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制出一种便携式粮仓氮气浓度检测仪。粮堆中预埋氮气浓度传感器,氮气浓度信号引至仓外,由PLC组成的便携式检测仪对氮气浓度信号进行快速检测,测量精度高、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2.
氮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可用于食品防腐。文章从液氮冷冻与保质粉碎、非碳酸饮料生产、啤酒生产和食品包装方面综述了氮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且指出氮气气调包装是氮气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并在横向通风仓房分三个阶段进行气调储粮,第1、2阶段分别设定氮气浓度95%、98%进行环流充注,第3阶段充注浓度99%氮气鼓气囊,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充氮过程中氮气浓度增长显著,仓房南截面氮气浓度略高于北截面,但整体均匀性好。采用智能充氮气调技术可以有效防控储粮害虫并降低充氮气调成本及人力成本,易于被更多的粮食仓储企业接受。  相似文献   

4.
30℃条件下不同氮气浓度对储粮害虫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0℃±1℃,70%±5%R.H.的条件下,研究90%、95%和98%浓度的氮气对储粮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90%以上的氮气浓度均可以控制各试虫成虫产生下一代;95%和98%的氮气均可用于储粮害虫的防治,但95%氮气控制害虫需要气调的时间较长,需要根据实际防治时的经济阈值进行选择;98%氮气对各虫种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氮气气调可用于对PH3抗性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浅圆仓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充氮试验,探索最佳的浅圆仓充氮气调储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充下排方式,先以设备允许的最大流量(流量165m~3/h,浓度95%)充入氮气,当仓内氮气浓度接近95%时,再逐步提高设备氮气浓度至99%(流量90m~3/h),此工艺相较其他方法充氮速率略高,能耗相对略低,仓内氮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6.
浅圆仓环流充氮气调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对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设备环流降氧工艺进行了探讨。采用"进仓纯氮气流量"指标对充氮效率进行研究。试验证明:环流充氮模式下,回流氮气浓度低于90%和在90%~95%之间时,设定制氮设备浓度和回流氮气浓度差在7%和3%~5%左右,充氮效果最佳;环流充氮与直接充氮相比进仓纯氮气流量最大可以提高33.3%,在进仓纯氮气流量最大时,流量可以提高19.2%;环流充氮有利于提高充氮效率和促进氮气浓度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7.
室内采用23种技术措施,其中BHT加氮气和抽空充氢气效果最好;植物性抗氧化材料有8种,14种处理方式,其中高粱、颠茄果种子是没人研究过的。生产试验,BHT加氮气和置换充氮气的试验证实了室内试验结果。新研制的氮气较低正压自控系统,已用于生产,国内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氮气气调的应用效果,对覆膜粮堆电缆和管道穿膜进行气密性改造后,评价氮气气调的控温和控虫效果.结果 表明,覆膜粮堆气密性改造能延长氮气有效浓度的保持时间,降低气调电耗;在充氮结束后的一周内,变压吸附机组制备的高纯氮气作为冷源能有效降低平均粮温和表层粮温;使用浓度97%的氮气处理两个月,能彻底抑制玉米象、谷蠹、锈赤扁...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充氮气调试验,分析氮气浓度变化及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日后的智能气调储粮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杭州大运河粮库充氮气调工艺进行优化分析研究。优化设计后提出的工艺为只采用微负压膜下氮气内循环技术。改进后工艺流程较简单,当粮堆内部氮气平均浓度达到98%以上时,与国家粮科院采用的工艺对比分析,得出改进后工艺耗时较短,降低了吨粮能耗,从而节约了运行成本。同时研究成果对今后的充氮气调工艺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北方粳稻栽培品种演变过程中品种性状和硝酸还原酶活力变化的研究表明:1)品种性状在演变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大穗高秆向多穗矮秆的方向变化;2)品种抗倒耐肥性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弱到强,其硝酸还原酶活力从高到低的变化。这就是说过去老品种大穗高秆,不抗倒不耐肥,硝酸还原酶活力高,而目前推广品种多穗矮秆,抗倒耐肥,硝  相似文献   

12.
氮气气调储油实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劣变的主要过程是油脂氧化酸败,引起酸败的主要途径是油脂的自然氧化,因此控制储藏期间油罐中的含氧量是有效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方法。基于上述原理,通过向油脂储罐内注入高纯度氮气,从而达到防止油脂自然氧化的目的。为了试验过程中油罐的安全,采用外置气囊的方式维持油罐内外压力的平衡,以便及时消除因昼夜温差导致的胀罐或压罐。通过试验验证了气调储油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达到了抑制油品酸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易仓氮气气调储存小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简易仓堆放的小麦进行2次充氮气调试验,与相邻货位的采用传统磷化铝(PH3)杀虫方式储存的小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粮堆密闭处理,进行充氮杀虫,采用边充边排等工艺方式,杀虫效果明显,粮情稳定,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作物氮素高效利用研究与现代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氮肥的增产作用以及不合理施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分析,阐明了作物氮素高效利用研究的意义;综述了作物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和遗传研究进展;提出了作物氮素高效利用研究的技术途径,认为选育氮素高效利用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与冬小麦早衰有关的几项生理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德群 《作物学报》1985,11(1):53-58
选取不早衰、轻度早衰及严重早衰三种类型的冬小麦品种,测定其主茎旗叶的叶氮量(单位叶面积含氮量,N/LA)、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氮收获指数(籽粒 N/地上部 N,NHI)、千粒重日增长量及根系活力(RA)。结果表明:随品种早衰程度的不同各生理参数具相似的变化规律,总是不早衰类型的高于严重早衰类型的,轻度早衰的居中。  相似文献   

16.
氮肥利用率概念与15N示踪测定方法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文献报道我国氮肥利用率低,旨在总结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从氮肥利用率的概念和测定方法入手,对15N示踪法测定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及概念做详尽综述。讨论了氮肥利用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施肥参数,测定中必需的稳定环境条件和土壤氮素库容稳定的必要条件,还阐述了土壤氮肥利用率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施有机肥(O)、施氮肥(N)、施磷肥(P)、施氮磷肥(NP)、施有机肥和氮肥(ON)、施有机肥和磷肥(OP)及施有机肥和氮磷肥(ONP)等8个处理,采用样方法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年和2007年,3种肥料混施处理(ONP)比对照盖度增加了7%,地上生物量均为最高。2007年施肥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在不同生长季均比2006年显著增加。氮、磷肥和有机肥组合的处理(ONP)对增加高寒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浅圆仓玉米氮气气调储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地区浅圆仓储藏玉米存在害虫危害、局部发热、脂肪酸值变化快的问题,2008年采用氮气气调控温储藏,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度夏期间长期维持氮气浓度97%以上的情况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品质保持效果良好、粮食微生物受到较好的抑制、局部发热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不仅运行成本与采用谷物冷却技术相当,而且降低了保管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保管员接触储粮化学药剂,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对棉花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与产量的效应模型呈二次抛物线型,施氮量250kg·hm-2时,棉花产量最高;氮对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能提高比强度,并有降低麦克隆值、增加细度的趋势,纤维品质受氮磷钾影响顺序为伸长度>麦克隆值>比强度>整齐度>2.5%跨距长度;施氮能增加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但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例无明显影响;土壤中氮的含量与棉株对氮的吸收和棉株体对氮的积累量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