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江西省2009~2013年审定的14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 ~2013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不包含审定的不育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按年份进行纵向分析,另将品种分为早稻、一季稻、晚稻,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杂交品种又分为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审定品种以三系品种为主,两系品种产量比三系品种略显优势,但优质率却低于三系品种.审定品种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品种占52.1%,对稻瘟病基本上均为高感.[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西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R1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9。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12,(22):5184
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冈恢3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9。  相似文献   

4.
信息     
三系杂交早稻新品种荆楚优42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15A与恢复系R4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1。  相似文献   

5.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德香074A与恢复系泸恢82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5。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2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两优28系作者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2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多种病虫害,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3年3月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3月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品种来源: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长沙德农正成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R125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10。  相似文献   

8.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494-494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15A与恢复系R4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1。  相似文献   

9.
《湖北农业科学》2012,(16):3563
正品种来源:中南民族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长丰A与恢复系R01-7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7。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12,(16):3514
正品种来源: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骏1A与恢复系R017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5。  相似文献   

11.
<正>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A4A"与恢复系"R33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  相似文献   

12.
<正>品种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中3A"与恢复系"中恢810"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  相似文献   

13.
<正>品种来源:湖北富悦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富恢204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358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77组配育成,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系当前长江流域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国标优质一级米中籼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品种来源:定远双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R110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  相似文献   

16.
扬两优6号(厂占63—4Sx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4):411
品种来源: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R1130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1。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巨风A与恢复系宜恢7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2。  相似文献   

19.
品种来源:湖南农业大学用C815S作母本,“51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6。  相似文献   

20.
新食葵4号     
朱文彬  李晓雷 《农村科技》2005,(7):28-28,36
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以雄性不育系G2896A为母本、1619R为父本采用三系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食葵4号。同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品种名称为康地2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