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磷酸改性木屑后用于含铬废水吸附处理,探讨废水pH值、处理时间、木屑投加量、处理温度4个因素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并拟合25℃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等温线方程,估算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木屑对含铬废水有较强去除力,改性木屑去除力加强;改性木屑处理20ml浓度为50mg/L含铬废水的适宜条件为pH值=1~4,处理时间90min,木屑投加量1g,处理温度20~30℃;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特性符合颗粒内扩散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吸附;25℃吸附过程ΔH=-20.489kJ/mol,ΔS=-78.426J/(mol.K),ΔG=2.89kJ/mol。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心法、水热反应法和回流法制备出ZnO-Zn Al水滑石(ZZA),考察了ZZA吸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酸盐的最佳p H、最佳投加量;并用钠基改性膨润土、煤渣、沸石与ZZA进行对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ZZA吸附除磷最佳投加量为50 mg/L,此时的磷酸盐去除率可以达到70%,处理效果较佳。ZZA吸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的效果与钠基改性膨润土、煤渣、沸石相比,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凹凸棒土对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21-14223
采用凹凸棒土对废水中的Cd(II)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凹凸棒土投加量、废水中Cd(II)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酸化改性后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d(II)的初始浓度越高,吸附率越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60 g/L时,去除率达到94.6%;盐酸改性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40 g/L时,吸附率达93.5%,当凹凸棒土投加量为60 g/L时吸附率达98.2%;从拟合吸附等温线相关性系数来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中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农林废弃物核桃壳以及Fe(Ⅲ)改性的核桃壳作为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Cu~(2+)进行吸附去除,并且考察了水样初始p H、吸附剂投加量、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参数,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样初始p H 5.0、吸附剂投加量0.05g,Cu~(2+)初始质量浓度200mg/L,吸附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50m L水样在180r/min、25℃条件下核桃壳和改性核桃壳对Cu~(2+)的去除率分别达57.6%和93.2%以上,吸附量分别约为120mg/g和195mg/g;采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更为理想,R2均在0.99以上;L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核桃壳和Fe(Ⅲ)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对Cu~(2+)的吸附过程,此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的吸附;核桃壳及改性核桃壳对Cu~(2+)的吸附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锅炉煤渣对含磷废水的吸附特征,并对其吸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锅炉渣单级吸附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锅炉渣对废水中磷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过程,并对单级吸附工艺中锅炉渣最小用量进行优化计算。[结果]不同温度下,锅炉渣对磷的吸附等温式可用Langmuir等温式进行描述,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最大吸附量及初始吸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0℃时分别达0.1591g/g和0.1698mg/(g·min);热力学参数ΔG0<0,ΔH0>0,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自发吸热吸附,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单级吸附时,最小吸附剂投加量随温度上升而减少,40℃时1m3污水处理投加量为3.31kg。[结论]采用锅炉渣吸附工艺处理农村含磷废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几种填料对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蜂窝煤渣、砂壤土、粉煤灰和山里兰石4种填料对磷素等温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上述4种填料对磷的等温吸附容量,其磷素最大吸附量依次为518.1、4347.8、2777.8和1694.9mg/kg,以蜂窝煤渣的磷吸附量最大、吸附能力最强。4种填料不同用量对磷的最大去除率影响顺序为蜂窝煤渣、粉煤灰、砂壤土、山里兰石,以蜂窝煤渣的去除率为最大,这表明蜂窝煤渣具有较强的去磷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磷吸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赤泥吸附废水中镍离子的特性.[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方法对赤泥吸附废水中镍离子的影响因素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反应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1.5h条件下,向pH =6.7,50 mg/L含镍废水中投加2 g/L赤泥,镍离子去除率近90%.随着赤泥投加量、振荡时间以及pH增加,镍离子去除率逐渐增大.700℃焙烧赤泥较未经处理赤泥(原赤泥)的吸附能力略高.二级动力学方程可拟合赤泥吸附镍离子的过程,Langmuir模型较好地描述赤泥对镍离子的吸附热力学特性,最大饱和吸附量可达192.308 mg/g.赤泥吸附镍离子为吸热反应,并且为自发行为.[结论]该研究可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糠醛渣进行改性处理来吸附含磷废水中的磷,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探讨了吸附时间、改性糠醛渣投加量、磷初始浓度、pH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20 mg/L的含磷废水,在25℃、pH为2~12、投加量为1 g、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改性糠醛渣对废水中磷的去除率为98.26%,净化后的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经HCl和CaCl2,MgCl2改性后的煤渣对磷的吸附效果,研究了HCl改性煤渣对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煤渣对磷的吸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HCl改性煤渣、CaCl2改性煤渣、MgCl2改性煤渣,其吸附量分别为47.24,19.58,14.50 mg/kg.