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文已观察到梅山母猪在三月龄时,已能正常受精和分娩。显然,这一特性与梅山母猪性器官的发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解梅山母猪不同时期性器官发育特点以及与性成熟的有机联系,为梅山母猪的适配年龄提供依据,本文报告了梅山母猪生殖器官发育及组织学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发育正常,无生殖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ESR和FSHβ基因与梅山猪产仔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RFLP和PCR方法对116头梅山母猪的ESR和FSHβ基因进行分型,分析了ESR和FSHβ不同基因型和合并基因型梅山母猪的产仔数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梅山猪群体中,ESR和FSHβ基因对梅山母猪产仔数均有显著影响.无论ESR基因还是FSHβ基因,B等位基因均为增加产仔数的基因,而ABAB是产仔数最多的合并基因型.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大于单个基因型的效应,但不是各个基因型效应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3.
用PCR-RFLP和PCR方法对116头梅山母猪的ESR和FSHβ基因进行分型.分析了ESR和FSHβ不同基因型和合并基因型梅山母猪的产仔数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梅山猪群体中,ESR和FSHB基因对梅山母猪产仔数均有显著影响。无论ESR基因还是FSHβ基因,B等位基因均为增加产仔数的基因,而ABAB是产仔数最多的合并基因型。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大于单个基因型的效应,但不是各个基因型效应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4.
FSHβ基因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对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小梅山猪FSHβ基因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SH β基因3个基因型AA、AB、BB在小梅山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8500(AA)、0.0667(AB).0.0833(BB);PRLR基因3个基因型AA、AB、BB在小梅山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6441(AA).0.2881(AB).0.0678(BB).FSH β基因对小梅山母猪初产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影响显著,并呈现出AA>AB>BB的趋势;PRLR基因对小梅山母猪的各项繁殖性状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梅山猪以高繁殖性能得到国内外育种专家的重视。沙县畔溪种猪场1990~1997年间,用7个外来良种公猪与梅山猪杂交生产二元、三元杂交猪,就产仔数、断奶窝重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较佳的4个杂交组合。1 材料与方法11 种猪 良种公猪46头,品种有梅山、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等。梅山母猪从原产地(上海、太仓)引进50余头。12 选育方案121 选育目标 母本以产仔数和初生窝重为选育性状,要求梅山猪第3胎后两性状分别为145头与105kg以上,梅山杂交猪为135头和120kg以上…  相似文献   

6.
提高全群母猪年产仔数的技术指标是年产胎次和胎产仔数,而胎产仔数决定于母猪的排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成活数。因此,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优良品种的无疫病健康猪群十分必要。1提高全群母猪年产仔数的总则1.1选择优良品种种猪购买或繁育生产性能好、繁殖性能好的二元母猪做母本。如美系、法系的长大或大长母猪,经产猪窝产仔数在10~12头。我国地方品种梅山猪产仔数高,经产猪窝产仔数13~15头,梅山猪与长白、大白生产的二元母猪是很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2,(21):12
<正>近日,苏格兰一位养猪户引进的中国梅山猪成功产下8只幼崽,成为英国30年来的第一批纯种梅山猪。来自苏格兰的琳达·麦克唐纳·布朗(Linda McDonald-Brown)有15年的养猪经验。当她和丈夫前往荷兰拜访朋友时,在同为养猪户的朋友那里发现了中国梅山猪。她非常喜欢这种耸拉着长耳朵、面部长着皱纹的可爱小猪,于是当即掏了2000英镑(约2万元人民币)买了2只母  相似文献   

8.
引言虽然母猪窝产仔数在养猪业中十分重要,但20年来几乎一直很稳定,无甚进展。中国地方猪种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欧洲国家如能把这种性能结合到猪的育种中去,将会对其母猪的产仔性能有显著改进。有鉴于此,法国于1979年11月从中国引入梅山、嘉兴、金华三个地方猪种(每个品种各一公二母)。梅山和嘉兴两个猪种产于邻近上海的太湖周围,属于产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法国向我国引进太湖猪(梅山猪一公二母、嘉兴黑猪一公二母)和金华猪(一公二母)共九头,这些种猪全部运到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的马涅罗试验场精心饲养。法国的有关科研部门和畜牧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视这些具有多产特点的中国猪种资源,一方面进行纯种猪扩群繁盲和对种猪的性状进行测定,一方面进行杂交利用研究,以期在改良法国猪种的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现将法国对中国猪的杂交利用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梅山猪作为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通过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和杜洛克×梅山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下一阶段梅山猪遗传资源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各8窝,饲养至断奶30日龄,按照猪场管理要求正常饲养,在出生、20日龄、30日龄分别称重,同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产仔数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仔猪乳头数量(左、右)、出生个体重、30日龄个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梅山猪。梅山猪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P<0.05),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氨基酸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梅山猪而言,与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后代初期生产性能就有很大的改善,巴×梅猪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一定程度上优于杜×梅猪,在生产中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日本新澙县畜产试验场接受了黑龙江省赠送的4头东北民猪(母、公各2)和4头梅山猪。应日本新潟县日中友协,新潟县兽医师会的邀请,由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娄云观率领的友好访  相似文献   

