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沿河山羊进行舍饲养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沿河山羊在舍饲环境条件下其发情规律、怀孕期均与放牧山羊基本一致。舍饲母羊胎均产羔率为187.88%,略高于放牧母羊产羔率(184.85%)。舍饲羔羊断奶成活率为88.71%,比放牧羔羊断奶成活率(81.97%)提高8.22%。舍饲山羊发病死亡率为12.50%,比放牧山羊低76.54%。舍饲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为1.71±0.57 kg,2月龄体重为8.88±1.64 kg,6月龄体重为17.85±2.69 kg,9月龄体重为27.37±3.32kg,比放牧羔羊分别提高1.79%、27.95%、26.78%和26.16%,除羔羊初生重相接近外,其余各月龄阶段的体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羔羊各月龄阶段的体高变化不大,体斜长、胸围均有明显提高,增长幅度在10%以上,差异显著(P<0.05)。可见,沿河山羊在舍饲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舍饲还有利于疫病的防治,促进生长发育,值得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2.
沿河山羊舍饲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沿河山羊进行舍饲养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沿河山羊在舍饲环境条件下其发情规律、怀孕期均与放牧山羊基本一致.舍饲母羊胎均产羔率为187.88%,略高于放牧母羊产羔率(184.85%).舍饲羔羊断奶成活率为88.71%,比放牧羔羊断奶成活率(81.97%)提高8.22%.舍饲山羊发病死亡率为12.50%,比放牧山羊低76.54%.舍饲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为1.71±0.57kg,2月龄体重为8.88±1.64kg,6月龄体重为17.85±2.69 kg,9月龄体重为27.37±3.32kg,比放牧羔羊分别提高1.79%、27.95%、26.78%和26.16%,除羔羊初生重相接近外,其余各月龄阶段的体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羔羊各月龄阶段的体高变化不大,体斜长、胸围均有明显提高,增长幅度在10%以上,差异显著(P<0.05).可见,沿河山羊在舍饲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舍饲还有利于疫病的防治,促进生长发育,值得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3.
结果表明:沿河山羊在舍饲环境条件下其发情规律、怀孕期均与放牧山羊基本一致。舍饲母羊胎均产羔率为187.88%(62/33),略高于放牧母羊产羔率的184.85%(61/33)。舍饲羔羊断奶成活率为88.71%(55/62),比放牧羔羊断奶成活率的81.97%(50/61)提高8.22%。舍饲山羊发病死亡率为12.50%(3/24),比放牧山羊发病死亡率的19.23%(5/26)低76.54%,舍饲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为1.71 kg±0.57 kg,2月龄重为8.88 kg±1.64 kg,6月龄重为17.85 kg±2.69kg,9月龄重为27.37 kg±3.32 kg,比放牧羔羊公母同龄的平均体重分别提高1.79%、27.95%、26.78%和26.16%,除羔羊初生重相接近外,其余差异均极显著(P<0.01)。舍饲羔羊各月龄阶段的体高变化不大,体斜长、胸围均有明显提高,增长幅度在10%以上(P<0.05)。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放牧和舍饲条件下,对中卫山羊18月龄羯羊产肉性能与肌肉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舍饲条件下中卫山羊18月龄羯羔羊的增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肉性能比放牧条件下有一定程度提高,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骨率和骨肉比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骨骼重、GR值和眼肌面积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花纹、系水力、熟肉率、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放牧组与舍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纤维密度舍饲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山羊舍饲提供形态学、组织学等方面的参考依据,试验采用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山羊在放牧及舍饲3,6,9,12个月各不同阶段皱胃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表明:山羊皱胃肌层厚度舍饲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山羊皱胃腺区高度舍饲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舍饲时间的延长增长高度不断增加;山羊皱胃黏膜...  相似文献   

6.
农区山羊半舍饲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经氨化、微贮等加工处理,适当搭配精料,可作为山羊舍饲的“主粮”。经五年多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的宜昌白山羊体重,6月龄达18.35kg,12月龄达27.84kg,18月龄达38.28kg,均比放牧组提高20%以上;舍饲羊产羔率197%,高于放牧羊的193%;舍饲羔羊成活率为86.5%,高于放牧羊的82.1%;舍饲羊发病率16.6%,低于放牧组的20.75%,发病死亡率10.13%,低于放牧组的14.75%。商品羊育肥效果,平均日增重221.5g,饲料成本为每千克增重2.54元。试验区和示范区获直接经济效益达1151.6万元。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区山羊半舍饲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经过氨化或微贮处理后,适当搭配精料,可作为舍饲山羊的“主粮”。经过5年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的宜昌白山羊体重6月龄达18.35kg,12月龄达27.84kg,18月龄达38.28kg,均高于放牧组20%以上。产羔率197%,高于放牧组的193%;羔羊成活率86.5%,高于放牧组的82.1%。舍饲羊发病率16.60%,低于放牧组的20.’75%;发病死亡率10.13%,低于放牧组的14.75%。商品羊育肥效果,平均日增重221.5g,饲料成本为每千克增重2.54元。试验区和示范区直接经济效益达l151.6万元。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料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山羊舍饲技术及青粗饲料的均衡供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牧饲养山羊在草地资源相对丰富、劳力较充足的山区是一种较经济的饲养方式。但在山地少、草场小、农田多、劳力不足的地方,放牧饲养山羊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采用舍饲方法(即圈养)并解决好青粗饲料的常年均衡供应,同样可以养好山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根据生产实践、参考外地经验,将山羊舍饲技术要点和青粗饲料四季供应方法介绍如下。1 舍饲的优点 舍饲山羊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由于舍饲,山羊的活动量减少,定时喂料易长膘,饲料营养易调配和控制,饲养管理较合理,报酬也高。同时有利于进行选种、选…  相似文献   

9.
应用普通石蜡切片HE染色的方法对60只山羊的小肠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旨在为山羊的舍饲提供基础性的组织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小肠固有膜厚度舍饲组厚于放牧组;肠绒毛高度舍饲组高于放牧组;隐窝深度舍饲组浅于放牧组;肌层厚度舍饲组薄于放牧组。且绒毛高度随舍饲月龄延长而有所降低,固有膜、肌层厚度的变化没有特别的规律性,隐窝深度随舍饲月龄延长而有所变浅。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山羊舍饲提供基础性的组织学理论依据,试验应用普通石蜡切片H.E.染色的方法对60只山羊的小肠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小肠固有膜厚度舍饲组厚于放牧组,肠绒毛高度舍饲组高于放牧组,隐窝深度舍饲组浅于放牧组,肌层厚度舍饲组薄于放牧组;绒毛高度随舍饲月龄延长而有所降低,固有膜、肌层厚度的变化没有特别的规律性,隐窝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