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正>科学施用农药,合理防治病、虫、草、鼠害,是保障农业作物丰收的重要措施。拜耳一直致力于推广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技术,确保农药的正确使用,为施药者安全、环境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只有使用者及农户们掌握科学用药技术,准确判定农作物病情,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导致农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抗药性产生,甚至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那如何确保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呢?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是全球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物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药作为作物保护重要产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输出国,应顺应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变化的客观趋势,发挥产业链配套完整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布局全球,突出重点,内外并重,强化支撑"的总体思路,转变以原药出口为主的现有模式,利用优势技术、较充沛的资金、国外长期合作伙伴等优势布局全球,调整农药出口结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且在有效期的大田农药正式登记产品已突破22000个,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多达近700个,农药登记产品数量、农药登记有效成分数量、农药定点生产企业数量、农药生产量、农药使用量等都位居世界前列。经过近几年来产品"突击式"登记,一方面有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一些小宗作物的发展,小宗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矛盾越来越激烈。如阿维菌素单制剂及各种复配制剂登记数量多达几百个,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而用于金银花、苎麻、芦苇、草莓、杨梅、茭白、中药材、食用菌等小宗作物的农药几乎"凤毛麟角",有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4.
<正> 农药的使用是一个老话题,但一直没有解决。农药的使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农药和药量药物学问题,而是涉及农药制剂、农药行为、生物行为、施药机具、作物生态、气象因素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一项系统工程,一门"农药应用工艺学"。农药使用是否正确,关系到防治效果的优劣,作物产量的高低,人畜安全程度的好坏,农田生态环境的良莠,农产品残留的多少。而目前农民在使用农药的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一些急待更新和矫正的陈旧观念和传统误区。一是病虫发了就打药,把防治病虫寄托在农药这张"王牌"上;二是只要勤打药,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态     
<正>农业部拟禁限用6种高毒农药近日,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业部发布公告,拟对杀扑磷等6种高毒农药采取禁用限用措施。一是撤销杀扑磷使用于柑橘作物的农药登记,撤销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使用于甘蔗作物的农药登记。将溴甲烷、氯化苦农药登记的使用范围变更为  相似文献   

6.
曹茉 《种子科技》2023,(17):136-138
文章研究了作物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当前发生作物农药残留的原因,为了削弱农药对食品安全的消极影响,加强农药残留风险管理,可以从宣传机制、检测技术、销售监管等方面对农药残留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保障食品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各种农药的广泛使用,给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农民过分依赖农药和  相似文献   

8.
<正> 江苏省农科院新近推出的微生物复配农药"纹曲宁",不但克服了活菌制剂农药显效迟缓的弊端,而且广谱性、增效性都得到了加强,还具有一定的累加效应。应用"纹曲宁"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效达到72.5%~85.5%。入世后的中国农业,面临着突破绿色技术壁垒的重大课题。应用微生物复配农药,改善作物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辅以作物栽培管理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形成一个不利于病原菌侵染繁殖、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2014年全国农药检定所所长工作会上透出消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今年将着力推进农药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在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农药市场监管上推出新举措。推动出台《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特别规定》破解蔬菜及特色作物少药、无药可用难题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药检所药政处处长单炜力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将推动出台《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特别规定》,完成30种以上特色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登记。"具体措施包括拟定小作物农药登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扩大产品登记范围;扶持和引导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试验项目,鼓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三是绿色生态农药将成为"十二五"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所谓绿色农药,是指高效、低毒、安全、无残留、无公害的天然新型农药,对人、畜禽、作物和环境均无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要求农药行业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是,到2011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重显著提高。"十二五"市场对绿色农药的呼声将越来越大,发展绿色农药将成为"十二五"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1.
杭建胜 《中国种业》2011,(Z1):97-98
中国人口的80%是农民,加之人多地少,用发达国家"规模效应、自然循环"的方式生产绿色农产品,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精耕细作,追求亩产"是绝大多数农民的追求。近年来,农药用量逐年增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随着水土流失和作物吸收而逐年减少,造成作物"微缺",失去抗病免疫能力,而病虫害又逐年适应了在农药环境中的生存,抗药性增强。所以解决该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正>纵观近年农药市场,各种中小型农药企业选择兼并重组的不在少数,这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农药研发技术,保障农药产品的品质,农药行业已经正式进入质量为先时代。每年"两会"都是我国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将"质量时代"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并且在今年首次召开了"质量提升"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记者会上提出让追求质量、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并着重指  相似文献   

13.
<正>特色小宗作物是指种植面积小、经济价值高且农药使用少的作物。我国特色小宗作物品种繁多,比较常见的有155种,涉及特色蔬菜、瓜果、中草药材、食用菌、杂粮、油料等作物。一、特色小宗作物的用药情况由于小宗作物种类繁多、地方特色突出、用药量小等原因致使我国较多的特色小宗作物尚处于"无药可用"状态。据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调查的249种小宗作物上曾经使用过的911种农药产品中,仅有190种是在小宗作物上登记过的,没有在小宗作物上登记的达到721种。小宗作物生产中使用未登记农药、超登记范围使用、不按标签规定使用等现象非常普遍,很容易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无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种植业管理司)发文称,为指导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特色小宗作物的临时用药措施,确保膳食风险可控,同时,降低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成本,调动农药企业的登记积极性,加快解决我国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无标可依"难题,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在组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和残留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农药使用动态监测工作高效开展,保障植保专防队建设顺利进行,北京市植保站于6月8日召开了"强化北京市农药使用动态监测及植保专防队建设工作座谈会"。会上,项目区县介绍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典型工作经验,充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会议提出:(一)通过采取科学调整监测点选点,重点开展蔬菜作物农药使用监测,加强监测数据报  相似文献   

16.
<正>基层经销商与农民直接打交道,农户种植的各种作物无论是除草还是杀虫都需要施用农药,然而,在向农民推荐农药的过程中,由于农药登记的作物和治虫范围的限制,农药使用不合理、缺乏合法登记,冒险推荐超范围使用农药的问题不少,经销商十分困惑。就拿我们稷山来说,种植的作物除了大田作物玉米、小  相似文献   

17.
<正>种子处理,是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人为种子加工过程,不仅可以在土壤中形成保护区,也可让一部分内吸性农药活性成分随着作物生长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实现自播种开始就保护它不受病虫的危害。由此可见,种子处理是一种最大限度减少整个作物生育期农药使用和节本增效的高效技术,特别是近期行业顶层战略"农药零增长"的提出,更是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近几年来产品"突击式"登记,一方面有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一些小宗作物的发展,小宗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矛盾越来越激烈。如用于金银花、苎麻、芦苇、草莓、杨梅、茭白、中药材、食用菌等小宗作物的农药几乎"凤毛麟角",有的甚至是"空白"、"一药难寻",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敬请关注第13期主题"打破"瓶颈"谱新章——小宗作物用药登记面面观",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积极投稿,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19.
<正>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的丛生、消长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采用农药防除病虫及杂草是植物保护的有利武器,是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而在选择农药种类、使用方法、避免对作物和人畜的危害和发挥施药后的效果等方面,都必须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如同一种农药,在某种天气条件下可以提高药效。而在另一条件下,不但药效降低,而且药效期也会缩短。因而,选择适当的气候条件喷施农药在生产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把握适宜的气温:气温的高低直接  相似文献   

20.
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之一。2009年2~4月,绿色和平组织调查员在京沪穗三地分别购买了15个品种的果蔬进行检测后,发出"几乎每天都在饮用一杯威胁健康的‘农药鸡尾酒’"的感叹!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本文阐述了农药污染农产品的主要途径,总结了农药产销和施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农药源头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