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迟玉成,张景欣(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莱西市职教中心)花生网斑病(phomaarachidicola)是我国花生上新发生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可导致花生中后期大量落叶,一般年份减少20%左右,重的年份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2.
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粮油价格的增长,麦油两熟制栽培已经成为缓解山东省粮油争地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小麦套种花生,两者有一段共生期,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肥水可以合理运筹,具有一水两用、一肥两用、养分互补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鲁花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顾淑媛,薛慧勤,宋国生(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鲁花9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78年用花19作母本,花1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以来,已通过山东、北京、安徽和国家的审定。1989年被农业部列...  相似文献   

4.
花生良种扩繁节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良种扩繁节种高产栽培技术王才斌,李安东,迟玉成,孙秀山,成波(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花生是一种用种量较多的作物,用种量中熟大果品种一般需300~337.5kg/hm2,早熟小果品种为225~262/5kg/hm2。大田普通栽培水平繁殖...  相似文献   

5.
曹林奎 《耕作与栽培》1991,(6):24-25,16
一、回顾上海市郊区多熟制的发展,大致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年一熟制或2年三熟制。50年代初以前,郊区种植业的土地利用率较低,西部地区(松江、青浦、金山等县)一般实行一年一熟制(单季晚稻一熟),东部地区(川沙南汇奉贤等县)基本实行2年三熟制(麦—粒→棉);第二阶段,一年两熟制为主。5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三麦的种植面积,推广麦(油、肥)一稻两熟制。第三阶段,一年三熟制为主。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推广和稳定麦(油、肥)-稻-稻三熟制,且与麦(油)-棉两熟制进行复  相似文献   

6.
中洲镇位于浙西山区,全镇总人口19 856人,现有耕地5453hm^2,其中水田4726hm^2,人均占有耕地273 m^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镇,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镇传统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地减少,水田种植制度也有原来的麦(油)稻稻三熟制改为油菜一水稻两熟制,而且水稻种植面积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麦(经作)/玉米-稻”三熟制的效果与技术探讨陆志湘(浙江省嘉善县农林局)嘉善县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耕地面积48.99万亩,其中水田47.1万亩,农业人口30.5万,人均耕地1.6亩。农业生产以粮猪结构为主体,熟制以“麦(油)稻...  相似文献   

8.
六作间混套栽培技术刘存田,李景山,郭金升,董伟,孙培升,曹伟,傅汝山,林振华(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农技站262119)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粮田面积2500hm2,常年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为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90%多。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棉区传统植棉为单作一熟,80年代后发展了麦棉两熟制。近年来,一些地区在麦棉套种后棉田间作秋粮作物。为了发展粮棉多熟制的适宜途径及进一步提高粮棉产量的潜力,1987~1988年,我们在本所农场对棉田几种不同熟制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以麦棉套后间花生,麦棉套后间大  相似文献   

10.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田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田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张明荣曾文才缪凡熊凡(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637000)四川省常年大豆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年总产大豆2.5亿kg,全省人均占有量不足2.5kg,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8.5kg的水平。四川省常年有麦─稻二熟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总结了小麦-花生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1)轮作倒茬,培肥土壤;(2)和物营养特点,实行麦油一体化配方施肥;(3)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模式;(4)高稳产兼顾,合理搭配良种;(5)保前兼后,建立合理麦油复合群体;(6)适期播(套)种,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内光热资源;(7精细播种,确保幼苗齐全匀壮;(8)根据土壤、作物及气候、,采取行之有效,促控的结合田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赵平  聂红民 《中国种业》2011,(12):55-56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又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数不多的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净出口创汇大宗农产品之一。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已达100万hm2,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额均居各油料作物(包括大豆)之首。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生产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一年两熟制的麦套夏播花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3.
旱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李俊庆,齐敏忠,朱红霞(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76012)旱地花生是指在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在没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上种植的花生。我国旱地花生面积较大,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可占花生播种面积的70%以上。旱地花生产量高低基本取...  相似文献   

14.
麦套夏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夏花生,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提高两熟单产特别是花生单产的关键。我们承担由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麦油两熟双5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和生育特点研究”课题,经专家测产验收,滕州市基点103.4亩麦行套种夏花生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518.16公斤,百亩规模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创麦套夏花生高产国内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发展麦棉两熟规模的建议张明亮,李增嘉,李凤超,赵秉强,陈雨海(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一、发展麦棉两熟的现状1982年全省麦棉两熟仅为132.9万亩,占棉田面积的0.7%,1991年达到1242.1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3.0%。菏泽、济...  相似文献   

16.
安花3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花生所选育的高产、高油、高出米率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2015—2019年产量比较试验中,籽仁产量均为第1名,且田间表现优异,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花生产区春、夏季种植。麦套花生是河南省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且种植面积占河南花生的1/4。基于此,分析了安花3号花生品种特征特性及其麦垄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麦套夏花生的生育特点分析李向东,万勇善,张高英,吴爱荣(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花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套夏花生发展迅速,在大面积生产上每亩已突破300公斤的产量。山东农业大学19...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粳是河南省第一个国审杂交水稻组合,株叶型态好,杂种优势突出,产量高,早熟,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结合特征特性运筹肥水,是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粳稻生产特别是稻麦(油)两熟制区理想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9.
北方高产优质夏播花生冀油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油9号是河北省邢台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广,属特早熟类型,首次实现了河北省花生品种生育期在100d以内,是北方区进行一年两熟制理想的配套品种。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确定为河北省夏播花生试验统一对照标准品种;1998年获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优秀科技项目。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 。1 选育过程及产量表现冀油9号利用花28作母本,狮油15为父本,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1985年种植杂交一代;经过连续几年的定向选择以早熟高产为目标并结合优质抗病……  相似文献   

20.
豫花11号是针对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和市场的变化,由河南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199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花11号1995~1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3年籽仁产量分别为1857kg、1752kg和2384kg,分别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豫花1号增产150%、1366%和1752%,3年平均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157%。在1997年区试中,豫花11号在焦作试点亩产荚果达4565kg,创河南花生区试以来产量最高水平。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