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桃树褐腐病是大连桃产区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常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桃病害的杀菌剂存在不规范化,防治桃褐腐病菌的抗性问题比较严重。为了解啶菌恶唑对桃褐腐病的抑菌率和田间防效,辽宁省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在实验室用25%啶菌恶唑乳油、对照药剂24%腈苯唑悬浮剂,浓度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穆阳水蜜桃流胶病、褐腐病、桃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并针对每一种病害提出药剂防治措施,为广大果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利用拮抗菌防治植物病害,为桃的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更多可行性的方案。以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桃褐腐病拮抗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N-88为试验材料,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对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的抑菌活性,并结合抑菌圈法,研究了该菌在pH、温度、紫外线(UV)等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细菌RN-88能显著降低桃褐腐病的发病率,其发酵液对褐腐病菌(M. fructicol)的抑制率可达44.69%。在过滤除菌后,相对于高温灭菌,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损失较小。在pH 7.5~9.0的碱性溶液中,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酸性溶液(3.0≤pH≤6.5)中处理后,其抑菌能力减弱。发酵液的抑菌率几乎不受温度和紫外线(UV)的影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RN-88细菌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具有开发成桃褐腐病生物拮抗剂的潜在价值,本研究为荧光假单胞菌作为新型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桃褐腐病又称桃菌核病、桃灰腐病和果腐病,广泛分布于各桃产区,是桃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果实危害最重,发病后不仅在果园中相互传染为害,引起大量烂果、落果,而且在贮运期中亦可继续传染发病,造成巨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桃褐腐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链核盘菌和核果链核盘菌。无色、单胞的链核盘菌分生孢子呈柠檬形或卵圆形(图1),在梗端连续成串生长,其较短的分生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从"Redhaven"桃果肉中分离得到的两种拮抗酵母菌株L1和L8对三种核果类褐腐病原菌(Monilinia laxa,Monilinia fructicola及Monilinia fructigena)的离体和活体拮抗效果。这两种拮抗菌株是经初步验证能够减轻桃和油桃的褐腐病症状后筛选出的,并最终通过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手段鉴定为Aureobasidium pullulans(出芽短梗霉菌)。通过活体接种三种褐腐病菌的试验研究发现,两种拮抗菌的高压灭菌悬液及无菌过滤液对果实褐腐病的发生均无抑制作用,而含有L1和L8菌株的菌悬液可完全抑制M.laxa和M.fructicola引起的褐腐病的发生,并使M.fructigena引起的褐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70%和90%。在另一项试验中,将油桃用两种拮抗菌液处理后接种三种褐腐病菌,然后将其在0℃下贮藏21 d,再在20℃下放置7 d。结果表明,低温抑制了褐腐病的发生,处理和对照果实均无褐腐病的症状。但在20℃下放置7 d后,对照果实的褐腐病发病率均超过了45%,而LI和L8处理分别可以将接种M.fructigena病原菌果实褐腐病的发病率降低89.8%和91.2%,说明两种拮抗菌的处理可完全抑制接种M.laxa和M.fructicola引起的果实褐腐病的发生。两种拮抗酵母菌株的最佳抑菌浓度为108CFU.mL-1,L1在107CFU.mL-1浓度时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L8菌株在107CFU.mL-1浓度时对由M.fructigena和M.fructicola引起的果实褐腐病无抑制活性,处理与对照果实无差异。而对于接种了M.laxa的油桃果实,与对照相比,107CFU.mL-1浓度的L8菌株却可显著降低褐腐病的发病率。尽管在0℃和20℃下贮藏的油桃果实伤口处的L1和L8菌的数量增长较慢,但已经足够控制果实褐腐病的发生。综上所述,本项研究确定了可作为开发采后生物杀菌剂活性成分的两种A.pullulans拮抗菌株,并用于抑制引起核果类作物采后严重经济损失的三种Monilinia真菌。  相似文献   

