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广骅 《农技服务》2014,(4):114-114
<正>国槐是宿州的乡土树种,是园林绿化的常用树种。但近几年普遍严重遭受锈色粒肩天牛的危害。该虫以幼虫钻蛀树干,危害木质部,破坏树木输导系统为主,危害隐藏,防治困难,是国槐的毁灭性虫害。为有效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的发生与危害,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1、形态特征成虫雄虫体长26.4~33.6mm,体宽9.3~11.2mm;雌虫体长  相似文献   

2.
作为探讨栗山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配偶定位等行为机制的一部分,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山天牛触角的形态、 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特点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山天牛触角上有锥形感受器7 个亚型、刺形感受器4 个亚型、 毛形感受器2 个亚型、齿形感受器2 个亚型、芽形感受器1 个亚型、钟形感受器1 个亚型;锥形感受器郁、刺形感受 器郁为雌虫特有的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吁、锥形感受器遇、锥形感受器喻、毛形感受器玉和钟形感受器为雄虫特有 的感受器;触角感受器数量上雌虫多于雄虫,雌虫触角腹面感受器数量略多于背面,但都差异不显著。栗山天牛雌 雄成虫触角上感受器的数量、类型和分布等的差异表明,雌雄虫可能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信息的反应存在一定 差异。   相似文献   

3.
1光肩星天牛 1.1形态特征 1.1.1成虫。体长20~35mm,雌成虫体大,雄成虫体型小。体黑色,有光泽,雄虫触角较长,雌虫较短,触角鞭状,触角除第一二节外,其余各节为蓝灰色,前胸两侧各有刺突1个,每个鞘翅上有大小不等的白斑数个。  相似文献   

4.
每年进入7月份,在桃、李等果树枝干上时常看到成对的"红脖子"虫子在枝条上活动,这就是桃红颈天牛。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体黑色,有光亮;前胸背板红色,背面有4个光滑疣突,具角状侧枝刺;鞘翅翅面光滑,基部比前胸宽,端部渐狭;雄虫触角超过体长4~5节,雌虫超过1~2节,体长28~37mm。主要危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幼虫在树干内蛀咬隧道,造成皮层脱落,树干中空,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致使树势衰弱、产量降低、甚至死亡绝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并确定一种能快速、准确、无损伤地鉴别蓝翅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雌雄成虫的最佳方法,以简化鉴别过程,提高鉴别效率。【方法】通过解剖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生殖器以准确区分成虫性别,并观察雌雄生殖器形态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别对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长、体长、触角长与体长之比、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前胸背板长比宽、腹部第5节长、腹部第5节超出鞘翅长度,和触角腹面及背面形态、腹部第5节形态10个主要鉴别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长、体长、触角长与体长之比、前胸背板宽、腹部第5节长5个鉴别特征差异显著,差值均为1 mm左右;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长宽比、腹部第5节超出鞘翅长度3个鉴别特征则差异不显著;雌成虫触角腹背两面形态和雄成虫基本一致;雌成虫腹部第5节较宽长,且腹面正中央明显有一纵线,雄虫腹部第5节较窄短,且腹面中央无纵线。将根据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有无纵线分组得到的雌雄两组成虫,分别解剖其生殖器加以验证,各组验证准确率均达100%。【结论】腹部第5节的腹面形态特征是鉴别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最佳鉴别特征,通过观察蓝翅天牛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是否有一纵线是在室内外快速、准确、无损伤地鉴别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最佳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明确云杉大墨天牛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并进行功能预测,利用扫描电镜对云杉大墨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共有6种,分别为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水滴形感器、波氏鬃毛。其中,水滴形感器只在雄虫上有分布,其余5种感器雌、雄虫的触角均有分布。雌、雄虫触角感器数量比约为3∶1。各感器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波氏鬃毛、刺形感器,其中,水滴形感器数量与锥形感器的相近。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感器的数量整体呈由基部向末端逐渐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桃树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李、梨、梅、樱桃等。幼虫在木质部蛀隧道,造成树木中空,皮层脱离,使树木衰弱,常引起死亡。一、桃树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28~37毫米,体黑色发亮,前胸背面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头黑色,腹面有许多横皱,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  相似文献   

8.
<正>榆树是本地区的乡土树种,具有耐旱、耐风沙、耐土壤瘠薄、耐盐碱等特点。近几年。调查发现,个别榆树受到蛀干害虫危害,如不及时防治,会迅速扩散甚至造成树木死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林农的经济效益。1光肩星天牛1.1形态特征。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黑色的体壳有光泽并带白色斑点,雌成虫体长22~35 mm,雄成虫体长20~29 mm,头上有很长的鞭状触角,触角为黑色带白环。卵初为白色,近孵化时呈黄褐色,长椭圆形,两端稍弯曲,长  相似文献   

