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报     
湖南林业杂志社主办2009年第2期总第74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展开"位列其中日前,在评出的2008年中国产业经济十件大事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展开"位列其中。评审组在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展开"获评理由时指出,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2008年中国产业经济十件大事评出  相似文献   

2.
浅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目前集体林经营存在的现状;阐述了集体林权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讨论了集体林权改革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最后总结了目前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林海短讯     
<正>宝鸡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在千阳县召开日前,宝鸡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在千阳县召开,12个县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林业局长、林改办业务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区林改工作进展情况汇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郴州市在集体林权改革工作中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其他省份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对进一步深化林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南部,集体林面积大,覆盖率高。介绍了该市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的主要成效,分析了集体林权主体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搞好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权流转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林权流转有利于实现林业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传统林业产业向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随着楚雄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集体林权流转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侵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流转合同纠纷增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以及林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集体林权流转规范有序,保障广大农民、林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楚雄市主要从以下6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改革既可认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确立,也可认为是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实践证明:集体林权改革是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重新配置的复杂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现实基础,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林权制度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林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松潘县森林资源的特点以国有的天然林为主,但集体林的区位分布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前集体林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松潘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陕西林业》2009,(3):F0002-F0002,F0003
6月4日,副省长姚引良在省林业厅张社年厅长、安康市方玮峰市长陪同下,对宁陕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调研。姚引良副省长一行现场查看了林农张礼友的板栗园和袋料食用菌生产加工地,宁陕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展板,详细了解了林改带动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万政智 《中国林业》2008,(18):50-50
在集体林权改革中,林地的勾绘是整个集体林权改革中最艰巨的工作,林农的林地地形各异,面积大小不一,有面积不足0.1亩的,在这种情况下用1∶10000的地形图要快速较准确地对地形复杂的林地和小面积的林地进行勾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目前我国集体林权改革工作中林地勾绘所面临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降低林业勾图人员在野外工作的识图难度,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质是林权变革,即对森林以及相关产业的处理权的改革。但林权的下放与转移势必会对林业管理相关事务(如生态林砍伐安排、森林旅游区设立等)产生一定影响。基于这份思考,从集体林权改革概述开始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敬军 《山西林业》2013,(6):13-14,21
通过对沁源县集体林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又提出要解决好集体林权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保证和促进集体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2日)同志们: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国家林业局决定召开这次北方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中央10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北方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对北方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专门部署,确保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实现建平县林业产业的高产高效,作者对集体林权改革的目标原则、范围及不同方式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德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完善,涉及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与从事林业生产的村民利益息息相关,是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德阳市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德阳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通过对成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集体林权改革后发展林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进行集体林权改革?这显然不应该成其为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有太多太多显而易见的答案。比如我们就可以从宏观、专业层面说,进行林权改革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甚至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此等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意更通俗地说,进行林权改革也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是的,正如20多年前的那次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一样,集体林权改革也首先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谈及新农村建设,说城乡发展失衡也好、说收入差距拉大也罢,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也好、说让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也罢,都…  相似文献   

18.
林权改革全方位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继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集体林权改革之后,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深化农村改革部分增加了“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等内容。集体林权改革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作为“放活”的一种重要方式,2006年将全面开展的集体林权改革,改变的将不只是农村经济状况,而是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体林权改革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新农村建设五大目标的实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林权改革全方位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华安县湖林乡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华安县湖里乡的实地情况,提出林权改革遵循的原则,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存在问题,探讨集体林权改革相应的对策,并总结出集体林权改革给林农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退耕还林地块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可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为适应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要准确定位林业地位,科学区划林业发展布局,提高林地比较效益,发展林业产业,创新投资和管理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实现林地可持续经营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