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面积2.0hm^2,水深2m的池塘中投放体长为3~4cm的鳜鱼苗5000尾,用面积为4.0hm^2的池塘培养铒料鱼养殖鳜鱼,经360d的饲养,共产商品鳜鱼1000kg,平均体重0.4kg,养殖成活率为50%,获得为1970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67。  相似文献   

2.
鳜(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 科鳜属。它营养价值高,生长快.是名贵经济鱼类。随看人工育苗规模生产的形成,苗种供应充沛,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网箱养鳜生长快、捕捞方便.相较池塘养殖有明显优势。由于鳜鱼终身摄食活饵料,提供足够的饵料鱼是养鳜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金鸡湖利用一部分野杂鱼.加上网箱培育鲤鱼种作为鳜鱼配套饵料进行规模养殖,年产鳜鱼5000公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网箱与环境养殖用网箱有三种:面积40m2/只用密眼网布制作用于培育鳜鱼种(12cm);20m2/…  相似文献   

3.
分布于沿海河口近岸的鱼旨(Seranidae)鲷(Sparidae)鱼类可作为咸淡水池塘养殖对象。作者于1994~1996年间在广东东莞以263公顷池塘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试验;提出了主养尖吻鲈(Latescalcarifer)或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配养黄鳍鲷(Sparuslatus)的放养模式。整个饲养过程分中间培育和养成两阶段,前者强调驯化、分级,以取得优良鱼种;后者强调饲料选择,投饲技术和水质管理等。三年多来实践,池塘年均单产为11.08t/hm2,扣除成本年纯盈利8.957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23。  相似文献   

4.
在池塘中央采用高密度、全人工投饵技术方法单养名优鱼类,入池规格及密度为单雄性罗非鱼(全长3~4cm)6400尾/亩,斑点叉尾hui(平均尾重50g)2400尾/亩,湘云鲫(全长3~4cm)8000尾/亩;经150~190天饲养,平均亩产1307~1527kg,饲料系数1.5~1.8,亩产值1.22~2.09万元,亩利锐2240~5374元。“集约型”池塘养殖的单位水面产出能力显著高于以“肥水”养殖  相似文献   

5.
张宏则 《内陆水产》1999,24(2):25-25
1998年,淮南市鱼蟹病大面积流行,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烈,前所未有。据统计,全市养殖水面发病率达到90%以上,由于病害造成较大损失的有0.87万hm2,占到养殖总水面的60%。其中湖泊0.6万hm2,池塘0.27万hm2。死亡鱼类50万...  相似文献   

6.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1,18(1):15-17
增养殖名贵经济鱼类,是提高湖泊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此,于1998年在沅江市白沙乡八形汊渔场的湖泊中进行了鳜鱼套养效果及技术的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湖泊概况 白沙乡八形汊渔场位于湖南省沅江市北部湖区,湖泊养殖水面 300 hm2,其中上湖 160 hm2、下湖140 hm2,是调蓄兼养鱼的营养型中型湖泊。 两湖正常水位均为 3~4 m,低水位时2 m,透明度 40~50cm,pH值7.5。湖泊周围为村庄农田,植被较好,无工业污染。1.2鱼种投放1.2.1放养种类与时间上、下湖投放的…  相似文献   

7.
鳜鱼当年养成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桂庆 《淡水渔业》1999,29(10):35-36
利用4口面积为2-5亩的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将5月下旬繁育的体长达到2cm左右的鳜鱼苗直接进入饵料培育池,养至7月中下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分疏分级后进行鳜鱼成鱼养殖。当年年底,亩产上市的商品鳜鱼180千克;饵料鱼池亩产饵料鱼250千克,产青虾32千克。亩平利润3500元(含配套池)。1池塘条件养殖池具备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排灌分流,配置有提灌水设施的增氧设备。4口池塘每池面积2-5亩,常年保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需清淤晒塘消毒,通常每亩施生石灰150千克。2饵料鱼培育鳜鱼的捕食范围狭…  相似文献   

8.
闽西万亩池塘养鱼丰收计划实施成效显著闽西地处中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鱼类适温生长期较长。全区现有养殖水面近5333.3hm2,其中池塘面积2800hm2,占总水面的52.8%,产量占总产量的72.5%。池塘养鱼历来为闽西渔业...  相似文献   

9.
鳜鱼,俗称桂花鱼。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增加名优鱼类养殖比重,丰富水产品市场。我场在1999年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套养鳜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为萌山水库管理处鱼种场6排1号池,面积6亩,水深2.6m,水质好,水源充足。 2.试验网箱为双层聚乙烯网,网箱规格2m×2m×l.8m,网目2.5cm,共8个网箱,分两排放入池中,排距20m,箱距2m,两排网箱间配置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3.苗种放养 (l)鱼体消毒。所有鱼种放养时…  相似文献   

