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中博公司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动保企业,在过去40多年的历史中取得骄人的成绩。2016年中博公司与国药中生完成重组,国药集团将整合资源,把中博公司打造成动保行业集生物制品、化药等研发、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动保企业。2016年也是武汉中博自主研发新产品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一年,新产品研发捷报频传,成果数量创历年之最。农业部2016年共批准了39种兽用生物制品为新兽药,中博为5个,占比为12.8%,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倒闸操作票都是由人工来完成填写任务,这对填写人员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有相应的运行经验,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否则非常容易出现错票的现象,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填写倒闸操作票的劣势;其次概述了人工智能倒闸操作票的“五防”功能;最后,介绍了人工智能倒闸操作票填写模式,希望能够为人工智能倒闸操作票填写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倒闸操作票都是由人工来完成填写任务,这对填写人员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有相应的运行经验,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否则非常容易出现错票的现象,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填写倒闸操作票的劣势;其次概述了人工智能倒闸操作票的"五防"功能;最后,介绍了人工智能倒闸操作票填写模式,希望能够为人工智能倒闸操作票填写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围棋人机大战中AlphaGo的表现谈起,尤其是被赞为"神之一手"的称其有"吴清源"之风的"黑37"步棋,可能包含了无穷无尽的计算、判断与预谋。AlphaGo的胜利,让如今已经很火的深度学习益发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昭示了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很可能会以超出我们想象的速度发展,也许能够胜任更多人类智力所不及的任务。但是,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并不在它的创造者的控制范围内,出于失控的风险考虑,是否有一些人工智能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被发明出来?  相似文献   

5.
盘点养猪2016     
<正>2016年,中国农历的丙申猴年。这一年,是中国生猪产业经历了大洗牌后价格依旧坚挺的一年。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猪养殖户减少500万以上,而且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养猪户第一次下降到4?000万以下。2016年是令行业人欣喜的一年,也是忧心的一年。这一年,政策高压空前,猪场拆迁力度史无前例;这一年,养猪格局大变,生猪产业布局大挪移起步;这一年,互联网+继续升温;这一年,企业融合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倒闭企业必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5,(4):59-61
<正>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国的蜂学高等教育已走过半个多世纪,取得了辉煌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推动我国蜂产业蓬勃发展。继往开来,当历史把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在此,我们通过《中国蜂业》信息平台,向蜂业同行汇报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目标和举措,恳请诸位同行共同出谋献策,共同开创我国蜂学科教新局面。一、蜂学学院发展历史蜂学学院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蜂学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养殖业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猜想一: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渗透养殖各个环节,全自动化,程序化,智能化让各个环节更加高效、可控。猜想二:养殖环节,对应参数(如水、料、光照、通风、温湿、);疾病控制环节,对应参数(如采食量、动物体温、精神状态、活跃程度、排便、呼吸、咳嗽等);管理环节,对应参数(如猪舍微生物含量、氨气含量、整洁度等等)全部成为可监控、可自动调节参数。猜想三:智能终端和机器人。无差别管理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分析终端:机器人将取代大部分人工,使监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阐述了人工智能养猪历史、设计原理、技术设备、资源配置整合方面的研究,还包括人工智能养猪典范开发软件和智能抗击非洲猪瘟典范猪场介绍及发展前景预测。笔者对自功喂料间多功能资源化利用智能养猪设计方案进行介绍,分析了人工智能养猪优势、劣势及环保制约因素,得出人工智能养猪是养猪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将成为中国又一朝阳产业,可以大力宣传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13日我在河南省舞钢市职高为与会蜂友讲课,期间有一位张蜂友提出2015年与2016年荆条花流蜜中后期,用人工育王,各分出9群,结果2年来没有成功过,逃跑7群蜂,其余处女王交尾失败,原因何在?我再三询问他组织交尾群时周围环境、蜜粉源、群势等情况。原来这位蜂友提1脾蜂,箱是一字排开,两箱  相似文献   

