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蔬菜保护地生产中,以美洲斑潜蝇和蚜虫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控制这两种虫害的蔓延,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筛选几种生物农药对美洲斑潜蝇及蚜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美洲斑潜蝇又名蔬菜斑潜蝇、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虫已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检疫对象。我国自1993年首次在海南省发现该虫以来,其扩散蔓延非常迅速,现已分布至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危害瓜类、豆类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现将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豇豆上斑潜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发生,大多数地区已由刚传入时的暴发式发生转变为持续稳定的常态发生.因此,对它们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十分必要.近两年我们选择了受斑潜蝇危害较严重的豇豆进行发生危害研究,并针对豇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了防治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佳 《长江蔬菜》2002,(7):30-31
美洲斑潜蝇原产于巴西,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陆续流行于佛罗里达、夏威夷等地,是美洲蔬菜生产的大敌。1993年传入中国,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蔬菜产区,其中部分菜区受斑潜蝇危害日益严重,甚至在某些蔬菜上(如黄瓜等)达到绝产的程度。1寄主和危害1.1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危害作物多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取食和产卵孔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嗜食豆科、葫芦科和茄科等植物。在我国已发现有16个科80多种植物受到危害。其危害蔬菜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5.
斑潜蝇又称美洲斑潜蝇,是蔬菜生产的大敌,在中国已发现十年有余,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仅在梨树县菜区已发生5~6年,现已繁延成灾。不少菜区个别棚室受斑潜蝇的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对菜豆、黄瓜、白菜等危害更重,甚至达到绝产的程度。为此,针对温室菜豆生产中斑潜蝇的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蔬菜上主要有4种潜叶蝇,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其中前3种斑潜蝇是1994年以后从国外陆续传入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在3种传入的斑潜蝇中,开始以美洲斑潜蝇为主要危害蔓延种,2-3年以后南美斑潜蝇种群迅速增殖,逐渐与美洲斑潜蝇成为主要交替危害种。番茄斑潜蝇属于阶段性危害种,豌豆彩潜蝇则属于常年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危害种。  相似文献   

7.
王勤 《现代园艺》2014,(11):113-111
菊花是我国重点花卉之一,而这些年美洲斑潜蝇一直影响着菊花生产,严重影响着菊花的观赏价值。本文通过对美洲斑潜蝇危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及原因分析,重点阐述对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以尽量减少美洲斑潜蝇对菊花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石宝才 《蔬菜》2003,(8):22-23
在我国蔬菜上主要有4种潜叶蝇,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其中前3种斑潜蝇是1994年以后从国外陆续传入我国并在蔬菜上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在3种传入的斑潜蝇中,开始传入时以美洲斑潜蝇为主要危害蔓延种,2~3年以后南美斑潜蝇种群迅速增殖,逐渐与美洲斑潜蝇成为主要交替危害种,番茄斑潜蝇属于阶段性危害种。豌豆彩潜蝇属于常年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种。现将这4种潜叶蝇的有关田间识别资料整理如下(见图1、2、3、4)。一、美洲斑潜蝇成虫体长2~2.5 mm,体色亮黑,小盾片鲜黄色,比南美斑潜蝇大,头部鲜…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又名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为世界危害性害虫。1994年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扩散到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对蔬菜生产危害较大,产量损失一般10%~30%。大丰市于1996年首次在农作物上查见大量美洲斑潜蝇危害后,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对其在苏北沿海地区的寄主情况、发生规律、重发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作了一些探讨、分析,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别名蔬菜斑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潜蝇科。该虫食性杂,对蔬菜的危害比较严重,一般会使蔬菜减产10%~30%。1996年我市首次发现危害后,呈逐年加重趋势,极大影响了我市蔬菜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此虫在苏北沿海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危害蔬菜,特别是在温室黄瓜上.近两年来,是新发生的虫害,它危害程度较重,严重的减产40%~60%,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黄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又名蔬菜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原产于巴西,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等全世界40多个国家及地区,是危害瓜类、蔬菜、观赏植物及饲料、绿肥作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已被许多国家及地区列为重要的检疫性害虫.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在武汉地区寄主范围大,分布广,可周年危害;水平分布具边际效应,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下部叶片为害;温度与寄主植物是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是我国国家级检疫对象,其具有寄主范围广,世代重叠复杂,危害时间长、危害重,难于防治等特点.近几年来,随着南菜北运和种子及繁殖材料调运的日益频繁,美洲斑潜蝇的危害范围逐渐扩大,传播蔓延速度很快,危害也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报导,斑潜蝇原产巴西,又称美洲斑潜蝇,是美洲蔬菜生产的大敌,在中国已发现6~7年,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大庆市这个蔬菜“进口”城市,美洲斑潜蝇“引进”的就更早了,现已繁延成灾。1997年在大庆市不少蔬菜区,受斑潜蝇的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对黄瓜的危害更为严重,甚至达到绝产的程度。为此,笔者于1999年2月1日至1999年8月20日,在温室内生产黄瓜的过程,对斑潜蝇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现已收到明显的效果,斑潜蝇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斑潜蝇属完全变态,在防治斑潜蝇时,应…  相似文献   

16.
石宝才  张芝利 《蔬菜》1997,(4):24-25
美洲斑潜蝇的习性与防治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石宝才张芝利宫亚军王军廖度路虹杨玉茹朱晓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rae原产于南美洲。于九十年代初从沿海一带传入我国,至1996年已蔓延至23个省市,我市于1995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斑潜蝇的危害及其在我国分布的种类,对番茄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及其防治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生产上危害较严重的潜叶蝇主要有花蝇科的菠菜潜叶蝇,以及潜蝇科的番茄斑潜蝇、美洲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豌豆潜叶蝇等.  相似文献   

19.
1发生与危害 美洲斑潜蝇是我国新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1993年在我国首次发现,该虫原产于南美,成虫体长只有1 mm(毫米)~2 mm(毫米)左右,幼虫生活方式隐蔽,潜入植物叶片取食叶肉细胞,是蔬菜、瓜果、花卉、烟草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斑潜蝇种群数量大,适应范围广,危害作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防治困难,一般减产30%~40%左右,重的可达绝产.黑龙江省是1997年5月在大庆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同时个别棚室也发现了南美斑潜蝇,当时两种斑潜蝇的发生面积只有0.4 hm2(公顷),随着频繁的南菜北调,近两年的发生面积和发生范围在逐年扩大,从1997年的2个市地5个县区发生扩展到目前的8个市地15个县区,发生面积由0.4 hm2(公顷)发展到1533.33 hm2(公顷).斑潜蝇在黑龙江省已由小范围的点片发生阶段扩展为局部大范围的整栋棚室发生,并扩展到了生产田,已对黑龙江省的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害虫,最适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85%,保护地蔬菜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中旬-10月下旬为发生危害盛期,可危害茄果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品种。成虫、幼虫均可危害,特别是幼虫潜叶造成不规则白色虫道,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对蔬菜作物生长产生极大危害。为筛选出防治该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我们特引进防治美洲斑潜蝇新农药开展示范试验,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