10.
大水面鳜鱼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 (SinipercaChuatsi)是一种高品质、高价值的名贵鱼类 ,目前小水体养殖较多 ,受水域面积和配套饵料鱼的限制 ,总产量一直不高 ,且养殖成本较大。为开拓鳜鱼新的养殖模式和开发大水面名优鱼类的养殖潜力 ,有必要探索鳜鱼的大水面增养殖技术 ,以提高鳜鱼的产量和大水面的经济效益。1 材料与方法亲鱼来自洪湖的野生鳜鱼 ,雌鱼体重为 1 5~ 3 5kg/尾 ,雄鱼为 1 5~ 3 0kg/尾 ,雌雄比例为 1∶1。试验所用苗种均为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自繁自育。用网箱 ( 5m× 2m× 2m)培育寸片 ,每箱投放水花 3万尾。池塘培…  相似文献   

11.
毛晓 《内陆水产》2000,25(6):5-6
长沙水产业已历经了五十个春秋,同其它的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一样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探索前进最后迈向健康发展之轨的历程。50年来,全市的水产品总产量从1949年的0.424万t,增加到1998年的7.74万t,增长了7.32万t;养殖水面由建国初期的1.43万hm2,到1998年增长到3.10万hm2,增长了1.67万hm2;渔业总产值由1949的193万元,到1998年的3.64亿元,增长3.6亿元。水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1.13%增加到1998年的4.67%左右;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从1949…  相似文献   

12.
水库养殖水面81hm^2,年均施禽畜粪15万kg库汊圈养鸭、鹅、肥水养鱼,坝后种草喂鱼(蟹)。年鱼产量52500kg其中银鱼2500kg,河蟹1000kg,产值27.2万元,纯利18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14.
鳜鱼放莲湖鱼莲双丰收南县明山镇渔场现有养殖水面2230亩,其中湖泊620亩。1992年以前,湖泊基本上是以植莲为主,年平产湘莲10t,鲜鱼st,产值仅7.5万元,利润3万多元。1992年在莲湖放养鳜鱼8000尾,预计1993年底可产缀鱼2000kg,...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2002,27(8):4-4
华容县有水域面积4.1万公顷,其中养殖水面1.37万公顷。近年来,该县狠抓高效渔业发展,当家品种由常规四大家鱼改变为以河蟹、鳜鱼、胖头鱼、黄颡鱼、大口鲶、优质鲫、虾等名优品种为主。2002年,全县退田还渔0.2万公顷,河蟹养殖0.54万公顷,吊养珍珠蚌2000万只,网箱养殖5000口,池塘主养名优鱼0.1万公顷,乌鳢养殖267公顷,形成了60个特色养殖小区,从事高效渔业的渔民年人平纯收入可望达到4000元。该县发展高效渔业的主要作法:明晰定位,强化职能一是政府抓导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升水产,…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现有水库5000余座,可养鱼水面7万hm2以上。其中大中型水库167座,可养鱼水面约5万hm2,小型水库2万hm2,为发展水库养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7年全省水库鱼产量达66万t,渔业总收入62亿元,捕银鱼820t,产值5100万元,采...  相似文献   

17.
淡水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尼加拉瓜,为慈鲷科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商品鱼市场价格较鳜鱼高。2000年我们进行了淡水石斑鱼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1.1 池塘条件及准备 我们选择紧靠太湖的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本试验的实施点,参试池塘面积25亩,水源来自太湖,水质清新,无污染,每只池塘面积在5~8亩,水深1.5~2m,淤泥较少,放养前一个月进行池塘清整,并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毒。1.2 鱼种放养 引…  相似文献   

18.
黄河滩以井水为养鱼水源,在合理的放养模式下,采用科学的水体交换、调节等措施,池塘中的饵料生物及养殖鱼类均能良好生长.试验池塘8.67hm2。总产鱼42510kg,每hm2产鱼4903kg。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的池养习性、食性和生长规律。金钱鱼为底栖动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缓慢,始重0.06g饲养26月龄,日均增重(ADG)0.25g,月均增重率(GBw)从341.67%逐月下降到7.04%,月特定生长率(SGRw)从102.92%逐月下降至6.58%。进行了9hm^2池塘单养和混养,其中单养0.88hm^2,最高单产8823.5kg.hm^-2,与多种河口近岸经济鱼类合理混养,间养最高单产占有量4716kg.hm^-2,作为配养对象的混养,一般单产占有量183.4-576.6kg.hm^-2。金钱鱼是南海、东海南部沿岸地区海、咸水池塘极具开拓前景的饲养对象。  相似文献   

20.
大水面鳖、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hm2 的大水面中放养鳖与鱼类夏花和抱卵青虾进行混养试验,6 月初清塘放养苗种,至翌年6 月底为一个养殖周期,采取低投入的模拟鳖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养殖方式。试验结果:每hm2 产商品鳖984kg;鱼种或成鱼2755kg;青虾175kg,群体增重10-5 倍。每hm2 产值10-52 万元,纯收入3-77 万元,投入产出比1∶1-5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