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省猪衣原体病流行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云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猪只血清共1 257份,进行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血清232份,阳性率为18.5%.其中,采自规模猪场的956份样品中,阳性193份,阳性率为20.2%;其中母猪样品132份,阳性38份,阳性率为28.8 9,5,育肥猪样品824份,阳性155份,阳性率为18.8%.农户散养户301份样品,阳性39份,阳性率为13%;其中母猪样品53份,检出11份阳性,阳性率20.8%,育肥猪样品248份,阳性28份,阳性率11.3%.表明猪衣原体病在云南省呈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猪衣原体病流行情况,采用ELISA试验对采自淮安区部分规模猪场及散养户的900份育肥猪血清,进行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阳性血清49份,阳性率为5.44%。其中,采自规模猪场的450份样品,阳性29份,阳性率为6.44%;散养户450份样品,阳性20份,阳性率为4.44%。各规模猪场之间的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最高为13.33%,个别猪场未检出阳性猪。散养户多数是阴性,散养户的平均阳性率低于规模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楚雄州猪圆环病毒病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楚雄州9县1市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猪只血清共362份,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347份,阳性率为95.86%.其中采自规模猪场的222份样品中,阳性210份,阳性率为94.56%;农户散养140份样品,阳性137份,阳性率为97.86%;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病在楚雄州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1,(2)
为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猪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研究从文山州6个县市部分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1461份血清样品,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猪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阳性数223份,总阳性率为15.26%。其中规模养殖场的样品数978份,阳性数为156份,阳性率为15.95%;散养户的样品份数为483份,阳性数为67份,阳性率为13.87%;母猪、公猪、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7.41%、15.06%、13.51%。说明云南省文山州部分地区存在猪衣原体病流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楚雄州猪乙型脑炎流行情况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乳胶凝集试验连续3年对楚雄州猪乙型脑炎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3年共检测血清2292份,其中猪场的种猪血清1492份,散养户商品猪血清800份;所送检猪场和农户散养的猪均有阳性检出,平均阳性率为48.21%,其中猪场种猪平均阳性率为50.74%,散养户商品猪平均阳性率为43.5%,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调查,明确了楚雄州猪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和分布情况,可为制定猪乙型脑炎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楚雄地区猪伪狂犬病病(PR)的野毒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在楚雄州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采集的30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楚雄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的猪伪狂犬g E抗体阳性率为28.81%,其中规模化养殖场为16.43%,散养户为58.43%。说明楚雄地区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毒免疫效果不理想,免疫程序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云南省玉溪市猪群感染猪捷申病的初步情况,试验采用商品化猪捷申病毒(PTV)抗原诊断试剂盒对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和元江县3个县区采集的455份猪血清样品(其中红塔区278份,通海县87份,元江县90份;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317份,屠宰场138份,母猪205份,公猪250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455份血清样品中,375份为阳性,总阳性率为82.42%。其中红塔区猪捷申病阳性率为88.13%,通海县为65.52%,元江县为81.11%;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阳性率为82.97%;屠宰场为81.16%;母猪阳性率为82.44%,公猪阳性率为77.20%。说明玉溪市猪群广泛存在PTV感染,该地区需要加强对猪捷申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8.
采用HIA试验法对来自云南省楚雄州10个县(市)22个规模养猪场的603份种猪、107户农户的200份散养商品猪共803份血清,进行了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阳性86份,总阳性率为10.71%,其中,规模场种猪阳性率为13.93%,农户散养商品猪阳性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楚雄州猪细小病毒痛和弓形体病的流行情况,分别运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采自楚雄州部位地区的49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病阳性数146份,平均阳性率为29.44%,最高阳性率为56.67%;弓形体病阳性数45份,平均阳性率为9.07%,最高阳性率为21.82%。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9):114-115
为了解新疆巴州部分地区猪感染弓形虫病的现状,本试验以弓形虫Tg SAG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巴州地区433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2.70%(55/433)。其中,散养猪场阳性率为16.83%(35/208),规模化养殖场为9.94%(16/161),散养猪场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场(P0.05);在各县市采集的血清样品中,尉犁县阳性率最高,为26.53%(13/49),和静县和焉耆县阳性率最低,分别为6.52%(3/46)和6.82%(3/44)。本次试验大范围地调查了巴州地区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弓形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初步掌握衣原体病在河南平顶山奶牛群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7年6月~9月对该市6个奶牛场共390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12份奶牛血清样品检测为衣原体病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8.71%,规模化奶牛场阳性率低于散养场,分别为20.42%和42.0%;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经产奶牛阳性率最高,为34.82%,后备青年牛次之,为22.53%,犊牛最低,为8.33%。