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药间作穿山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保护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东北地区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以往人工造林物种单一,密集集中,直接影响生物物种繁衍,影响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群落发展,致使许多林地药用植物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2.
杂草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制与杂交,特别是渗入杂交(inerogressire hybridization)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融合生殖(apomixis)、染色体加倍或减少也都是杂草形成的重要方式。 本文还从自然和人工选择讨论了杂草不同生活习性的形成,并分析了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杂草的选择;自花传粉对杂草后代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杂草中种子大小的选择意义化及人工选择所产生的拟态种(mimicus)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最后,还讨论了受人工干扰生境的变化和杂草在这变化环境中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3.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些品种的鱼虾蟹类养殖中种植水草,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能固定与转化太阳能并向其他组分提供营养物质;能改善水域生态条件,优化水域环境,为鱼虾蟹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生殖、逃避敌害的场所;并还具有疾病防治的功效。水草种植在鱼虾蟹养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皖南丘陵茶区主要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91-793
1998年春茶期间对宣州市麻姑山茶叶蚕茧场林间茶园进行调查 ,分析了昆虫物种数 ,昆虫个体数 ,益、害虫物种比值和个数比值的波动 ,认为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 ,形成多样性复杂的植被环境 ,既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又利于增进自然天敌的生存繁衍及其对害虫的生态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加大了对自然的干预力度,威胁了一些生物的生境,影响了部分物种的正常生存和繁衍,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对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是鱼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水体条件的优劣决定着鱼的生存和正常生长发育。“肥、活、嫩、爽”是池塘养殖理想的水质。经多年来的新技术推广结合生产经验,对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和改善,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于大多数的植物来说,其繁衍方式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种子。植物物种在生存与繁衍过程中,种子的萌发和成苗对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胁迫、伤害、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影响,生命力较为脆弱。种子萌发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为了确保种子能够正常的生长和成苗,就应当对其萌发进行有效的调控。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种子萌发及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戴旭  尹云 《吉林农业》2011,(8):125-125
野生寒葱是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寒葱生活习性的研究,利用其生长特性进行人工栽培,不但利于濒危物种的繁衍,同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新鲜的食品,具有深远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银狐是由野生赤狐突变而来,人工饲养已有164年的历史。野生狐和驯养狐除保留野生习性外,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后代,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习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对爪鲵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实现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衍。[方法]对爪鲵的人工饲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根据爪鲵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和恒温箱原理,设计并制作了适合爪鲵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恒低温养殖箱,成功模拟了一个与其野生栖息环境状态相似的生存空间。[结论]在实验室实现了对爪鲵的人工饲养,从而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繁育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方面介绍了黄颡鱼繁育技术,并介绍了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等黄颡鱼养殖技术,以供黄颡鱼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属鲑形目,胡瓜鱼科(Osmeridae),一年生淡水亚冷水性小型经济鱼类。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县沙厂水库池沼公鱼产量变化较大,1992年-1994年产量呈上升趋势,1995年以后产量呈下降趋势。本文研究了影响沙厂水库池沼公鱼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人工增殖、饵料、人工捕捞、产卵孵化期水库水位变和竞争者等。提出了提高水库池沼公鱼产量的技术措施,即每年大量放流池沼公鱼受精卵。同时,提出了人工放流池沼公鱼受精卵应注意的问题。人工放流池沼公鱼受精卵应注意的问题是:把握采卵时机,保证数量和质量,设法缩短孵化期,在进入水库上游的亲鱼90%以上成熟时进行人工采卵孵化;放流地点选择在沙石底质、水深不大于5 m,避风向阳的库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线粒体COI基因全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台湾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doxus)和武夷光唇鱼(A. wuyiensis)的物种有效性。光唇鱼属6个种76尾样本的COI基因全序列共获得21个单倍型,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台湾光唇鱼和武夷光唇鱼构成单系群。K 2-P遗传距离分析显示台湾光唇鱼与武夷光唇鱼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853%,远小于COI条形码在物种间的2%遗传距离阈值。以ASAP物种界定法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光唇鱼和武夷光唇鱼为同一物种。因此,闽江分布的武夷光唇鱼与台湾光唇鱼应为同一物种,武夷光唇鱼为台湾光唇鱼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2013,(2):10-11
四大举措保江豚近年来,洞庭湖高度濒危物种江豚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十分重视该问题,采取加强东洞庭湖江豚保护区建设、保护江豚水域生态环境、开展江豚保护科学研究和提高江豚保护意识四大举措来保护江豚,并将探索开展江豚迁地保护作为下阶段工作重点,努力为江豚打造一个适宜生存、繁衍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在燕沟流域选取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其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重建途径(自然恢复、人工恢复、自然和人工恢复)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灌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大,天然草本群落与人工乔木林群落接近,人工灌木林群落最小;影响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群落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植物物种种源、植物自身因素(初植密度)和人为因素(破坏、放牧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劣、难以开发利用,不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而荒山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或人为干扰严重导致植物难以生存繁衍。因此,荒山植被恢复历来是生态恢复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我国传统造林方法有不少缺陷导致现有人工植被存在存活率低、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稳定性差等弊端。具体表现在:树种选择不合理,树种配置观念欠缺,忽视先进高效造林技术的开发应用,不重视抚育工作。荒山裸岩地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黄颡鱼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方法、激素使用、催产池设置、人工孵化环境与条件、孵化设施设置、孵化管理等方面对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研究总结,通过对黄颡鱼仔鱼暂养、鱼苗下塘、日常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对黄颡鱼鱼苗人工培育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为江淮地区黄颡鱼规模化繁育及养殖生产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颁布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生物物种资源”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及其遗传材料,除了物种层次的多样性。还包含种内的遗传资源和农业育种意义上的种质资源。“遗传资源”是指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基因和DNA水平)的材料;“种质资源”则是指农作物、畜、禽、鱼、草、花卉等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20,(15)
野生动植物是地球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由于数量稀少,需要长久稳定的生存环境才能够继续繁衍,免于灭绝。而不属于濒危物种的野生动植物虽然数量仍然可观,但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大肆破坏,导致生态失衡,这种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很大威胁的。  相似文献   

20.
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为提高短须裂腹鱼人工繁育能力,以刚涌出的清澈无致病菌和虫的地下泉水为水源,采用水流培育亲鱼、流水孵化受精卵、活体饵料培育鱼苗等关键技术,进行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年共采捕野生短须裂腹鱼亲鱼403尾,在水流速度0.1~0.3 m/s、水温12~16℃、pH值6.5~7.0、溶氧6 mg/L以上的流水池中培育,平均驯养成活率49.4%,获成熟亲鱼234尾次;共催产亲鱼224尾次,产卵雌鱼133尾次,总产卵量127.3万粒,平均每尾雌鱼产卵0.957万粒;获受精卵93.8万粒,平均受精率为73.7%;受精卵在水温12.5~14.0℃的流水孵化槽中孵化199 h开始出膜,共孵出幼体85.5万粒,平均孵化率91.2%;共获2 cm仔鱼55.1万尾,平均出苗率58.7%;共获3.5 cm鱼苗45.2万尾,鱼苗培育成活率为8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