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柑橘煤烟病(图1),又称煤病、煤污病,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在其表面产生黑色至暗褐色霉层,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影响叶片生长,幼果易腐败,果品质量下降。主要为害柑橘的叶片、枝梢及果实,也危害柚等。一、发病症状在叶片、枝梢或果实表面最初出现灰黑色的小煤斑或暗褐色小霉点,以后扩大形成绒毛状黑色或暗褐色霉层(图2、图3、图4),并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或分生孢子器。但不侵入寄  相似文献   

2.
<正>一、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各产区均有发生,是引起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果实。开始发病时,多于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上产生直径0.2~0.5毫米的黑褐色小疱疹,后扩展为同心轮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3种不同类型的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界限不明显,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纹线和蝇粪状黑点,病部周围及叶背仍保持绿色,后期病叶变黄脱落。叶柄染病,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导致叶片枯死。果实发病,表面出  相似文献   

3.
<正>一、危害症状樱桃褐腐病又叫菌核病、灰腐病等。可侵害花、叶、枝梢和果实,但以果实受害最重。侵染花器后,雄蕊及花瓣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全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叶片受害时,多从幼叶边缘发生暗褐色水渍状斑点,迅速扩大到叶柄,使全叶萎蔫下垂,如霜害状。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果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果发病较重。发病初期果面发生褐色圆形病斑,如条件适宜,病斑在数天内即可扩至全果,果肉变褐软腐。以后在病斑的表面生出灰褐色至灰白色绒球状霉丛。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但也  相似文献   

4.
正南瓜疫病(Pumpkin Phytophthora rot)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图1)。发病症状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图2),软腐,边缘不明显。也有从叶缘开始发病,向内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呈黄褐色湿腐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下垂,病部可见白霉。干  相似文献   

5.
<正>西葫芦根霉腐烂病又称西葫芦花腐病、果腐病,俗称烂蛋,一般病瓜率为5%~10%,发生严重的减产达40%以上。除危害西葫芦外,该病还可危害黄瓜、冬瓜、南瓜、豇豆、辣椒等。一、症状识别主要为害花、幼嫩瓜条及叶柄。病菌一般先从萎蔫的花或受伤的组织开始侵染,致使花变褐色,进入花蒂后,向果实发展;果实发病,从果实脐部开始,向内侵染,病部初期呈水渍状,可见灰白茸毛蔓延于瓜毛之间,随果实逐渐坏死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棒孢叶斑病,又名靶斑病、褐斑病、小黄点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和果实。以保护地受害严重(图1),多发生于黄瓜生长中后期,引起落叶。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  相似文献   

7.
<正>番茄叶霉病又称"黑毛",是设施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时叶、茎、花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受害最为常见。被害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其相对的背面产生紫灰色致密绒状霉层,有时叶面病斑上也长有同样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8.
正梨子是消费者喜欢的果品之一,越是优良品种的梨子产量越高效益越好。但是,梨子感染病害后,常会极大地影响品质与收入,其中黑星病和锈病就非常值得关注。梨子黑星病又称疮痂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与果实,常造成叶片大量提早脱落,果面布满黑色病斑,直观效果大打折扣。锈病发生面广,危害叶片和新梢,致使叶片丛生锈斑,纷纷脱落。由于今年春末至初夏雨水较多,不少种植梨树的果农对这两种病害常有反映,据5月下旬调查,有的梨树幼芽、新叶、叶柄及幼果上,已经出现黑色或者墨绿色  相似文献   

9.
正问:辣椒苗叶片上有许多美洲斑潜蝇,用什么药可以打死?答:美洲斑潜蝇主要以幼虫危害,在辣椒等蔬菜的叶片内取食叶肉,使叶片布满蛇形蛀道,受害后叶片光合作用差,逐渐萎蔫,严重时可全株死亡。在大棚育苗时,可每隔2米吊1块黄板(规格20厘米×20厘米),稍高于叶片顶端,可粘杀有翅蚜、美洲斑潜蝇、菜粉  相似文献   

10.
王仁如 《科学种养》2014,(12):32-33
<正>日光温室冬春季栽培的番茄价格高、效益好,但在生产中常发生一些病害,严重影响到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广大棚室种植户应对这些病害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一、番茄早疫病1.发病症状发病植株病叶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明显同心轮纹,直径1~2厘米,边缘深褐色,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脱落,仅留下上部少数叶片。果实和茎秆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11.
柿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柿角斑病①发病症状。该病为害柿叶和柿蒂。初发病时,叶面出现不规则的多角形褐色至黑色斑点,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绒状小粒点,严重时多数病斑相互融合,布满大半个叶片,以致叶片枯萎脱落。  相似文献   