12.
母猪繁殖力与仔猪生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希彪 《养猪》2001,(2):9-12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1/4,3/4,1/2,1)杂种母猪和大白母猪共131头,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对母猪的繁殖力和饲料消耗连续测定5个繁殖周期,研究母猪繁殖力高低对仔猪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山猪及其杂种母猪产仔数,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1),经产1/4梅山,3/4梅山,1/2梅山,梅山的产全数分别比大白母猪多1.5,1.9,4.5,4.1头,断奶仔猪数分别多1.9,1.8,3.5,2.7头;梅山猪及其杂种母猪繁殖周期总耗料比大白猪少(P<0.01),梅山和1/2梅山母猪的仔猪生产成本最低,产仔数和断奶仔猪与母猪繁殖周期耗料呈线性变化,与仔猪每头分摊耗料呈倒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品种母猪(梅山猪与长白猪)粪样中微生物对不同纤维底物的体外降解能力,同时分析粪样中的主要纤维降解菌数量。采集梅山(n=5)和长白(n=5)母猪新鲜粪样作为发酵接种物,以果胶、纤维素、菊粉、麦壳、麸皮、木聚糖、玉米芯渣及苜蓿作为纤维底物进行体外发酵,测定产气量和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浓度。粪样同时用于提取细菌总核酸,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real-time PCR对菌群区系进行分析。体外发酵结果表明,从发酵后9 h至96 h结束,长白猪接种物各组的累积产气量、有机物校正产气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梅山猪,长白猪T1/2Tmax显著低于梅山猪(P<0.05),且发酵终产物中乙酸和总VFA浓度显著高于梅山猪接种物(P<0.05),整个发酵过程中不同底物间累积产气量差异显著(P<0.05),累积产气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为:菊粉>麸皮>果胶>苜蓿>麦壳>玉米芯渣>木聚糖>纤维素。DGGE分析表明,梅山与长白母猪粪样菌群图谱中存在许多共同条带。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表明,梅山母猪粪样中的总细菌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显著高于长白母猪(P<0.05),而拟杆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化瘤胃球菌和白化瘤胃球菌等纤维降解菌数量及其占总菌比例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尽管2个品种母猪粪样中纤维降解菌数量无显著差异,但是长白母猪粪样微生物体外发酵纤维底物的能力高于梅山母猪。  相似文献   

14.
小梅山猪是梅山猪的主要类群,具有体格小、性早熟、繁殖力强、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受传统养猪方式的影响,小梅山猪在20世纪70年代末濒临灭绝,仅在江苏省太仓水网乡村有少量饲养,公猪更少的可怜,血统狭窄,个体间都有一定亲缘关系,且不少与中梅山种缘混杂,生产性能不稳定[1]。为了保护好这一猪种资源,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于1994年引进小梅山猪,建立了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经近二十年的保种工作,目前已形成了种质纯优、体型小而紧凑细致、繁殖力高、杂种优势明显的小梅山种猪核心群体。近年来,小梅山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生产性能也得到大幅提高。自中心小梅山猪保种工作开展以来,小梅山  相似文献   

15.
梅山猪是我国地方猪重要的物种资源。本试验利用梅山猪为母本与国外良种公猪进行杂交,以其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为试验组,与纯种梅山猪作出比较。在相同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条件下,对试验猪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特殊成分对比分析,综合评定梅山猪的杂交利用效果,为优质猪肉市场开发和商品化生产,以及社会化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梅山猪与巴克夏杂交猪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为梅山猪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选取梅山猪和巴克夏×梅山杂交猪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每组随机选取3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梅山猪及其与巴克夏杂交猪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与巴克夏杂交猪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和巴克夏×梅山杂交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巴克夏×梅山杂交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太湖猪二元杂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书广  全zhen 《养猪》1990,(2):24-26
利用太湖猪与引进的瘦肉型猪种进行二元、三元杂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国内外学者所注目。C.legault和J.C.Caritez(法国)概括太湖猪有五大特点,即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母性强而全面;省饲料;肉味鲜美。实践证明确实如此。现仅就二花脸系和梅山系太湖猪二元杂交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猪种由江苏省引进品种特征明显,体形外貌典型的二花脸猪26头(母20头,公6头),梅山猪10头,形成两个太湖纯系繁殖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梅山猪品种资源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威  邢军  凌天星  陈军  李静  谢庄 《猪业科学》2008,25(12):96-97
小梅山猪是梅山猪三大类群之一,以产仔多、性成熟早、肉质鲜美等优秀种质特点闻名世界,但受传统养猪方式的影响,截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近灭绝。本文以江苏省最大的小梅山猪保种基地——江苏省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的小梅山猪保种核心群为研究对象,对小梅山猪的保种情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法国在1979年11月24日从中国引进九头梅山、加兴,金华种猪,各一公二母,饲养在法国夏鲁瓦特农业部直属实验场。实验结果将于1982年2月正式发表。现在将初步情况介绍如下: (1) 中国猪在法国的适应性: 法国冬季比较寒冷潮湿。从中国引进的9头种猪中,除一头金华母猪在初产后死亡外余皆适应,生长发育良好,繁殖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