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黄瓜枯萎病,又名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从根或根颈部侵入,在维管束内寄生的系统性病害(导管型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较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常造成较大损失。防治黄瓜枯萎病要以预防为主,结合使用抗病品种,采取轮作倒茬或嫁接等栽培管理措施,配合处理种子与土壤及  相似文献   

2.
<正>问:我们这里的草莓发生严重的枯黄萎病,请问用什么药防治比较好?答:草莓一旦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很难用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避免连作重茬,最好与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长期种植单一的草莓品种易导致病害重发,应每3年更换一次草莓品种。草莓定植前进行土壤处理。高温闷棚能对土壤消毒。草莓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株,耕翻、浇水,上覆塑料薄膜并盖严,依靠阳光照射使土温达到50℃左右,闷棚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3.
草莓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特别是在多年种植草莓的重茬地块,严重时可造成整个草莓园区的毁灭。该病的发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世界范围内草莓主产区已报道的根腐病病原物达20种之多,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文章从草莓根腐病的分类与特点、发生与危害、根腐病病原物生物学、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草莓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并从化学、物理、农业、生物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草莓根腐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最后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该病防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草坪腐霉枯萎病(Pythium diseases),又称油斑病、绵腐病或者絮疫病,是冷季型草坪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土壤含氮量高或碱性土壤,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严重发生时,能在一夜之间毁坏大面积的草坪,对景观效果破坏较为严重。现将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该病能侵染草坪的各个部位,从种子到成株都会受害,染病时间越早,为害越大。种子  相似文献   

5.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愈来愈普遍,从而导致草莓枯萎病日趋严重。草莓枯萎病是主要的土传性连作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病源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循环与传递、致病机理、抗性遗传、抗性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枯萎菌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现行防治方法很难大面积的推广的诸多影响因素,进一步认同培育兼有日系草莓品质的抗枯萎病品种是解决草莓枯萎病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作者认为通过分子技术对草莓枯萎病抗性QTL及其附近的抗性基因进行研究来获得枯萎病抗性QTL位点及其相关的抗性基因,对于研究草莓枯萎病的抗性遗传和高效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兰镰刀菌枯萎病在云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今年入夏以来,广东种植兰花的主要地区高温多雨,镰刀菌枯萎病发生更为普遍和突出,广东地区 85%左右的兰园或种兰户中都不同程度发生病害,并出现越稀有、经济价值越高的兰花品种越容易发病的现象。病害严重威胁兰花生产,给兰园和种兰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兰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东蔬菜》2009,(4):30-31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在定植前后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防控,对于草莓病害的防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草莓根腐病、枯萎病和炭疽病这三种为害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效果更为明显。定植前处理好是前提对草莓种植基质进行有效处理、适时消毒是草莓幼苗健康生长的基础环节。对于设施草莓栽培,推荐使用基质的成分和配比为:基  相似文献   

9.
<正>瓜类枯萎病是瓜类严重病害之一。它是由土壤侵染,从根、茎部侵入维管束后而寄生的系统性病害,典型症状是萎蔫。瓜类生长的全生育期都能发病,但以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播种后可以造成烂种,苗期造成子叶或全株萎蔫,茎基部变褐缢缩,呈猝倒状。发病最多在植株开花至坐果期。对此应加强栽培管理,采取以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灌水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播种前种子应进行消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世界小浆果中,草莓的产量和栽培面积一直居领先地位。近几年随着保护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酸碱度失衡等诸多原因,使得草莓根部病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商品品质,防治草莓根部病害成为确保其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1.草莓常见的根部病害1根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草莓根部,分为两个种类:一个是急性根腐病,多在春、夏两季草莓苗期进行为害,高温多雨季节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发  相似文献   

