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初步建设形成了采集、统计、分析、管理功能。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精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第一个精准扶贫大  相似文献   

2.
2015年,甘肃省妇联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国务院扶贫办21号文件和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为民办实事部署安排,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局中的独特作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落实、抓推进,实现了精准扶贫、双联工作与妇联工作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全省精准脱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已于6月30日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实现了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目标,这也是我省"1+17"精准扶贫框架方案中率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专项实施方案,为甘肃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保障。全省精准脱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框架方案之一,计划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脱贫攻坚工程下农村特色产业扶贫的意义入手,在分析了脱贫攻坚工程下农村特色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脱贫攻坚工程下农村特色产业扶贫的策略。最后列举了可以借鉴的脱贫攻坚工程下农村特色产业扶贫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地图     
《新农业》2017,(8)
<正>甘肃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在4月6日召开,会议总结了甘肃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情况和工作经验,旨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4月5日,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意见》,意见要求坚持市场导向,逐  相似文献   

6.
利用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中医药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中医药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尽管不同县区的不同领域存在差异性,但中医药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和健康扶贫作用明显。甘肃省中医药在精准扶贫助推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以及促进生态保护方面尚待提高。甘肃省应借助中医药精准扶贫成效和经验,将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助推甘肃省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药材电商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中医药教育扶贫,扩大中药材生态扶贫规模等多途径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英文Gansu Agriculture Association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dustry-Marketing)(简写GAAPI)是由支持甘肃省农业产业扶贫事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和人士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协会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为甘肃省贫  相似文献   

8.
李得成 《乡村科技》2020,(6):23-23,27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甘肃省民乐县永固镇部分贫困群众存在消极依赖心态、徘徊观望态度、脱贫信心不足等现象。在精准扶贫中应积极实施思想扶贫,扶正干部自己的思想、引导群众改变观念、树立脱困户的脱贫信心,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9.
景泰是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重点县、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景泰县始终围绕产业扶贫这个长久之计,紧盯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落实扶贫产业成效显著,走出了脱贫致富之路。对于其他贫困地区探索脱贫攻坚走脱贫致富之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任务非常艰巨。精准扶贫以项目进村和措施到户为核心和亮点,是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喀什地区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研究其脱贫路径,对其他地区有典型借鉴意义。以喀什地区T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致贫原因和脱贫思路的详细分析,得出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土地清理再分配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庭院经济发展工程、综合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安居保障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扶志扶智工程和网络信息化工程等是集中连片特困村庄脱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在农村,甘肃省是我国最贫困的省份,平凉农村则是甘肃省贫困重灾区,其贫困问题多,贫困程度深。通过对平凉贫困农村社会现象各个方面的阐述,探究了形成平凉农村贫困的原因。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结合甘肃省精准脱贫精神,提出了平凉农村精准脱贫致富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平凉农村实现脱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科学阐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准确回答了精准扶贫的基本要素,重点解决了四个关键问题,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甘肃省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倒计时阶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式,如甘南州旅游扶贫减贫模式、始于甘谷的“扶贫车间”、产业扶贫的“庄浪模式”、电商扶贫的“陇南模式”,以及定西市的“551”产业扶贫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党中央提出的极具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战略部署。"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紧紧围绕"1+17"精准扶贫政策和"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按照"六个精准"基本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聚焦  相似文献   

14.
郭小彦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139-139,170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前提,产业扶贫也是扶贫脱贫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难题、实现稳定脱贫,必须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与时俱进推广农机装备、促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甘肃省秦安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占据重要经济地位,分析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序推进农业机械化及实施产业扶贫对助推秦安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机化助推产业扶贫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甘肃省在年初统筹整合20个省级部门440亿元涉农专项资金用于扶贫攻坚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级资金整合使用管理办法》,着力构建财政资金整合使用的长效机制。根据《办法》,省级相关部门将管理的投向类同、目标接近、可用于脱贫攻坚的涉农资金进行归集,拟定整合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时期.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培育发展产业也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1].甘肃省永昌县在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该文以永昌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县的扶贫模式以及已经取得的成效,表明在后扶贫时代中,以党支部为核心,多方面、多层次的联合发展模式,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等方面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扶贫作为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推动连片特困地区治贫、减贫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西和县贫困户自我脱贫有重要意义。通过剖析甘肃省西和县"互联网+"扶贫模式的探索及面临现实困境的分析,认为推动甘肃省西和县"互联网+"扶贫需要强化扶贫宣传,统筹规划,建立品牌,培育人才。  相似文献   

18.
陇原传真     
甘肃省挂牌督战产业扶贫突出问题聚焦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甘肃省近日决定对未摘帽的宕昌县、西和县、礼县、通渭县、岷县、东乡县、临夏县、镇原县8个贫困县,以及未退出的394个贫困村和17.5万未脱贫人口,紧扣产业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级挂牌督战.  相似文献   

19.
2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总工会深化劳模关爱工程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河南省将动员劳模先进人物开展技术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和先进集体助力脱贫攻坚,持续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劳模群体不断突显着“头雁”效应,河南省也形成了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品牌。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2016,(6):50
正2015年,甘肃省牢牢抓住贫困地区这一全面小康的短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预计全年实现减贫100万人以上,贫困群众收入增速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面对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扶贫成就,离不开甘肃省在扶贫机制的一直探索与创新。在先后实施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