12.
正玫瑰锈病是花卉栽培中最易发生的病害之一,它使叶片脱落,植株生长不良。发病后植株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和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不仅影响观赏,而且影响花的产量和质量。在锈病大发生时甚至造成死苗。发病症状。玫瑰锈病危害地上部分的各绿色器官,主要危害叶片和芽。一般在春季展叶后叶片正面出现不明显的小黄点——性孢子器;叶背及叶柄上出现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直径0.5~1.5毫米),突破表皮后散  相似文献   

13.
华重楼是重要的中药材,研究华重楼软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为其栽培管理和病害预防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法观察发病植株的症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得到病原菌,通过显微观察法鉴定出其病原菌。华重楼软腐病的发病部位是茎、叶和花,发病后植株弯折,严重腐烂。茎部病斑初期椭圆形,呈水浸状,后期出现小黑点。叶先由叶柄处开始发病,病部布满白色霉状物,后期叶片软腐。花先由花梗和外花被处发病,发病症状和病症与叶类似。病原菌菌丝发达,有分枝、匍匐丝和假根,无隔膜。孢囊梗直立,顶端产生单生的球形孢子囊。华重楼软腐病的病原菌为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雨后要注意通风排水,并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灰霉病是危害草莓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发生严重的年份可造成50%的减产。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果梗、叶片和叶柄也均可感染。果实经常在接近成熟期发病,刚开始发病时,受害部位出现黄褐色斑点,似油浸状;然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为棕褐色,中央为暗褐色,而且病斑周围呈现油渍状,最后整个果实变软腐烂。发病部位表面着生一层灰色霉状物,如果湿度大,会有白色絮状菌丝长出。茎、叶、花感染此病后,患病部位呈褐色,油渍状。该病的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18℃~28℃及高湿的条件下,灰霉病发  相似文献   

15.
3.黑斑病(Black Spot of Rose)叶、叶柄及茎均会被侵染,叶面会出现淡褐~紫黑色圆斑,有的品种叶片出现沿主叶脉发展的条斑,边缘呈放射状,病斑表面有肉眼可见的黑色微粒(图14)。叶柄和茎有时也会出现褐~黑色病斑,叶片因此逐渐变黄而脱落。  相似文献   

16.
<正>灰霉病是近几年来大棚番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花、果、叶、茎均可受害,尤以青果受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害症状幼苗受害,先在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病斑,腐烂后干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病重时扩展到幼茎上致幼苗猝倒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其次是叶片。果  相似文献   

17.
灰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今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该病发生呈加重趋势。特别是花与果实受害最重。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花、花萼、花瓣和果实。叶及叶柄也可患病。花和花瓣患病后,花瓣易粘萎脱落,幼果受害,果蒂部呈水渍状软化;尤其是接近成熟的果实易发病。病初,被害果实在患病部位出现黄褐色小斑,斑点呈油渍状,后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边缘呈棕褐色,中央暗褐色,最后全果变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灰色霉层,有时还会产生白色菌丝。草莓患病后,不仅产量大减,且严重影响品…  相似文献   

18.
叶插大岩桐     
<正>步骤一:用消毒(可以用火烧一下)过的剪刀切取健康成熟的叶片(图1)。步骤二:剪取插材。小叶片留1厘米叶柄,修平切口,整叶使用(图2左),中叶片剪去上半部分,用其带叶柄的部分(图2中)。大叶片剪成上下两半(或三段),上半部分剪成扇形(图2右),上下两部分都可以使用。叶片剪小有两个意义:一是提高叶片的利用率;二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步骤三:把叶材插入沙或珍珠岩中,深1~2厘米(图3)。然后配好杀菌剂(多菌灵或托布津),浇沙喷叶。扦插完成  相似文献   

19.
正一、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初期在病叶发病中心处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随后叶背形成白色粉状物。病情严重时,除叶片外,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均能感病,造成叶缘萎缩、枯焦;幼果停止发育,甚至干枯;果实上形成白色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严重时全株死亡。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或搭配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实行轮作,以十字花科蔬菜和豆科作物为好,最好  相似文献   

20.
<正>红粉病是番茄的一种普通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以为害叶片。生产上灌水过多,湿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易发病。番茄栽植过密,偏施氮肥,发病重。棚室栽培多在2~4月份,春季温度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大棚或温室,易发生。大棚栽培番茄一般是中下部果实先发病。一、发病症状果实:发病果实的蒂部产生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至深褐色,不凹陷,逐渐扩展并环绕果蒂,后期可扩展至整个果面。湿度大时可产生致密的白色霉层,不久其上长满一层绒状浅粉红色霉层,病果最后腐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