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水稻叶部病害的种类较多,有时几种病害同时在叶部出现,很容易混淆,不能正确区别病害类型,就不能对症用药,及时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现将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几种叶部病害的主要症状介绍如下:稻瘟病。叶片上出现较大的梭形病斑,粗看病斑呈褐色,细看则分为三层:外围有黄晕、边缘层呈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典型症状:病斑两头有褐色坏死线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芦笋的褐斑病与茎枯病症状比较相似,在生产中因广大笋农对芦笋的褐斑病与茎枯病不能很好地区别,选用防治茎枯病的药用于防治褐斑效果差;如果用防治褐斑病的药剂防治茎枯病基本无效,既增加了费用又耽误了防治适期,造成病害发生严重。因此,必须准确诊断出是什么病,然后才能根据病害选用药剂防治。一、症状区别1.病斑色泽:茎枯病病斑前期为水渍状,逐渐变为褐色小斑,再失水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颜色比较浅。褐斑病病斑前期为褐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或红褐色,病斑颜色比较深。  相似文献   

3.
<正>眼下,正是大棚黄瓜生产季节,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多,黄瓜病害也多,尤其是黄瓜灰霉病、蔓枯病这几年发病较重。由于这两种病害初期发病多先从叶片开始,从叶片上看发病症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判断上往往出现失误,不能对症下药,延误防治时机,造成不应有浪费。这两种病害发病后叶片都表现出大的病斑,病斑直径都在10~35毫米之间,后期病斑中央都会出现裂口,病部都出现灰色霉层和小黑点,病斑都有  相似文献   

4.
<正>穗颈瘟主要危害水稻的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在穗颈、穗轴上产生褐色腐烂斑,可造成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生产应注意加强防治。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主要症状:穗颈瘟主要发生在水稻穗颈和枝梗基部,产生褐色小斑点,病斑经过扩展蔓延后环绕穗颈和枝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玲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4):121-121,132
水稻纹枯病(Sheath blight)是生产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以往在黑龙江省零星发生,近年来由于施肥水平的提高和不注重此病的防治,使纹枯病的危害日趋严重,致使稻谷空秕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影响稻米的品质.为此,笔者于1999~2000年对全省重点稻区的16个县(市),20个乡、村进行病害调查,发现感病品种重者发病率100%,病情指数95.6%,轻者发病率27.2%,病情指数17.4%;施肥水平高的地块典型病斑随处可见,严重地块减产20%~30%,造成的产量损失仅次于稻瘟病,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同时,对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柑橘脂点黄斑病又有黄斑病、脂斑病、腻斑病、褐色小圆星病和落叶病等别称,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病害,部分地区爆发蔓延,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通常引起大量落叶和僵缩嫩梢,严重影响柑橘树势。但许多果农误认为其为肥害或虫害,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从而造成较重的产量损失。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在河南山药主产品种"铁棍山药"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田间发病株率为6.6%。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堆。日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莲藕褐斑病有发生加重的趋势,对莲藕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莲藕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叶柄上较少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针头大小的圆形黄褐色斑点,在叶背尤为明显,以后扩大成0.5~2厘米大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褪绿褐色大斑或暗褐色枯死斑,叶背病斑颜色略浅于叶片正面,呈褪绿大黄斑。病斑稍凹陷,有时有明显的褐色同心轮纹,病健交界  相似文献   

9.
正病害一、芒果交链孢霉叶斑病(叶疫病)1.发生特点主要为害芒果的叶片。幼苗叶片、叶柄和茎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深褐色,稍隆起,轮纹不明显。叶柄受害叶片枯黄;茎部生圆形褐色病斑,有时纵裂,严重时幼苗枯死。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砧木,如海南土杧、福建土杧和广西土  相似文献   

