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H两优991是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2011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在荔浦县多年种植,表现出熟期适中、丰产稳产、群体生长整齐、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组合种植表现和栽培管理技术,为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56份来自四川的杂交稻组合对广西稻瘟病的抗性,为合理引进、布局新品种及综合防治稻瘟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岑溪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圃对来自四川的56份杂交水稻组合进行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结果】参试组合中,对广西稻瘟病表现中感的组合3份,分别是中优177、川香3号、辐优838,占鉴定总数的5.36%;表现感病水平的组合13份,占鉴定总数的23.21%;其余40份均表现高感稻瘟病,占鉴定总数的71.43%。【结论】56份杂交稻组合对广西稻瘟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且大部分达高感水平,这些组合只适宜在非病区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南宁和山西平遥两地分别种植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测定其产量性状和含油率。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在异地种植的产量性状和含油率表现不尽相同。组合2在山西平遥的单穗重、单穗粒重、整粒含油率和胚含油率都最高,其次是在山西平遥种植的组合1,且组合1和组合2在山西平遥的大部分产量性状及含油率高于广西南宁,而其余4个组合在山西平遥种植的单穗粒重和整粒含油率远低于广西南宁。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56份来自四川的杂交稻组合对广西稻瘟病的抗性,为合理引进、布局新品种及综合防治稻瘟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岑溪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圃对来自四川的56份杂交水稻组合进行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结果】参试组合中,对广西稻瘟病表现中感的组合3份,分别是中优177、川香3号、辐优838,占鉴定总数的5.36%;表现感病水平的组合13份,占鉴定总数的23.21%;其余40份均表现高感稻瘟病,占鉴定总数的71.43%。【结论】56份杂交稻组合对广西稻瘟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且大部分达高感水平,这些组合只适宜在非病区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优317是广西钟山县种子公司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317配组而成的三系感温型杂交水稻中熟组合,具有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广西钟山县连片种植66.67hm2,平均单产达7.73t/tm2.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和两优1号在北流的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两优1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感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3年晚稻在北流市种植,全生育期122 d,平均单产达8.05 t/hm2,米质优,饭清香软熟可口,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北流市晚稻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西优2号是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不育系西A与自选的恢复系R2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在广西博白、防城、钦州、桂平等地种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具有抗性强、米质优良、食味口感好、分蘖力强等特点。提出了该组合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畾优1067是由广西百香高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由畾A×R1067杂交得来。2017年早稻在北流引入试种,2018年在北流全市扩大面积种植,全生育期121 d,平均单产达7.63 t/hm2,米粒细长、呈虾肉色、米饭软硬适中、香软可口,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文章介绍了该组合在北流市早稻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T优551在福建及广西桂中南2年示范和大面积种植的产量表现,根据该组合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超高产(≥10t/hm2)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丰优28是陕西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粤丰A和自育恢复系R28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晚籼杂交稻组合.在陕西汉中平坝、安康川道和河南、广西、湖北、四川等地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特优918是广西瀚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配组育成的感温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4年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桂审稻2014014号。经容县2年引种试验,该品种表现出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抗性好、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容县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博Ⅱ优213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用玉213恢复系与博ⅡA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表现大穗、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截至2005年底已累计推广种植20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株两优15(株1S/H98-15)是由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广西品种认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在湘中娄底和桂林中北部的种植表现,总结了该组合在洞庭湖双季稻区作早稻软盘育秧抛秧栽培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两系杂交水稻金两优289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两优28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自育核不育系金山S-2与早恢89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广西区品种认定。在福建南部和广西桂中北作早稻种植,表现优质高产、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提出了该组合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博优938是广西钦州市农科所用新育成的恢复系钦938与博A配组而成的感光型高产优质晚籼杂交稻新组合,区内外区域试验均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寒不早衰,一般产量6.75~7.50kg/ha,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4月获广西钦州市第一届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目前该组合已成为广西杂交晚稻当家组合,可在桂南稻作区、桂中稻作区南部以及广东、福建南部地区和海南省等地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Y两优087系籼型感温型两系杂交稻,201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获得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为了探索该组合在博白县的种植表现和可行性,从2011~2014年对Y两优087进行试种、示范、观察考查,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一般每亩产干谷600~650 kg,最高产达725.3 kg。通过总结Y两优087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经验,有利于加快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当地的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出一个新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两优3218,在广西容县早晚2季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较强,熟期适中,米质较优,适宜机械收割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高效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当地的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出一个新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两优3218,在广西容县早晚2季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较强,熟期适中,米质较优,适宜机械收割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高效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CIMMYT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从CIMMYT引进玉米种质资源132份,其中地方种质50份、杂交种21份、基因改良圃中间材料34份、自交系27份。经过两年种植鉴定,大部分材料的株高及雌雄花协调性基本和引种地一致,这些种质材料具有适应广西玉米两季种植模式、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及籽粒品质优等特点。其中,黄粒CML285表现特优,适应广西气候,产量高,一般配合力高;白粒CML268也表现很好,产量高,穗部性状遗传力高。利用CML204改良玉米自交系南60-1获得"改良南60-1",其籽粒品质明显提高,且与CML268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对引进的自交系、特别是白粒自交系直接和广西的骨干系组配,获得了较强的杂交优势组合。对引进的地方种质、杂交种及基因圃中间材料进行人工套袋自交,获得了168份趋于稳定的高代材料,大部分高代材料的产量、长势及雌雄花协调性表现很好;采用广西骨干系进行测配,获得600多个组合。此外,将部分材料和广西自交系杂交,可明显改善广西玉米籽粒品质。因此,引进的玉米种质材料丰富了广西玉米种质资源,拓宽了玉米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利于加快我区玉米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20.
金优桂99系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桂99配组而成的感温型中熟优质组合.于1994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金优桂99于1994年由广西区种子公司引进,试验、试种、示范,表现稳产高产、米质优,颇受种植农户的欢迎,1999年9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