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45~50cm小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宾县已有9年试验、示范、推广历史。1991年鸟河乡种植小垄大豆10hm2,平均产量3375kg/hm2,1992年鸟河乡永年村2.7hm2连片45cm小垄双行东农42大豆平均产量3873kg/hm2,较70cm大垄增产31.7%。一般45cm小垄大豆产量3000kg/hm2,70cm大垄产量2250kg/hm2,前者比后者增产33.3%,增收1950元/hm2左右,新增成本750元/hm2(包括种子费、肥料费、播种用工费),纯增收1200元/hm2。1997年…  相似文献   

2.
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徐伟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哈尔滨市150086)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寒地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面积大,常年发生面积超过70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在20万hm2右。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豆东京1号东京1号1992~1995年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6省(区)试验、示范总面积达2333hm2,经历多种不利自然灾害的考验,均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产量在3750~6195kg/hm2,均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30%以上。该...  相似文献   

4.
豫豆24是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丰产、抗病、中熟大豆新品种。亲本组合为:[(豫豆15/豫豆10号)F1//(泗豆/周8460)F1]F1///[泗豆11/周8460)F1//(周85054/周8265)F1]F1。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该品种1993~199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697kg/hm2,比对照豫豆8号增产17.29%,居第一位。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603kg/hm2,比对照豫…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断根摘心高产栽培技术冯尚宗陈万民王学仁孙宗昭(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276001)(山东省费县农业局273400)大豆是临沂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3万hm2左右,由于管理技术粗放等原因,夏大豆产量一直较低,一般产量1950kg/h...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田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田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张明荣曾文才缪凡熊凡(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637000)四川省常年大豆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年总产大豆2.5亿kg,全省人均占有量不足2.5kg,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8.5kg的水平。四川省常年有麦─稻二熟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4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微机模拟计算,建立了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氮、磷、钾、褐煤等主要成分用量的数学模型。对参试因素及其产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获得了最高产量施肥量;筛选出大豆产量1200 ̄1800kg/hm^2时,以150kg/hm^2为间距的5组专用肥主要成分优化组合方案;当大豆产量≥1800kg/hm^2时,专用肥中主要成分最佳用量为:氮肥(N)38.95 ̄88.23kg/hm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创造的光氧化(Photooxidation)逆境,在高光强(600μEM-2·S-1)、低CO2(5μmol/l)、低O2(350μmol/l)条件下,对492份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il]品种资源进行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大豆种质的抗光氧化特性,呈数量性状的分布模式,抗和敏感的较少,中间类型的较多。来源于低纬度地区的大豆,抗性较强,反之则较弱。共筛选出抗光氧化品种16份,对光氧化敏感的品种10份。  相似文献   

9.
甘薯绿豆间作增收技术李友军,韩如岩,袁宝玉,付国占,马庆华(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栽植面积在l00万hm2左右,其中春薯占70%以上。长期以来,春种秋收,一年1熟,光能、地力浪费严重。如何在保证甘薯...  相似文献   

10.
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研究展望王维田,王大秋,李楠,陈洪霄,付艳华,刘金印(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132101)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近年来进行了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的研究,挖掘大豆增产潜力,为大豆大幅度增产和超高产提供科学依据。1大豆稀植高产栽培的理论依据1...  相似文献   

11.
棉花超高产群体质量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试验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875kg.hm ̄(-2)以上时,必须保持较高的群体质量。其中果节量为225~322.5万个·hm ̄(-2),富照期成铃强度在21600个·hm ̄(-2)·日以上,晚秋桃形成期成铃强度在10982.7个,hm ̄(-2)·日以上。株型较紧凑,最大LAI在3.87~4.45范围内,成熟期(9月15日)LAI保持在2.35~2.57,叶铃比3.55~4.11:1,叶面积载铃量在32个·m ̄(-2)叶以上。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即荆1029)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产、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F1平均皮棉 1667~2245kg/hm2,比鄂抗棉 3号、9号和湘杂棉2号等增产21,87%~52.78%,杂种优势表现极显著。F21998~1999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平均皮棉1201kg/hm2,比鄂棉18(CK1)增产3.7%,比湘杂棉2号(CK2)增产8.11%。在特大洪涝和虫灾的1998年皮棉1089kg/hm2,比两对照分别增产6.99%和14.8…  相似文献   

13.
辣椒是呼图壁县蔬菜市场的拳头产品,不仅满足本县需要,而且大量运销外地。自1985年以来,辣椒因疫霉病开始大面积死亡,栽培面积由333.3多hm^2降到不足20hm^2(1993年)。采用综合措施防治辣椒病害,即种植抗病品种-新椒2号、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用“浙农抗毒增产剂”增强辣椒抗病性,取得显著成效,辣椒种植面积已由1994年的13.3hm^2增加到1999年406.7hm^2,大大提高了菜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秧僵苗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周建传,黄开忠,赵加生(江苏省灌南县作栽站222500)武正亚(新安镇农技站)灌南县自1992年试验示范水稻旱育秧技术,至1997年全县已累计种植旱育秧2600hm2,移栽大田总计5.0万hm2,平均增产598.5kg...  相似文献   

15.
新三熟制秋大豆的适宜播种期与栽植密度探讨张明荣,曾文才,缪凡(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37000)四川省稻麦二熟制面积常年在70万hm2以上,在水稻收获后到小麦播种前还有60~70天空隙时间,利用这段时间种植一季作物是四川省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黑生101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生1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中心和小麦研究所大豆育种室以黑农35为受体,龙79-3433-1为供体,采用外源总DNA导入技术(即花粉管通道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199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上限种植。1主要特点1.豆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1995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24.3kg/hm2,较标准品种丰收22增产7.3%,1996年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分别为2350.8kg/hm2和2198.9k…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州位於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的高原山区,全州国土面积16796km2,现有耕地15.97万hm2,其中田5.3万hm2,旱地1.67万hm2。旱地所占比例较大。近年来由于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水稻生产水平较高,产量已近极值;而玉米在我州常年种植面积达8.27万hm2,是水稻种植面积的1.6倍,总产仅与水稻相当。玉米单产按1994~1996年统计资料计算,平均仅237.8kg,单产水平较低。主要原因:一是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小,长期徘徊在2万hm2左右,只占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8.
1997~1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12县(市)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8.772万hm^2,其中1997年4.31万hm^2,1998年4.456万hm^2,项目平均单产371.4kg/667m^2,新增产97.9kg/667m^2,增幅35.8%,  相似文献   

19.
湘南冬闲稻田小黑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黑麦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表明,通过选用良种,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可明显提高小黑麦产量。通过3年试种,筛选出产草高,抗性好,生育期适中,耐寒耐瘠薄,适应湘南冬闲稻田大面积种植的小黑麦品种OH1621和H1881,OH1621适时早播(10月29日播种与11月18日播种比较)可使小黑麦增产鲜草19386kg/hm^2,增幅为115.2%;有机肥、无机肥配合(NPK+M)比单纯化肥(NPK)10765.5kg/hm^2,增幅49%.比单施有机肥(OM)增产鲜草11605.5kg/hm^2,增幅55.0%。  相似文献   

20.
玉米品种苏玉9号苏玉9号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育成。199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1994年江苏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春播组平均产量为8868kg/hm2、8113.5kg/hm2,分别比对照(掖单13)增产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