6.
宁夏西吉县马铃薯贮藏期病害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结果表明,宁夏西吉县马铃薯贮藏期病害有细菌性环腐病、软腐病和真菌性晚疫病、湿腐病、干腐病、坏疽病。其中主要危害病害是镰刀菌干腐病,其次是晚疫病和环腐病;陇薯3号品种较耐贮藏,宁薯4号不耐贮藏。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代森锰锌防治病害效果达56.8%,是贮藏期较适宜的病害防治药剂,其次是25%甲霜灵,防治效果达43.8%。  相似文献   

7.
蔓枯病是哈密瓜易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选用杜邦阿砣(22.5%啶氧菌酯SC)不同浓度处理对哈密瓜蔓枯病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药后10 d,22.5%啶氧菌酯SC用量为35 m L/667 m~2和45 m L/667 m~2时,对哈密瓜蔓枯病的防效分别为80.55%和84.82%,防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8.
<正>巴斯夫将在日本推出Axar Flowable和Imtrex Flowable两款新产品,这两款新型杀菌剂的活性成分均为氟唑菌酰胺。这两款杀菌剂的上市将为日本农民带来新型杀菌工具,其对几种常见的作物病害具有更强大及更持久的防效。Axar Flowable对苹果、梨、桃等特种作物的主要病害具有良好防效,包括菌核病、赤霉病、黑斑病、褐腐病等。该产品由SDHI杀菌剂氟唑菌酰胺与苯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对桃采后褐腐病(Monilinia.fracticola)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室温条件下,用3种植物提取物2号、5号和12号的不同浓度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褐腐病防治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仅接种褐腐病菌(M.fracticola)的对照(ck)相比,提取物2号的3个浓度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褐腐病菌对桃果实的侵染(P<0.01),并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其中用50mg/mL浓度处理的桃果实腐烂率为0;提取物5号处理也能显著抑制桃果实采后褐腐病的发生,用12.5 mg/mL浓度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腐烂率也为0;提取物12号的3个浓度处理得到的果实病斑直径基本相同,而发病率是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但总体效果均显著好于ck(P<0.01).  相似文献   

10.
正1.商品名菌思奇、灰踪。2.主要剂型单剂:25%乳油(菌思奇)。混剂:30%啶菌·乙霉威悬浮剂,40%啶菌·福美双悬浮剂。3.毒性低毒。4.作用机理啶菌恶唑属于甾醇合成抑制剂杀菌剂,具独特作用机制和广谱杀菌活性,且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内吸性,通过根部和叶茎吸收能有效控制叶部病害的发生和危害。5.产品特点啶菌恶唑具有广谱和突出的离体杀菌活性,对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广东省植保植检总站组织专家组,赴湛江市遂溪县调研火龙果病害发生为害情况。遂溪县种植火龙果约2万多亩,近年来出现大面积不同程度发病症状。专家组前往发病较重的杨柑镇布政村,随机选取约4亩果园,据调查,90%火龙果茎部发生褐腐病,同时还有少量炭疽病、疮痂病等发生。但主要是褐腐病引起,其它病害后期伴随侵染。调查组初步认为:火龙果上发生的主要病害褐腐病,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节格孢属新暗色柱节孢。火龙果在广东省种植时间不长,对该病害的防治方法还须进一步研究。目前专家建议采取如下防治措施:一是引种无病苗木。确保苗木  相似文献   

12.
<正>施佳乐(嘧菌胺),为400克/升悬浮剂,属苯胺基嘧啶类,是新型灰霉病杀菌剂,专门用于防治各种蔬菜以及葡萄、草莓等作物的灰霉病,也可用于防治菌核病、褐腐病、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引起河北省丰南区发现的一种植株青枯、维管束褐变的番茄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纯化、致病性测定、田间接种后再分离、菌落和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害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引起的番茄颈腐根腐病。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对茎基接种和浸根接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茎基接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浸根接种。为接种完成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造成莲藕烂叶的病害有烂叶病、叶腐病、叶疫病等,此外腐败病也可导致烂叶。应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烂叶病、叶腐病、叶疫病主要采用喷雾或泼撒药剂防病,对腐败病可提前采用药剂消毒土壤,对危害浮叶的叶腐病和叶疫病,可选用相应药剂泼浇消毒,发病后喷雾,对烂叶病,可提高喷雾  相似文献   