9.
<正>一、形态特征(一)沟金针虫1、成虫。雌虫体长14~17mm,宽4~5mm,体较扁平;雄虫长14~18mm,宽3.5mm,体较细长。体深褐色,密被金黄色细毛。头扁,头顶呈三角形洼凹,密生明显刻点。雌虫触角11节,略呈锯齿状,长约为前胸的两倍。前胸发达,前狭后宽,向背面呈半球形隆起,宽大于长,密布刻点,中央有极细长的纵沟。鞘翅较肥阔,末端钝圆,表面拱凸,刻点较头和胸部为细;后翅退化。雄虫触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近年来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给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产业造成巨大影响。为给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测定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蒎烯、-蒎烯、对二氯苯、邻二甲苯、莰烯、柠檬烯、樟脑、罗勒烯、对乙基苯乙酮等9种山核桃植株挥发物5个浓度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雌虫触角对-蒎烯的EAG活性高于其他化合物,而雄虫触角对柠檬烯、罗勒烯有明显的EAG反应。此外,光肩星天牛雄虫触角对柠檬烯的EAG反应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大,而光肩星天牛雄虫触角对樟脑的EAG反应活性则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天牛触角对不同种挥发物质的不同浓度所产生的EAG活性都存在差异,且雌雄差异显著(P<0.05)。这些特性很有可能为研发高效特异性光肩星天牛引诱剂与趋避剂提供理论基础。表2参19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云斑天牛进行去除或保留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后的交配和产卵试验,结合分析不同感觉器官的感器类型和分布,探讨云斑天牛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对雄虫交配行为及雌虫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雄虫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对交配行为影响试验中,雄虫对雌虫的探知阶段,触角上的发锥形感器作用明显;在曲腹、插入内囊等后续交配行为的激发过...  相似文献   

12.
松墨天牛对雪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健康雪松枝条精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利用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仪比较分析了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雪松枝条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和触角电位反应,及其对健康木挥发物的日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交配前雄虫对挥发物的敏感性较雌虫强,15日龄前雌、雄虫的EAG反应值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未交配天牛对健康木挥发物表现为正趋性,已交配天牛则表现为负趋性;雌虫12日龄和雄虫9日龄正趋性最强,说明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成虫对雪松挥发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选择性。雌、雄天牛之间在EAG和嗅觉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两者对寄主挥发物的行为感受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养虫笼观察并分析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以24h为周期内的交配行为及其规律。松墨天牛交配行为包括2个步骤:一是雌虫接近雄虫,在其周围活动;二是雄虫抱握雌虫,发生交配行为。交配日节律观察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在24h内有2次交配高峰期,10:00—14:00和18:00—24:00,它在这2个时间段以外很少或几乎不交配。松墨天牛交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普遍存在与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的多次交配现象,交配次数为2次f含)以上的松墨天牛个体约占全部个体的77.5%,每次交配时间平均为50s;除正常雄雌交配外,还会出现雄雄和雌雌“交配”以及2只雄虫争夺雌虫交配权的现象。图1表1参15  相似文献   

14.
<正>芳香木蠹蛾,蛀干害虫,属于鳞翅目,木蠹蛾科,因老熟幼虫遇到惊扰可分泌一种芳香气味的液体而得名。寄主为杨、柳、榆、槐、白蜡、苹果、梨等。幼虫蛀入枝干和根茎的木质部内危害,造成树木机械损伤,破坏生理机能,树势衰弱,形成枝干枯梢,甚至整株树木死亡。1形态特征1.1成虫。体灰褐色,粗壮,雌体长28~41 mm,雄体长22~35 mm,触角栉齿状,翅基和胸背褐色,后胸有1条黑横带,前翅布满龟裂状黑色横纹。雌虫体较雄虫粗壮,腹部末端有突出的产卵器,雄  相似文献   

15.
杨梦尼夜蛾是石河子垦区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的林木害虫,虽然出现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因其产卵分散,危害树木种类多,其老熟幼虫对棉田也造成一定危害。一、形态特征及习性1.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41~44毫米;雄成虫体长17~20毫米,翅展41~43毫米;头壳褐灰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灰褐  相似文献   

16.
光肩星天牛成虫交配行为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弄清光肩星天牛成虫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何判断和寻找配偶,该文进行了雌、雄成虫对两性个体气味、味迹的感应趋性和行为反应,成虫的自然交配行为表现等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成虫在配偶寻找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的交配行为一般是在雌虫对雄虫的视觉刺激作用下起动的;雌性成虫的性信息素为接触性信息素,雄虫依靠触角、下唇须和下颚须上化感器的接触感应来接收这种信号的刺激.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触角上各类表皮孔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设定样方计算了取样区域内的表皮孔密度。结果表明:在青杨脊虎天牛触角上共有3种表皮孔;除雌虫触角背面外,在触角各鞭亚节中部的表皮孔数量均显著多于端部凹窝内的数量,但在各鞭亚节的分布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天牛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其体中至大型,长筒形;触角特长,至少超过体长之半,常超过体长,最长可达体长的5倍,触角11节(少数种类具12节),着生在触角基瘤上;复眼环绕触角基部,呈肾形,呈上下两叶;足的附节为假4节型。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共记录了4亚科,48个属,62种天牛,并对亚科形态特征及种的世代和寄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对园林观赏树木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形态特征1.1成虫。雌体长22~35mm、宽8~12mm,雄体长20~29mm、宽7~10mm,亮黑色。1.2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5.5~7mm,两端略弯曲,将孵化时黄色。1.3幼虫。初孵乳白色,取食后淡红色,头部褐  相似文献   

20.
形态特征:松材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它原产北美洲,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而引发危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