11.
<正>在番茄田里若发现植株萎蔫的现象,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番茄植株在外表上表现为植株萎蔫,有可能是青枯病或枯萎病,这两种病害均为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不及时防治有可能造成毁园,且目前没有很好的防治药剂,故菜农谈"枯"色变。但番茄植株外表上表现为叶片萎蔫,也有可能是黄萎病,或疫霉根腐病,或生理性萎蔫。需要仔细鉴别,肉眼难以判别的话,有条件的可借助显微镜对病原进行镜检。一、番茄青枯病识别要点: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反复多日后,田间病株增多,萎蔫逐渐加剧;如气温较低,连阴雨或土壤  相似文献   

12.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彭源永,韦伟,朱伯伦,吴登秀(贵州省铜仁地区农技站)(铜仁地区气象局)西瓜枯萎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病苗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长达5—6年。对于这一病害,目前既无理想的抗病品种,又无有效的化学农药,生产中主要通过轮作换茬进行防治。西...  相似文献   

13.
正草莓枯萎病是目前危害北京草莓产业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杀菌剂,北京农学院等单位进行了相关研究。科研人员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北京昌平地区采集的草莓枯萎病株中分离到引起草莓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相似文献   

14.
<正>香蕉黄叶病,又称香蕉巴拿马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香蕉枯萎病等,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根除。该病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严重影响了香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识别其发病症状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非常必要。一、发病症状1.外观症状香蕉黄叶病从香蕉苗期到成熟期都能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一位网友给我发来几张草莓发病后的几张图片,初步判断应是比较典型的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该病又叫红心根腐病、红心病、褐心病,在露地栽培草莓产区容易发生,目前已成为草莓老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在冷凉和土壤潮湿地区易发生。一、发病症状主要侵害根部,常见有急性萎凋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急性型红心柱根腐病:多在春夏两季发生,从定植后到早春植株生长期间,在外观上显不出有异常现象,但到了3月中旬至5月初,特别是久雨初晴  相似文献   

16.
朱砂根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根近几年作为观果花卉连年设施栽培,导致枯萎病发生日益严重。经作者多年试验探讨,总结了朱砂根枯萎病发生的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这是我国南方对朱砂根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草莓根部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的成活率,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下面一起探讨下草莓最常见的根部病害,以及草莓根害的防治方法。一、草莓常见的根部病害1.根腐病。分为急性根腐病和慢性根腐痫。(1)急性根腐病。病因:常发于春夏季节,由于春季多雨夏季高温,因此频繁发生。症状:初期植株叶尖无征兆萎蔫,之后呈现青枯状,全株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黄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壤传系统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在10%~30%,严重时可达80%~90%,常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发病原因:引起黄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图1),此病菌产生大小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或镰刀形,无色透明,顶细胞圆锥形,有的微呈钩状,基部倒圆锥截形或  相似文献   

19.
<正>草莓芽枯病又称立枯病或烂心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也是我国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和危害程度大的发生流行特点,难以治疗,直接影响草毒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草莓芽枯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图1),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亚门的薄膜革菌属真菌。立枯丝核菌菌群是一种不产生孢子的长丝状且隔膜明显的真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昌平连作多年的草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田间试验,以夏季闲置为对照,选用草莓与水稻轮作和氯化苦消毒两种农业措施,研究其对草莓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温室草莓土壤连作障碍,筛选出适宜的农业措施。结果表明:与夏季闲置相比,草莓-水稻轮作后,表层土壤(0~20 cm)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其中pH提高3.18%,铵态氮含量增加44.3%,盐分积累降低33%,硝态氮降低21.23%;同时土壤脲酶活性提高6.1%、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23.4%;此外土壤细菌数量增加9.86%,细菌/真菌比值提高1倍,促进菌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而草莓-氯化苦消毒,可有效杀灭96.7%真菌,防止土传病害发生,但对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其他菌群也具有较强杀灭作用,影响土壤生态平衡。因此,草莓与水稻轮作作为一种非化学土壤消毒方法,在改良土壤、连作地土传病原菌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力,为实现连作草莓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