15.
激活蛋白是从多种病原真菌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激发子,为了解桃褐腐病菌激活蛋白对植物防御酶的诱导作用,本实验通过沸水浴、离心等方法,从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菌丝体中分离出激活蛋白的粗提物,并喷雾到草莓幼苗的叶片上,测定了部分防御酶和病程相关蛋白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桃褐腐病菌激活蛋白处理后,0-18h内草莓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曲线增高的趋势,18h达到最高值,最高值比对照增加40.7%; 0-6h内草莓叶片过氧化物酶(POD) 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呈急剧增高的趋势,6h达到最高值,其中POD活性比对照增加126.2%,PPO活性比对照增加62.9%。经激活蛋白处理后草莓叶片的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也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甘蔗镰刀菌(Fusarium sacchari)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防治甘蔗梢腐病的药剂,本研究测定了温度、pH、碳源、氮源和光照对甘蔗镰刀菌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的毒力作用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镰刀菌的菌丝在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差异不明显,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温度均为2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3℃;最适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pH均为8。在供试碳源和氮源中,最适合甘蔗镰刀菌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粉;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的碳源和氮源则分别为蔗糖和硝酸钠。在室内毒力测定的8种供试杀菌剂中,50%咪鲜胺锰盐、25%氰烯菌酯和50%多菌灵对甘蔗梢腐病菌具有强的毒力,其EC50依次为0.083、0.271和0.380 mg/L;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25%氰烯菌酯1 2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中生菌素、70%恶霉灵和20%粉锈宁等药剂的800倍液均梢腐病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防治效果均为96.00%,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本研究为进一步防控甘蔗梢腐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筛选有效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杀菌剂和指导田间科学用药提供参考。2010—2012年,选取6种具有代表性的化学药剂和3种生物药剂展开了连续3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嘧霉胺悬浮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啶菌噁唑乳油、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5%小檗碱水剂和106个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09%、63.36%~67.62%、64.90%~76.41%、72.62%、54.32%~ 72.61%、82.14%~84.72%、22.04%、38.07%和12.15%。多菌灵、嘧霉胺、百菌清、腐霉利和苯醚甲环唑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一般;啶菌噁唑防效较高并且稳定,3年的防效均在80%以上;3种生防药剂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具有潜伏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等特点。使用杀菌剂是日前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病菌对一些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导致防效下降。为验证新型杀菌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含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各21.4%)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笔者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为对照,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数据显示,用药前各处理区黄  相似文献   

19.
<正>姜枯萎病,又称姜块茎腐烂病,是生姜的一种常见性病害,经常使地上部的病株呈枯萎状,地下块茎变褐腐烂。严重影响姜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姜枯萎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尖镰孢菌(图1)和腐皮镰孢菌。两种病原菌均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  相似文献   

20.
百香果茎基腐病菌分离鉴定与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百香果产业中多发病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防治问题,在广东省百香果主产区采集茎基腐病病株,结合形态学观察与分子测序方法鉴定分离病原菌菌株,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同时检测系列杀菌药剂对病菌生长及其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从百香果茎基腐病病株中分离获得的8个菌株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离体和活体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致病力较高的菌株为FP6、FP7、FP2,其次为FP1、FP3、FP8、FP4,最低为FP5。不同药剂处理对病菌的生长及致病力均产生影响,其中30%苯甲嘧菌酯处理的抑制效果为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百香果茎基腐病病理学、百香果抗病育种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