓬竹的保护以及喀斯特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小蓬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干土中所含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平均数量分别为8.32×107、9.19×105、2.32×106CFU/g。分离纯化共获得菌落表型差异的细菌41株,16S r DNA有效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可划分为26个分类单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067 9,丰富度指数S为7,均匀度指数J为0.548 8,优势度指数D为0.521 7。基于细菌16S r DNA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30株细菌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按单元种类数计算所占比例为73.17%),10株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4.39%),1株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44%),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绝对优势。由结果可知,小蓬竹根际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壤细菌菌落数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样品中细菌菌落数,土壤酶分别采用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靛酚蓝比色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水稻单作模式相比,A1稻虾共作模式在水稻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深度土壤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菌落数(p<0.05)以及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为丰富稻虾共作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理论,同时为贵州地区土壤利用改良、农业模式调整以及发展稻虾共作绿色生态型农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