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运粳24号(原名泰粳394)是由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钮中一先生以“农垦57×桂化黄//9746”(早熟株)育成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2006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品种预备试验,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009.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28~29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了11种作物的16个品种,其中认定通过了1个水稻新品种和1个水稻不育系。1.春江03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由孝南区农科所引进。该品种中熟偏迟,分繁力强,成穗率高,抗倒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轻,综合抗性好。1995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6753kg/hm‘,比对照品种鄂宜105增产4.28%,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组合首位。1995年孝感试种13hm‘多,平均单产6921kg/hm’,1996年孝南区农科所1.2hm‘示范田,单产7635kg/hm‘。适宜湖北省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常农粳10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熟期适宜等特点,适宜于江苏省沿江及苏南稻区种植。介绍了‘常农粳1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武运粳24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运粳24号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米质优、综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1996~1998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总计13个。(1)东农419:是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中晚熟新品种,1996年审定。生育期135天左右,抗猪瘟病,米质优良,抗倒伏。省区试产量7726.6km/hm’。1996年省内种植1.8万hm’。(2)龙盾101:是黑龙江省监狱局农科所选育的中早熟新品种,1996年审定。生育期128天左右,抗稻瘟病,米质中等,抗倒伏能力较弱。省区试产量7851.5kg儿m’。1997年省内种植1.1万hm’。(3)藤系144:是黑龙江省五常市种子公司从日本引入的中晚熟新品种,1996年审定。生育期138天左右,抗稻瘟…  相似文献   

6.
盐稻9号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超高产优质多抗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是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用武育粳3号作对照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2004年9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1452E。该品种在江苏作麦茬中稻栽培,全生育155 d,适宜在江苏苏中及宁镇扬盐等地作单季稻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05…  相似文献   

7.
南粳糯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系C08作母本、优质抗病糯稻品种镇糯19号为父本杂交配组,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抗倒性好、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强、熟相好等优点。南粳糯2号在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72.4 kg/667 m2,稻米品质达农业行业标准1级,中感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辽宁东部山间冷凉稻区无霜期只有1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7.8℃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镇,现有水田3llhm’。1996年从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弓陵水稻新品种辽粳294,经试种获得成功。1998年平均公顷产量7545kg,比铁粳4增产稻谷1875kg/hm’,增产率达33l%;1999年平均产量为7920kg/hm’,比铁粳4增产1650kg/hm’,增产率263%。1998-1999两年累计推广种植543hm’,增产稻谷95.3万kg。实践证明:辽粳294具有分美力强,茎秆坚韧,抗病抗倒,产量高,活秆成熟,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山区种植。辽粳294在山区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l改…  相似文献   

9.
华粳1号 (原名D09)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优良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沿淮、沿海、沿江、丘陵及里下河等地区中高肥条件下推广种植。一、选育经过1996年 ,在引进种植的早熟晚粳系89 -16中选择2个熟期较早、性状较优的变异单株 ,经海南鉴定、繁殖 ,其中1个株系中选。1998年参加江苏省农垦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新品种区域试验 ,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  相似文献   

10.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506.  相似文献   

11.
武育粳3号的种植前景及高产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育粳3号(原名8169—22)是以武进县稻麦育种场为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协作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199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种审字第156号。新洋农场从1991年引进并大面积示范种植,当年实收单产608kg/667m^2,1992至2009年都是新洋农场大面积种植品种,其表现为优质、  相似文献   

12.
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98是用龙特浦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中晚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4、1995年通过龙岩地区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1996年龙岩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参加福建晚稻区试,1998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南方中稻区试和华南晚稻区试、至1997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hm’。一、产量表现1995年地区区试,平均产量6547.skg/hm’,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6097.skg/hm’,增产450·okg,增7.sl%,达显著水平;1997年参加福建省晚季水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平均产量6046.Ikg/hm’,比对照汕优桂32平均产量5346.skg/hm’增产699…  相似文献   

13.
淮稻10号(淮983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淮稻1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表现高产、优质,特别是对条纹叶枯病具有良好的抗性,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4.
《北方水稻》2009,(5):I0013-I0013
品种来源:“盐粳9号”(原名“盐粳9967”),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育粳3号/杨粳319//武育粳3号复合杂交,于2003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苏审稻200707)。2008年7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50129.1。  相似文献   

15.
辽粳454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1985年以高产、直立穗型、综合抗性好的辽粳326为母本,以别一24O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过6代系统选育,于1989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199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1997年被列为辽宁省科委推广项目。1990和1991年进入品比试验,平均单产分别为9073.5和93O3.0kg/hm’,比对照辽粳5号分别增11,3%和13.9%;1992和1993年参加辽宁省区试中晚熟组,平均单产分别为8812.5和8758.5kg/hm‘,比对照辽粳5号分别增5%和76%;1992和1993年参加北方区试,两年15个试验点平均单产7749.Okg/…  相似文献   

16.
淮稻5号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市农科所用复交材料7208/武育粳3号杂交选育而成 ,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江苏省中粳联鉴 ,平均产量632.6kg/667m2,居11个参试品种 (系 )第三位。1997~1998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中粳新品种 (系 )区试 ,平均单产621.8kg/667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2.6% ,达极显著水平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二位。1999年进入江苏省淮南中粳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604…  相似文献   

17.
辽盐9号系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稻育种二室从M147品系田中经系选而育成的中晚熟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参加辽宁省1992、1993两年区试和1994、1995两年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病,于1997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鉴定。工产量表现该品种经1993、1994两年区试,平均产稻谷8499kg/hm’,比对照辽粳5号增产2.8%;1994、1995两年省内生产试验,16个点次试验面积10Lin’,平均产稻谷9942kg/hm’,比对照辽粳5号增产143%。高产田达10425kg/hm’。2特征特性在辽宁省生育期为157天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秧苗健壮…  相似文献   

18.
泉农3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杂交选育成的中迟熟早舢稻新品种,1996年4月通过福建省审定。1999年6月获科技部、农业部“九五”第二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该品种种性稳定,具有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稻瘟病和米质较好等优点。1995年以来累计推广22.5万hm’,其中1998年推广9.3万hm’,成为当年福建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稻良种。一、产量表现1994年福建省区试手均单产6514kg/hm’,居迟熟组第一名,比对照7813O增产5.39%。1995年省种子公司在全省组织示范,经验收12个点合计6.99hm’,平均单产7136kg/hm’,比对照78…  相似文献   

19.
皖粳97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晚粳品系2277作母本 ,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晚粳品系丙814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定名皖稻64。该品种的育成 ,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粳品种“优而不高 ,高而不早”的局面 ,是安徽省品种结构调优的首选品种之一。一、种植面积和产量表现1997年在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双晚品比试验中 ,折合单产9.3t/hm2 ,比对照鄂宜105增产24.3 %。1999~2000年参加安徽省双晚组区试 ,平均产量5.88t/hm2 ,比对照两系粳杂70优04减产4.95 % ,1999年比对照D9055增产3.6…  相似文献   

20.
优68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和高异交率优良不育系D62A作母本,同内江市农科所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而成,1993年定型。经几年试验示范,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猪瘟病,适于四川、河南、湖北、福建、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一季中稻及再生稻区种植。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河南、陕西、云南、湖北等省示范种植30多万hm’。(-)产量表现该组合1993年大区试验,平均7771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57%。1994年双列杂交,三次重复,平均9675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5.4%。1994年冈.D型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