10.
正晚稻抽穗后,在谷粒上常会发生几种病害,既造成水稻减产,又会降低稻米的质量,必须加强防治。常见的谷粒病害有以下三种。稻谷枯病。又名颖枯病,是晚稻后期的常见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此病只在谷粒上发生,发病初期谷粒上着生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到谷粒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病较轻的仍可结实,但米质松,容易破碎;发病严重的形成秕粒,影响产量下降。抽穗扬花时,如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炭疽病、疫病已严重影响许多地方芋正常生长。由于芋田需常浇水、灌水,田间湿度大,小气候十分有利于病害发生,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在暴发后用药,不但防效差,而且产量损失重。芋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初期形成淡黄色水渍状小点,往后形成褐色略凹陷圆形病斑,四周有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后期干缩成羊皮纸状、很薄,易破裂穿孔;病情加重后,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入伏以来,阴雨天气多,田间湿度大,各种叶斑病害发生较重。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光合面积较少,生长不良,甚至落叶,严重的影响花生产量。因此,要根据病斑的特征,确定病害的种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病害识别1.网斑病常在花期染病,先侵染叶片,初沿主脉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小斑,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后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呈网纹状的不规则形褐色斑,病部可见粟褐色小点。阴雨连绵时叶面病斑较大,近圆形,黑褐色,叶背病斑不明显。干燥条件下病斑  相似文献   

13.
正问:每亩用3%噻霉酮90克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如何?对杂交籼稻生长有没有不良影响?答: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全国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近年在江苏省徐州、宿迁、淮安等地零星发生,发生面积较小,主要在籼稻老病区发生。该病主要是由带菌种子、田间病残体传播。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成褐色短条状病斑,病斑多时可连成长条斑,对着阳光看叶脉处可见透明长斑,严重时可造成全叶枯死。从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生,但以分蘖末期到抽穗前期发病为多。发病以后,严重时影响水稻灌浆,  相似文献   

14.
<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药材板蓝根发生霜霉病、根腐病和菌核病三种病害。有些药农不懂得识别与防治,往往束手无策,导致板蓝根减产甚至绝收。根据生产经验,现将板蓝根的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霜霉病1.症状为害叶部。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仅叶背出现灰白色霜霉状物,叶片无明显病斑,被害部分凹凸不平,进一步发展则成绿色小圆斑,以后变为褐色枯斑,严重时褐色枯斑连  相似文献   

15.
<正>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三大病害,注意及时防治。菌核病油菜全株均可发病,以主茎发病损失最大。通常于早春下部叶片首先见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或灰白色,典型病斑可见同心轮纹,病斑背面铁青色,湿度大时可见白色絮状物。茎秆和分枝病斑为梭形或长条形淡褐色水渍状,后渐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软腐,表面生白絮状霉层,内部空心,后期可见鼠粪状菌核,干燥后表皮破裂,纤维外露如麻绳状。花瓣感病,可见油渍状褐色小点,发病角果  相似文献   

16.
<正>胡萝卜丝核菌根腐病在连作地易发生,一般春播胡萝卜发病重,特别是5月中旬至7月中旬多雨年份,病害常暴发成灾。发病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时,在肉质根表面产生污垢状的小斑点,不断扩展成不规则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污白色蛛丝状菌丝,病斑也软化腐烂。病斑多在肉质根的上部出现,向上扩展至叶柄基部,使叶柄基部门变褐色,呈立枯状。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选地势较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深耕、细耙,施  相似文献   

17.
牡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牡丹的常见病害较多,下面举几例说明其特征及如何防治。 1.灰霉病:此病为害幼苗,及成苗的叶、茎及花等部位。幼苗被害时茎基部初产生不规则病斑,后呈水渍状腐烂,褐色倒伏;叶片受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近圆形,褐色或紫褐色,具不规则轮纹。天气潮湿时受害部位均产生灰色霉状物。此病常在施氮肥过多、植株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病虫害的多发期,抓好防治工作是夺取小麦高产、提高品质的重要管理措施。因此,识别和掌握小麦中后期"五病五虫"的症状及防治技术,尤其重要。只有正确的认识小麦病虫害症状是哪种病虫害所致,方能帮助农民朋友"对症下药"。一、小麦中后期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1.纹枯病:病症主要表现为地表处小麦茎节叶鞘上,先产生不太明显的周边褐色、中部潜褐色或灰白色的梭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展,呈云纹状;向内可侵入茎壁部,向上可发展到倒二叶  相似文献   

19.
<正>1大豆灰霉病的为害及防治方法1.1大豆灰霉病的为害大豆灰斑病是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为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30%以上。灰斑病主要为害大豆叶片,病斑开始呈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为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直径1~5mm,有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气候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斑严重时叶片上布满斑点,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的6、7月份,是山药炭疽病发病最严重的时期。山药炭疽病也称山药落叶病,是农民最感头痛的病害,在许多地方,由于没能掌握防治时机,几乎成为不治之症。山药炭疽病可侵染藤茎、叶。藤茎染病始于茎基部,初产生梭形或不定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发病初从叶尖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