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造林按入逐年增加.造林面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已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但林业建设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现结合笔者二十年来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外援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对我国林业生态相持阶段的林业建设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在生态建设中和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内蒙古的林业生态建设自1998年六大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5年来,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760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3亿株,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全区局部地区沙化、荒漠化还在扩展,但整体上得到初步非常严重,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归纳起来,我区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三滞后”。三低:1.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2002年存率为78.66%,合格面积…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令面推进自治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同家、自治区总体部署,今年仝区拟安排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00万亩,飞播造林120万亩,封山育林480万亩,生态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4.
刘峥 《中国林业》2008,(9):34-34
在今年的林业生态建设中,河南省灵宝市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林业生态建设。全市生态建设所涉及到的造林工程,全部落实了造林专业队(公司),统一进行招投标,实行合同化管理,确保造林成效。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3万余亩。同时,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之中,凡是新造林地,全部落实经营主体,明晰产权,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采取股份制、合作制、承包、租赁、兼并、收购、出售等多种经营方式,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利益分成”,鼓 励各种非公有制林业建设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5.
2011年,甘肃省玉门市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构筑区域生态屏障,着力突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林业生态保护、造林绿化和林业改革四大重点,实施十二项林业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玉门建设。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林业》2009,(3):5-5
2009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建设任务重、造林难度大、成果巩固难、质量要求高四个突出特点。为此,要做好“八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造林绿化,努力改善生态状况。要继续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加强森林经营,不断强化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2011年,阿鲁科尔沁旗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到60万亩。全旗依托国家林业建设重点项目,实施三区联动、集中连片、突出重点、规模治理,实现了林业建设由“一季造林”到“三季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加之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造林已远远跟不上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而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树木生长缓慢,造林适宜时限较长,便于安排生产。探讨了秋季造林技术,提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丰宁满族自治县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千松坝造林、外援造林等一大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已初步遏止沙化进程,有效地改善县域环境。林业工作者通过不断的钻研、实践,逐步提高林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总结了以下五项营造防风固沙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武宁是山区大县,林业的发展对该县的生态建设、社会发展、农民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林权改革,全县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造林积极性明显提高,造林数量大幅增长,造林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的林业生态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我区人工造林面积突破了1000万亩大关,为实现《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发展“十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成绩面前,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生态建设质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抓好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强化技术监督,加快我区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一、建立林业标准化体系是提高林业建设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林业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新时期林业建…  相似文献   

12.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决定林业生态建设成败的一项重要依据,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果也直接体现在造林“两率”上。当前,林业生态建设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基础脆弱,造林绿化任务艰巨,在这个关键阶段,如何提高这些地区造林质量,确保造林“两率”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被赋予生态建设首要地位的林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生态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林业建设。林业生态建设要充分认识森林的生态功能,要充分体现自然原则,充分认识造林树种选择原则,更要充分考虑时机因素。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为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了16个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全面科学地评估造林成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一套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利用专家咨询法设置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包括当年造林成效、造林保存成效、森林抚育成效、封山育林成效、"万村绿"大行动成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逻辑检查、造林成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区“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2000年23年间,新增各类林地面积1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1.03%提高到目前的2.10%。“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按规划我区“三北”四期人工造林封育14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5万公顷,封山(沙)育林40万公顷,飞播造林19万公顷。规划人工造林相当于过去23年的总和,从工程实施3年来看,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任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一是各级政府对以林业为平台的生态建设认识更加明确,主动性提高,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氛围已经成熟。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2年以来,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机遇与挑战,贵州省施秉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明确提出加快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林业的发展。先后完成了林业生态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造林3165亩;生态建设工程人工造林1651亩,封山育林7525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以植代播)9521亩,封山育林41007亩;退耕还林工程73268亩,其中坡耕地完成33142亩,宜林荒山…  相似文献   

17.
武俊鹏 《山西林业》2008,(3):F0002-F0002
6月19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郏在山西就造林绿化工作和林业生态建设等进行调研,并参加了在长治市召开的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贾治邦指出,山西林业建设形势喜人,难能可贵,造林绿化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经验十分宝贵。下一步,全省各级应该抓住目前经济条件较好、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业正经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地区的林业在生态建设方式、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树种、种苗、季节和投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动员和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加快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工作步伐,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暨春季造林绿化电视电话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20.
林业简讯     
《广西林业》2014,(6):27-30
彭钊:加快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 2014年5月28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彭钊在大桂山林场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区直国有林场的优势,加快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一要发挥区直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物种保护等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