该市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需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细环病毒(TTV)目前在全世界的猪群中广泛存在。为了调查其在广东省猪群流行情况,我们运用PCR方法对广东省不同地方猪场和散养户送检的445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TTV总的阳性率为68.1%(303/445),其中TTV1阳性率为43.1%(192/445),TTV2阳性率为24.9%(111/445)。TTV1的阳性率高于TTV2的阳性率,且猪场送检样品阳性率高于散养户。TTV1和TTV2存在混合感染,猪场样品混合阳性率为23.1%(88/381),散养户样品混合阳性率为1.6%(1/64)。几份阳性样品测序和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别属于TTV1和TTV2。调查结果表明TTV在广东猪群中已经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云南楚雄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株感染的阳性率,从楚雄地区3个规模化养殖场以及18个散养户随机采集360份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PRVgE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360份猪血清中抗PRV抗体阳性率为35.00%。规模化猪场的196份样品中,阳性47份,阳性率为23.98%;散养户共164份样品,阳性79份,阳性率为48.17%。说明楚雄地区散养户饲养猪只PRV阳性率较规模化猪场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信阳地区种猪群衣原体病流行情况,笔者于2013年3月—2015年10月,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信阳市65家猪场的1 324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衣原体抗体阳性猪场有27个,占检测猪场的41.5%,抗体阳性率为11.3%;2013年—2015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1%、11.4%和12.1%;不同季节抗体阳性率有变化,夏季最高,为13.1%,冬季最低,为9.6%;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率,母猪为11.7%,公猪为11.0%;1岁以内抗体阳性率最低,为8.0%,3岁以上最高,达到16.8%;不同年龄间猪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且随年龄增长阳性率有增长的趋势,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鉴于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状况,建议有关部门要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青海省海南地区猪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2015年采集的15个规模化猪场及散养的460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血清学抗体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待检的460份血清样品,弓形虫抗体阳性52份,阳性率为11.30%。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和散养两种不同的养殖方式之间感染差异显著(P0.05)。最高的猪场弓形虫阳性率可达28.89%。其中成年猪的感染率为18.6%,高于仔猪和保育猪的4.6%(P0.05)。哺乳母猪感染率最高,可能与成年猪的饮食习惯及接触环境中卵囊机会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省楚雄地区猪瘟(CSF)的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楚雄州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饲养猪的283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楚雄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56.89%,其中规模化养殖场为71.77%,散养户为14.86%。从检测结果来看,部分猪场猪瘟免疫效果不理想,今后还需加大免疫力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ELISA方法对河北省及北京、天津地区部分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群共398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为90.9%,血清样品抗体总阳性率为84.2%,其中种母猪抗体阳性率86%,种公猪88.2%,育肥猪85.2%,断奶仔猪76.7%,初步表明PCV2感染在被检地区猪群中普遍存在。对阳性的血清样品中随机抽取14份,用PCR方法进行PCV2 ORF1基因的检测,结果从6份血清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检出率为42.9%,进一步证实了PCV2感染在上述地区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群中存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河南省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03年9月,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郑州、漯河、周口、商丘、新乡、洛阳6市的352头猪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进行了鹦鹉热衣原体的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352头猪的血清学检测中,共检出阳性猪8头,平均阳性率为2.3%,这比2000年河南省猪衣原体血清检测阳性率要低。近年来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在各地普遍流行,大部分猪场都使用了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其进行防治,而衣原体对这些药都较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衣原体的感染率。本次检出的阳性血清均来自散养户,所以,对于衣原体病防…  相似文献   

19.
张建明 《养猪》2020,(2):105-106
研究旨在了解酒泉市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数据参考,于2018年3—10月应用ELISA法对该市部分地区16个猪场共742份血清样品进行PRVgE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该地区伪狂犬病野毒场阳性率为43.75%(7/16),129份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7.39%;其中散养场较规模化猪场阳性率高,分别为25.29%和10.55%;不同类别猪群阳性率存在差异,以保育猪最高(21.81%),种公猪最低(9.38%)。结果表明,酒泉市猪伪狂犬病野毒在部分猪场流行情况较严重,相应猪场负责人需提高对该病防控的警惕性,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PRRS)在我国已广泛流行.为查清山西省的流行状况,对全省11个地、市77个规模猪场和122个散养户进行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调研.共采集1 728份病料,用猪蓝耳病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进行病原检测.结果为规模猪场902头份,阳性243份,阳性率27%;散养户826头份,阳性188份,阳性率23%.证明山西省猪群感染比较严重,各地区感染程度不同,差异较大;猪群多以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