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小米辣侧枝萌发力强。结果早,提早上市,采收期长.效谧高的特点,利用头季植株修剪留植进行再生栽培,上市期比当年播种育苗移栽的提早上市60~70d,即4月份就可以上市,鲜椒售价高达10~15元/kg,亩产鲜椒852kg,产值5800元,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结瘤与供氮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机氮肥的施用量对花生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有不同抑制作用。亩施氮2.5kg时,单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比亩施氮0kg显著减少(P<0.05),根瘤形成时间推迟。随着施氮水平拉高,抑制作用加强。 花生植株氮素营养随不同施氮水平发生相应变比。苗期、花针期,植株含氮量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提高,成熟期,植株含氮量随施氮水平提高而下降,而随植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增加而提高。结荚期为花生植株含氮高峰期,随后下降,但苗期施氮高时,植株含氮高峰则提前于花针期,随后迅速下降。 花生荚果产量以 NZ;最高,N服低。  相似文献   

3.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温室茄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400~1 000 mg/kg,提高地温3~6℃,提高气温1.5~2.9℃,使茄子生长加快、植株健壮、节间变短、叶片增厚、叶色浓绿且果实色泽油亮、品质优、大小差异小。上市期提前7 d,收获期延长21 d,产量提高15.7%,农药使用量降低55%,肥料使用量降低60%,农业生产投入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兔粪、油菜秆、麦秆、过磷酸钙、石灰5种改良剂对锌铬复合胁迫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改良剂均提高了水稻分孽期、抽穗期及灌浆结实期植株对氮的吸收.麦秆(高浓度)处理的水稻植株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96%、2.85%和1.40%;兔粪(低浓度)处理的最小,分别为1.33%、2.14%和0.96%.5种改良剂均降低了水稻3个生育期植株对磷的吸收,兔粪(低浓度)处理的水稻植株磷含量最大,分别为5.649 、6.045 、3.856 g/kg;麦秆(高浓度)处理的最小,分别为4.526、4.039、2.087 g/kg.5种改良剂均提高了水稻3个生育期植株对钾的吸收,麦秆(高浓度)处理的水稻植株钾含量最大,分别为27.280、16.793、15.791g/kg;兔粪(低浓度)处理则最小,分别为19.265 、11.271 、8.580g/kg.  相似文献   

5.
为提早黄岩双季茭白上市时间,以前采用小弓棚栽培,受早春低温影响,容易引起冻害。通过调研,提出了改变以往等宽定植方式为宽窄行种植、改小棚覆盖为中(大)棚覆盖和推广健身栽培技术,提高植株抗寒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冻害问题,使孕茭期提前,提高了茭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钾肥不同用量对大蒜干重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蒜917"为材料,采用钾肥基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大蒜干重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膨大期与鳞茎采收前大蒜植株干重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K2O施用量262.5 kg/hm~2时大蒜干重达到最高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增施钾肥处理组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大蒜返青期与鳞茎膨大期,增施钾肥处理组叶片SOD活性保持在较高且相对较稳定的水平;大蒜返青后至鳞茎采收前,大蒜叶片POD、CAT活性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以K_2O施用量262.5 kg/hm~2处理组POD、CAT活性最高。试验结果说明,施用K_2O 262.5 kg/hm~2有利于大蒜植株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大蒜生长中后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植株抗逆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底肥有利于壮苗的形成,较未施底肥处理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有所提前;追施氮肥能增加玉米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增加穗长、穗粗,减少秃尖长度,施用高氮复合肥更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分次追肥,对玉米成熟有一定的延迟效果,利于产量提高;通过试验可以看出,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以尿素底肥施22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最高,其次是处理以复合肥底肥施37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以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说明玉米施入底肥加2次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采用植株反射仪法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块茎形成期对氮素营养诊断的应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植株NO3^-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6331.4mg/kg、4112.9mg/kg。这两个时期可以作为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最佳时期,并根据植株硝酸盐诊断,建立了推荐追肥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南芒果生产的复合肥最佳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芒果氮磷钾复合肥不同用量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前和果实膨大期均施用复合肥42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2.46t/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7.3%;植株N、K含量显著提高,果实营养品质得以改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0.2%,固酸比提高17.8%,纯收益最高。芒果园推荐施肥方案:NPK复合肥追肥用量为840kg/hm2,50%花芽分化前施用,50%果实膨大期追施。  相似文献   