10.
<正>人工智能养猪的话题一直很热,然而,是否看好人工智能养猪,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能否对养猪产业带来改变,能解决哪些养猪问题等,养猪人是否已经有一些共识?人工智能养猪的话题一直很热,哪怕是在防御非洲猪瘟复产的行业形势下,无论是针对现实养猪问题的落地实践,还是对未来养猪的美好期盼,无论是养猪人,还是行业外如互联网人,都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养雉     
<正> 雉(俗称野鸡,又叫山鸡)人工养殖(家养)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和成功经验。我国随着经济政策的开放以及内、外贸的需求来说,雉的人工养殖事业大有必要和可行。 那么,如何搞好人工养殖呢?现简要介绍如下; 种禽:应选用2—5岁体型较大且健壮者,即外观看动作活泼、全身羽毛光泽、两腿直立,尾羽不着地,粪便为硬质乳白色者  相似文献   

12.
正欧盟2012年就禁止使用贫瘠层架式鸡笼养殖;2015年麦当劳宣布将开始使用在禽类饲养过程中没有摄入人类抗生素的鸡肉。未来10年内,美国和加拿大1.6万家麦当劳餐厅将全部使用无笼放养鸡蛋。这种情势是个别案例,还是全球一统趋势?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如何解析禽业2016行情?禽业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又有哪些新技术、新方法可以减少疫病,保证安全还可规模化推行?  相似文献   

13.
<正>高效人士有一个习惯叫"以终为始"。即根据预期的结果开始考虑,"效益"不大的就可以不做。或者说据"终"考虑,能不做的就不做,从而集中心力于"要事"。柯维还建议人考虑大"终":让人想象自己走在奔赴自己的追悼会的路上,自己会期望听到怎样的悼词呢?笔者认为"以终为始"  相似文献   

14.
<正>1人工智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1生产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机器学习和预测模型,可以高效处理大量畜牧生产数据,从而提供准确的生产预测和决策支持。养殖者可以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规模,合理安排生产周期,确保畜牧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提高销售率和竞争力,并可以有效应对市场周期性波动。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各个养殖户之间实现相互联系,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共同抵御市场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人工智能很火。互联网的技术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完成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之后,农业成了最后一片被争夺的热土。人工智能养猪总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互联网企业深入到养猪行业,进行对养猪业的智能化改造;另一种是养猪业内部自己去探索互联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从年轻走到中年,从中年走到老年。什么是境界?境界就是人生之始能看远,人生中途能看宽,人生终年能看淡。年轻时要看远,中年时要看宽,老年时要看淡,这是君子的三种修行,人生的三种取舍之道,和人生的三重进境。三种年龄,正是君子的三种修行《论语》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随着饲料原料成本的降低从而催生了蛋鸡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时至2016年5月份蛋鸡存栏量已达史无前例的高峰段,这个历史高峰将意味着什么?又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凭借着在行业十多年的从业经验,给业界朋友做出了一些大胆的分析预测,望批评指正。一、进鸡的热潮,使得种鸡孵化场满负荷生产,同时使得一些不合格的种蛋、换羽种鸡加入到延长生产的序列(一)对比每年自11月份至来年的4  相似文献   

18.
自2015年12月起班玛县玛可河林区开展了人工增雨(雪)作业,为验证增雨(雪)效果,提升班玛冬春季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本文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如区域历史回归法、序列分析法和气候统计学,对2016~2021年玛可河林区人工增雨(雪)效果进行了客观定量的评估,以确定作业点目标区与对比区雨量点差值,从而更好地评估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效果。经分析得出,序列分析法显示出相对增雨率高达72.4%,效果显著;气候统计学分析显示,降水量整体比历年偏多38.5%;区域历史回归法表明,作业期间降水量增加了6.5 mm,相对增雨率为29.1%。这三种方法表明玛可河林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通过增加土壤水分,进而起到改变森林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气工程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逐渐代替了人工劳动力,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电气工程中的运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向各个生产、生活领域输送劳动资源、科技资源,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已然发生了变化.就技术的应用表现和特点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的精确度、削弱降低传统人工操作生产的干扰性因素,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在开发、创作伊始,其技术发展方向、应用领域就已经相对宽广.文章从人工智能技术在几大领域中的应用表现,分析该先进技术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