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人工洞库,即在山腰中"掏出"岩石,喷混凝土固定岩石体,而后再用预制板砌成"房子"形成仓库。基于此综合评述了地下人工恒温洞库储藏复烤片烟管理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片烟的入库接收验收工作是做好储藏管理的基础。由于洞库是恒温洞库,常年温度保持在15~17℃,温度受外界气候的影响极小,烟叶储藏管理的工作核心是控制仓库湿度的上升。合理设计片烟垛位垛型,有利于通风换气,对减少仓储成本和烟叶损耗也至关重要。在此所指烟叶是指复烤打叶以后的片烟。  相似文献   

2.
片烟仓储方式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烟叶仓库仓储方式呈现多样化。详细介绍了机械除湿加磷化铝杀虫的片烟仓储方式、吸湿剂除湿加磷化铝杀虫的片烟仓储方式、密封降氧仓储方式(气调法仓储方式)、"三位一体"仓储方式的概念、原理、优点、不足及适用场所,以期为片烟仓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以及实现卷烟原料的可用性。【方法】对贵州中烟6个原料基地上中2个部位片烟的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1)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下降,变化速度最快的醇化时期是醇化6~12个月。此时正好处于仓贮环境温度上升的阶段,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可加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的降解和转化。(2)不同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兴义库的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大于贵阳库和贵定库片烟,但3个醇化库的浓香型片烟降幅差异均不显著。(3)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生物碱含量变化微弱,糖碱比的变化规律与总糖同步。【结论】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能加速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缩短烟叶的自然醇化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推行绿色环保理念,探索电加热片密集烤房在皖南烟区的应用效果,以云烟97烤烟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2种能源烤房(自动加煤烤房、电加热片烤房)在装烟量、能耗成本、烤后烟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电加热片烤房装烟量与自动加煤烤房无差异,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整体以电加热片烤房较好,且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差异不大。采用电加热片烤房烘烤烟叶,供热、排湿、装烟量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无排放污染物,符合节能减排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5.
烟草业是我国财政支柱行业,行业整体规模大,烟草行业在仓储环节发生局部霉变即造成大量烟叶损失,尤其原料烟叶霉变,原烟仓储前水分的预处理、原烟仓储过程的温湿度控制、原烟仓储的出库管理与养护均对烟叶霉变的产生影响。为稳定烟叶仓储的质量,提高烟叶仓储管理水平,通过对原烟仓储管理的探索研究,减少原烟的霉变损耗情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有的烟叶醇化技术进行研究发现,现有的醇化技术成本比较高,醇化质量比较低。因此,通过研究德宏、丽江两地"KRK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优质烟叶存储特性,结合复烤企业现有基础仓储条件,探索一种适用于复烤企业的特色优质烟叶醇化技术,有效提高烟叶品质,延长高温高湿烟叶保管时间。通过本研究探索基于现有复烤企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各种仓储模式,对降低烟叶青筋比例、减少烟叶造碎、延长高温高湿烟叶保管时间、提高烟叶品质和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的配方打叶过程成品片烟烟叶内在质量均匀性的变化规律,为利用高架库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福建产区多个产地等级的烟叶为试验原料,选择烟叶烟碱含量为参数,将50%原料作为试验组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另外50%作为对照组,不做控制,通过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分析评价2种方法片烟烟碱含量的波动情况。[结果]试验组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使成品片烟烟碱含量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至0.07%和2.53%;对照组利用高架库随机投料,成品片烟烟碱含量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至0.10%和3.6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品片烟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0.03和1.07个百分点。[结论]打叶复烤过程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可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提升成品片烟内在质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烟叶可用性、减少企业经济损失,降低烤烟压油产生的损失,开展不同预防压油产生措施的跟踪对比试验.明确了烟叶压油主要原因为原烟含水率超限,打包不规范,堆放过高、时间过长,仓储环境管控不到位及烟叶自身因素等原因导致,阐述了严格控制原烟含水率、规范打包过程、分类堆放,灵活安排堆放时间、加强仓储管理、加强流通管理等措施能有效降低烤烟压油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对具体的预防措施进行跟踪,结果表明,云南保山C2 F和C3F-2压油烟叶比例分别下降1、6.8百分点,云南昆明C2F和云南昆明C3F压油烟叶比例分别下降10.0、8.2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密集烤房加热室加热设备采用电加热板和普通炉体加热烘烤烟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加热方式烤后烟叶质量相当,电加热板设备烤房较普通燃煤烤房烘烤中部烟叶、上部烟叶平均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2.55、1.05个百分点,均价分别提高0.51、0.34元/kg,每炕减少用工1个,减少用工成本80元。但是电加热板设备烤房电耗大,中部烟叶、上部烟叶烘烤能源成本较普通燃煤烤房平均每1kg干烟分别增加3.07、2.87元。