原煤渣与HCl改性煤渣在振荡24 h后均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初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磷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对磷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65.58 mg/kg.改性煤渣具有更好的除磷效果,可用HCl改性煤渣提高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填料的静态吸附特性和动态除磷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除磷试验研究沸石、煤渣、生物陶粒和无烟煤等湿地填料净化磷素的性能.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适合描述沸石、煤渣和无烟煤的磷素吸附等温线,而Freundlich方程适合描述生物陶粒的磷素吸附等温线.从吸附动力学曲线分析,填料对磷素的吸附动力学具有相似特征,即经过快、中、慢的反应阶段并最终达到平衡,但达到平衡的时间各不相同.煤渣和无烟煤的除磷能力较强,沸石和生物陶粒的除磷能力较弱.沸石、煤渣和砾石的体积比例为1:1:1,有助于氮素、磷素和有机物的去除,适用于人工湿地填料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戴强  张卫民  艾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46-5447,5458
[目的]筛选地下渗滤系统的基质材料。[方法]以河砂、钢渣、粉煤灰、煤渣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作为地下渗滤系统基质对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这4种基质中,从基质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看,钢渣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其次是粉煤灰、煤渣和河砂;从基质的解吸试验可知,钢渣的解析率非常小,粉煤灰的解析率稍大,其次是煤渣和河砂;由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出最大除磷速率Vmax依次为:钢渣煤渣河砂粉煤灰;从基质的价格和取材情况看,河砂、粉煤灰、钢渣、煤渣均属于价廉易得的材料,相比而言,河砂比较易于大量获得,且对磷的去除率也在60%左右,故可以作为地下渗滤系统的主要介质。[结论]为地下渗滤系统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无土栽培基质配比对樱桃小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土栽培中不同基质配比结果表明:用玉米芯、炉渣、砂子按5:4:1配比,其第一穗果的花蕾数、根系生长、茎粗和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菇渣、炉渣、砂子按4:4:2比例配比的结果次之,锯末、炉渣6:4比例配制的,各种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最差,说明在新疆地区采用前两种材料作栽培基质,应用效果较好。而且原料易得,价格便宜,颇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空心砖、蛭石、沸石、煤渣4种人工湿地常用基质为研究对象,进行ZnFe-LDHs双金属覆膜改性。以静态吸附试验为主,对改性前后的基质进行污水脱氮除磷试验研究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与原始基质相比,改性后的各基质对总磷的吸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性空心砖的吸附效果最佳,总磷的吸附量提升了17%。沸石改性后对氨氮的吸附量提升了18%,增加明显,其余改性基质对氨氮吸附量增加不明显。基质改性前后对氨氮和总磷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规律。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我国首次利用粉煤灰,采用水力冲填的方式进行了构筑挡灰坝坝体的工业性试验。在施工过程中对坝体进行了变形观测。本文就变形观测网的设立、变形监测的过程、有关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等做了论述,得出了利用粉煤灰作为建坝材料,采用水力冲填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镧氢氧化物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该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的磷酸盐和铵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过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的及熵增加的过程。当pH由3逐渐增加到10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当pH由10增加到12时,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明显下降。当pH位于3~7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去除能力较高;当pH由7逐渐增加到12时,对铵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亦不受共存的Cl-、HCO3-和SO42-等阴离子的影响。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去除能力不受共存的Mg2+的影响,而受共存的Ca2+、Na+和K+的影响较大。镧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包括静电吸引作用、配位体交换和路易斯酸碱反应。镧改性沸石去除水中铵的主要机制为阳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溶剂热法合成Fe-Zr双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OF)材料并研究了其吸附水中磷酸盐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 pH值为中性时Fe-Zr MOF吸附磷的效果最佳; Fe-Zr MOF对磷酸盐的吸附在24 h时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曲线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最大吸附量为285.7 mg/g; Fe-Zr MOF材料重复利用10次后,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为最初吸附量的80.6%,显示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煤渣在烤烟种植中的作用,实现煤渣在烤烟生产上的废物利用,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煤渣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煤渣能明显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提高烤烟的经济性状,使烤后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所有处理中以T4 处理(750 kg/hm2煤渣堆沤穴施、15000 kg/hm2干煤渣撒施)最佳,产量较对照增加126 kg/hm2,提高了5.22 个百分点,产值较对照增加4042.05 元/hm2,提高了9.11 个百分点,均价较对照增加0.68 元/kg,提高了3.71 个百分点,上等烟率较对照提高了16.75 个百分点。施用煤渣后,土壤的砷含量和烤后烟叶的铬含量大幅度下降,土壤砷含量(除T3处理外)降低了98%以上,烤后烟叶铬含量降低86.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