10.
灌溉方法和整枝方式对塑料大棚西红柿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整枝方式和灌溉方法对秀玉西红柿植株农艺性状影响较大,采用吊蔓单干整枝植株高度明显比吊蔓换头落蔓整枝植株低,降幅约为25.3%;吊蔓换头落蔓整枝比吊蔓单干整枝结果层数多出5层,增产在13.90%~23.58%,延长上市时间26d。滴灌比沟灌节约用水近1/2,且水分利用率在76kg/m3以上。秀玉西红柿在吊蔓换头落蔓整枝+滴灌条件下,能明显提高植株生长势、单果重和总产量,有效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东部氮钾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氮钾养分互作效应对吉林省东部高产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钾互作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N2K2处理(施300 kg/hm2N、200 kg/hm2K2O)产量最高,为12 044.8 kg/hm2;氮钾过量配施(N300 kg/hm2,K2O200 kg/hm2)并不能提高产量。N2K2处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达301.8 kg/hm2,单施氮肥或钾肥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均明显低于氮钾互作,过量氮钾配施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呈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灌浆期是植株氮素积累量、吸收速率快速增长阶段,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表现为N2N3N1N0。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以处理N2K2最高,为65.7 kg/hm2。氮钾配比施用对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及吸收速率有积极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氮吸收效率、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 ̄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砷(As)污染条件下菌根真菌对番茄植株生长和砷吸收的效应,采用盆栽法,以全生育期的番茄植株为材料,对生长在不同砷浓度土壤中的番茄植株接种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接种还是不接种处理,基质砷添加水平增加植株总根长和比根长均呈现减少趋势;砷添加浓度从0 mg/kg增加到100mg/kg时,植株根冠比增加,但砷添加浓度为200 mg/kg时,对照植株根冠比在整个生育期明显增加,而在开花期和坐果期接种显著降低了植株根冠比;添加砷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和根系砷含量,加砷后结果率显著降低,未接种植株结果量明显减少且质量下降,在200 mg/kg时,接种还是未接种植株均不结果实,但加砷条件下接种降低番茄果实中的含砷量和砷吸收量。  相似文献   

14.
菜用蚕豆既是城乡居民的佳肴,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种类。由于受季节影响,鲜蚕豆供应期主要集中在5月份。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菜用蚕豆慈溪大粒1号品种大棚促成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采用大棚促成栽培,鲜豆上市可提早20~30d;鲜豆产量达到22,500kg/hm2.,比露地栽培提高40%;病虫害减轻,商品性更好,一般大棚促成栽培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可提高8倍左右。大棚促成栽培,宜选用健壮无病大粒蚕豆播种,播种期可适当提早,一般比露地栽培蚕豆可提早10~20d播种,以促进主茎多分枝,适宜密度为37,500株/hm2;当50%植株形成第一鹰爪荚,且植株复叶出现第7小叶后,择晴天中午打顶。要提早进行蚜虫的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在蚕豆开花结荚期放蜂授粉,可提高蚕豆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早春大棚丝瓜采用四膜覆盖生产技术,做好植株调整,加强温湿度调控管理,不仅可提前上市30d,而且可连续结瓜、陆续采收,比在同样的设施栽培中可提高产量30%左右,产量达7000kg/667m~2,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镉(Cd)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生态响应及其耐镉差异性,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镉胁迫下‘五月王’和‘日本青’2个大豆品系幼苗期、花荚早期、花荚晚期植株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动态,并对它们的耐镉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Cd浓度为0.50 mg/kg时,对‘五月王’植株高度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对‘日本青’植株高度促进作用最大的Cd浓度为0.25 mg/kg。Cd胁迫对‘五月王’幼苗期、花荚早期、晚期叶绿素合成刺激效应最显著的Cd浓度分别为0.25 mg/kg、0.50 mg/kg、2.50 mg/kg;Cd胁迫对‘日本青’幼苗期、花荚早期、晚期叶绿素合成刺激效应最显著的Cd浓度均为0.25 mg/kg。在花荚早期,当外源Cd浓度≤0.50 mg/kg水平时,随着Cd浓度的增加,‘日本青’植株SOD活性缓慢上升,但‘五月王’植株SOD活性基本上没有变化;使‘五月王’和‘日本青’植株SOD活性增加最明显的Cd胁迫浓度分别为2.50、1.00 mg/kg。这表明‘日本青’不同时期植株对Cd的敏感性高于‘五月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宝应县不少地方采用大棚栽培马铃薯,收获上市期从6月份提早到3月底至4月初,提前了60天左右,平均每亩产量达1250kg,高产的可达2000kg以上,一般亩产值可达3750元。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采用大棚育苗移栽技术,可使玉米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收获期和上市期提前,大幅度提高了鲜果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一般667平方米产果穗1000千克左右,纯利润比普通栽培方式高出2~3倍。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控释氮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明显提高玉米大喇叭口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至成熟期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又趋于一致;玉米植株生物量表现为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控释氮肥处理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施尿素处理;控释氮肥150 kg/hm2和3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73%和32.43%,尿素15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7.30%和13.78%;控释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氮肥利用率为50.8%,比等氮量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1.07倍,控释氮肥施用量为300kg/hm2时氮肥利用率为36.7%,比等氮量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22.3%。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周期胶园落叶期间作矮生四季豆,分析其生长和产量相关因子表现,为胶园落叶期蔬菜间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矮生四季豆的平均产量为5 593.24 kg·hm~(-2),间作位置距离橡胶树愈近,产量愈低,产量高低顺序为M10CKW7E7E4W4.间作区M10的产量为8 247.56 kg·hm~(-2),与裸地对照(8 046.64 kg·hm~(-2))无显著差异.间作区矮生四季豆植株生物量表现为W4最低,CK最高,M10、W7、E7和E4之间无显著差异.矮生四季豆植株叶面积和叶片SPAD的表现与产量表现一致,M10植株测定值均高于间作区其它位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矮生四季豆的新鲜豆荚产量与抽蔓期SPAD值,苗期和结荚期的叶面积,植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全周期胶园落叶期间作矮生四季豆可通过提高叶片SPAD值,叶面积和植株生物量的途径来提高其豆荚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