电加热板设备烤房可降低烟农烘烤劳动强度,减少煤炭使用,较燃煤烤房更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烟叶贮存外观质量及其内在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鸣红岭、柳州龙腾烟叶仓库选取产自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复烤片烟进行贮存外观质量调查,并对不同外观质量烟叶的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产地、等级及仓储条件均可影响烟叶的贮存外观质量,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烟叶变色(褐变)及油印较严重;烟叶等级越高,发生褐变及油印的程度越高;贮存在柳州龙腾仓库的烟叶褐变及油印均重于武鸣红岭仓库;严重油印及褐变的烟叶化学成分比例失调,烟叶内在质量明显下降,香气质变差,香气量减少,吃味变差,杂气、刺激性增加。建议加强产地烟叶贮存保管工作,严格控制烟叶水分,强化仓库温湿度管理,以减少烟叶变色(褐变)及油印,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法的片烟干燥收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质量、降低复烤过程片烟收缩,以烤烟上部橘黄二级烟叶(B2F)和中部橘黄二级烟叶(C2F)打后片烟为材料,采用机器视觉装置并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对片烟收缩特性进行检测和表征,对干燥过程片烟收缩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烟叶原料部位、打后尺寸对片烟干燥收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法用于片烟收缩特性测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一定条件下片烟收缩率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干燥过程中片烟收缩形变主要来源于干燥前期的快速脱水阶段,随着干燥过程含水率的降低,片烟收缩率变化趋缓.C2F的收缩率明显高于B2F,实际复烤干燥加工热风温湿度和终点水分下,C2F、B2F收缩率分别达14.3%、11.9%.不同尺寸片烟收缩特性存在差异,B2F片烟收缩率随尺寸增加而明显增大.可见,对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原料,通过复烤前片烟打叶尺寸的调节和复烤过程适当降低脱水速率,可有效控制收缩形变.  相似文献   

12.
从片烟表面霉菌的种类和致霉性、霉变发生的环境因素、烟叶霉变的鉴别、霉变预测及防治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仓储片烟霉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烟叶散叶收购方式对等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和发展,烟叶先分级、再扎把、后交售的传统收购模式,对于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的提高有着较大的限制作用。收购烟叶等级纯度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对烟叶等级的利用率,同时先分级、再扎把用工量较大,导致烟农种植成本提高,种烟效益降低。该文针对上述关键性问题,分析了不同方式影响收购纯度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把烟和散叶收购方式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收购等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行烟叶分级不扎把散叶收购方式能够提高收购等级纯度;降低烟农的种烟成本;减少把内掺杂使假现象;是平衡等级质量、提高等级合格率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密集烤房不同装烟密度对江西下、中、上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经济性状及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控制装烟密度能够提高烟叶烤后质量,节省烘烤成本,装烟过多或过少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均不利。在江西省生态条件下,密集烤房下部烟叶装烟密度为288竿/烤,中、上部叶装烟密度为384竿/烤时提质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前烤烟密集式烘烤大多是挂杆式烘烤,但挂杆烘烤存在程序复杂、用工多、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达到简化烤烟烘烤工序、减少烟农劳动投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目的,2015年宜章县黄沙烘烤工场进行了烤烟散叶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1烘烤烟叶时间长36 h,加煤次数多18次,煤炭用量多150 kg,明显用工劳动强度增大、经济成本增加;2不列级比例高55.4个百分点,低次烟叶偏高,优质烟叶比例偏低。3烤后单叶重降低0.48 kg,蒸片烟、青片烟、糟片烟比例相对较高,合计达到97%。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烤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存在一定缺陷,尚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普改密"烤房,进行了其适宜的装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普改密"烤房的装烟密度为每层40竿,即竿距为13.0 cm左右时,有利于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提高上中等烟的比例,降低杂色烟比例,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降低或增大装烟密度,对烟叶烘烤的能耗及烘烤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烟叶是进行香烟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贮存要求非常严格,很容易发生变质,使烟叶收购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天气因素以及对于收购企业的供需之间的矛盾,都严重影响着烟叶仓储管理工作的进行。基于此,从烟叶收购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做好烟叶收购仓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托盘堆放片烟模式下,多楼层烟叶库2楼及2楼以上片烟基本没有霉变,1楼片烟底箱底层贮存2个月以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主要原因院地下水气通过毛细管向上蒸发,途中受托盘和底箱的阻挡,在托盘下积聚,通风不畅,形成较高的相对湿度,直接冲击底箱;冬春交换季节,底箱和托盘下空气的温差又进一步加大了底箱表面空气的相对湿度,甚至形成结露,造成烟叶含水率迅速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阻湿保温法预防烟叶霉变试验,结果表明院用阻湿保温法可以有效预防烟叶库1楼烟叶底箱底层霉变,该方法经济、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打叶框栏尺寸对烤烟打叶过程中叶片结构及出片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打叶框栏尺寸对加工片烟叶片结构及出片率的影响,开展了一定范围内(7.0~8.9 cm)不同一打框栏尺寸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一打框栏尺寸缩减时,加工后片烟烤前与烤后烟叶的大片率均有所降低,但整体降低幅度不大;烤前与烤后片烟中大片烟叶在大中片烟叶中的比例亦有小幅度降低,但降低幅度有限;缩减打叶复烤环节一打的框栏尺寸,烟叶的造碎有所增加,出片率小幅降低,但均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