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璐琳 《甘肃农业》2002,(12):31-31
定西农业特产税的主要征收品目是中药材.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1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四县,品种主要为当归、红黄芪、党参等.目前,本区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超过20%,而当归占70%以上,中药材已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已审定批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陇西县为"中国黄芪之乡",渭源县为"中国党参之乡".定西已是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也成为地区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
定西市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定西市的中药材以质量优、药性好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定西中药材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十分走俏。岷县、陇西县、渭源县、还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市委、市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坚持把中药材作为一项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开发,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种、加、销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02万亩,品种达300多种,总产量146734吨。在市、县(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当归、党参、红黄芪GAP的规范种植技术规程,为今后我市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面提高竞争能力,努力扩大在国内外药材市场的占有份额,使其真正成为富市富民的支柱和拳头产业提供了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当归、黄芪、三七、大黄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在互助县悄然兴起。通过几年的发展,互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大趋势,区域不断拓展,品种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促进互助县林川、东和、东沟、五峰等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新途径。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互助县当归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岷县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生物学特征非常吻合,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党参为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品种有白条党、潞党、纹党、西党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岷县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本文总结了党参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包括良种繁育、育苗、栽培、产地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党参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芪、党参、当归等三种陇西道地药材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西县是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地之一,陇西中药材素以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将县域内不同区域出产的黄芪、党参、当归等三种道地药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文简称《中国药典》)进行检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药材检测参数的角度对药材的品质加以分析,并对陇西本地出产的黄芪、党参、当归等三种道地药材进行了详细的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6.
渭源县会川镇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当归生产、加工与销售基地,当归、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是该镇的支柱性产业,占农民总收入的60%。因此,提高当归的产量和品质成为该镇中药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归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必须从种植技术开始研究,包括种植范围、土壤好坏、种子的选用、播种育苗、种植管理、挖苗、储存、移栽、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加工等。  相似文献   

7.
<正>岷县中信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甘肃省岷县寺沟乡朱麻滩村,国道212线旁,距离县城8公里,占地面积7100多平方米,境内没有工业企业污染,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1月25日,是一家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购销、信息服务、中介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产品主要是中药材系列精美礼盒当归王、当归头、当归片、党参王、党参片、黄芪王、黄芪片、红芪王、红芪片等,以及中药饮片(配方饮片)当归机切片、手切片、当归粉,黄红芪白切片、四指片、宽带片、柳叶片、瓜子片、马耳片、黄芪粉,党参圆丁片、党参节、党参粉等。  相似文献   

8.
陇西县素来就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的美誉,被称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针对黄芪产业的发展战略定位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黄芪优质种源退化、产业链发展先天不足、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发展问题等限制了陇西黄芪产业化发展,本文提出了依托“三个基地”“两个园区”实施黄芪产业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黄芪产业,以期为其他大宗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补救措施对党参、黄芪和半夏三个大宗中药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雹灾对陇西县中药材种植的影响因其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不同,在大田生产中针对党参受到雹灾后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追施尿素的方法来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雹灾危害对黄芪在生育后期的生长影响不大;雹灾危害对半夏在生育后期的生长影响较大,在大田生产中针对半夏受到雹灾后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方法来提高半夏的产量,也可采取追施尿素的方法来减少雹灾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30万亩以上,产量约82万吨,根据市场估算,产值近100亿元。其中,当归等六大品种种植面积约233万亩,占总面积的70%以上,中药材产业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陇药产业今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1.
夏权 《安徽农业科学》2023,(10):174-176
从中药材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紧扣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和绿色十大生态产业中“循环农业”“中医中药”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以甘肃省中药材核心产区定西为例,选取该地区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当归、党参、黄芪为研究对象,开展气候生态因素对特色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提出气候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研究气象灾害对特色中药材的致灾机理,确定当归、党参、黄芪不同生育期气象致灾因子阈值,进而建立定西特色中药材生态气象服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药材产区,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产量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在省内部分地区已经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组织了大规模开发生产。文章主要结合甘肃省中药材的生产优势,分析中药材种植技术。甘肃省的中药材有当归、党参、甘草、丹参、芍药等,而且当归、板蓝根等这一类药材在全国赫赫有名,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在选地、栽培、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管理,就可以保证药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昭苏县自然条件极适宜中药材生长,且产量高、质量好,主要有贝母、当归、雪莲、甘草、板蓝根、柴胡、黄芪、麻黄、紫草、秦艽、蒿本等,具备明显的地域优势和产业开发前景.近年来,昭苏县各乡镇农民开始小面积试种中药材获得成功.201 1年,从甘肃岷县引进中草药当归、党参、黄芪种苗,试种后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12年,在昭苏县洪纳海乡建立了千亩中草药示范基地,农业局科技示范园、胡松图哈尔逊乡、夏塔乡、察汗乌苏乡、萨尔阔布乡也相继种植了黄芪、当归、柴胡、蒿本等中药材.  相似文献   

14.
甘肃素有中药材基因库之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药材主产省之一?拥有中草药资源1527个品种,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之首。特别以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甘草五种药材闻名中外,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中国的“当归之乡”、“党参之乡”、“黄芪之乡”都在甘肃。与药材大省不相符或尴尬的是,在甘肃的药材市场上,地产药材少得可怜。本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提出了我省发展中药材的可行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党参为桔梗科植物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是常见的平补类中药材。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党参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种植前景看好。陇西县是甘肃最大的传统药材产区,是党参、柴胡、黄芩、甘草等中药材的道地产区,然而陇西县党参栽培过程中,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和农户不规范的栽培方式,使得种植期间党参病害影响加大,以下结合陇西县党参栽培病害防治实际,将党参常见的4种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归纳,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短信平台     
正甘肃读者(手机号:156xxxx4839)问:我是甘肃的一名读者,今年想尝试种植中药材,请问甘肃本地能种植什么中药材?国家对中药材种植有什么补贴政策?答:甘肃适合种植的中药材种类很多,你可以种植当归、大黄、甘草、羌活、秦艽、党参、黄芪、锁阳、麻黄、远志、猪苓、知母、九节菖蒲、枸杞、黄芩等,但最好选择当地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地道药材品种种植。目前,国家针对药材种植的补贴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乡镇农业的不断转变,市场快速发展中对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当地根据气候、土质等优势扩大适合当地种植作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尤以当归种植历史悠久,质量  相似文献   

18.
首阳镇被誉为全国党参和黄芪价格的"晴雨表",全国特色小镇之一。改革开放40年以来,首阳中药材产业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劳务市场、改善基础设施、种植标准化等方面成就显著。本文以首阳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例,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甘肃是我国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和生产大省,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目前 中药材收获,尤其是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方式仍以传统人工作业为主,成本高效率低成为影响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 展和提质增效的不利因素。因此,大力推广适用于甘肃地域的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替换人工提升效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强 《甘肃农业》2019,(6):49-50
甘谷县是全省17个中药材生产重点县之一,是陇东南重要的优势中药材产区,以党参、红黄芪、款冬花等为主的中药材品相好、品质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聚焦脱贫攻坚,挖掘发展潜力,把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措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断强化措施,大力发展以党参、红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全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中药材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优势产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