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岩溶山区的脱贫林业王永安我国岩溶山地约1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3%,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区,其中贵州占总面积的一半。岩溶山区人口约1亿人,有民族20个,其中少数民族约4000万人。全国97个特困县中有49个...  相似文献   

2.
发展林业是岩溶山区脱贫致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岩溶山区概况 全球岩溶山区面积2200km~2,占陆地面积的15%,我国岩溶山区约137km~2,占国土面积的14.3%。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西部,可归纳为2大片:黔南、黔中、桂西、滇东南为南片;湘西、黔东北、鄂西南、川东南为北片。其中贵州岩溶山区占一半,岩溶山区人口约1亿,有民族20个。少数民族人口约40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0%。岩溶山区山地面积占86%,穿插小块耕地,其中森林面积占40%,蓄积近2亿m~3。全国有97个特困县,岩溶山区就占49个,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山地和丘陵几乎占总面积的90%,是中国最典型的山地农业省区,也是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集中的省份。 贵州省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全省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粮食不足300 kg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0%以上。这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经验,确定符合中国特点的前进道路和战略策略,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这个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是一个内陆型的山区省分,全省山地面积占87%,喀斯特地貌又占全省总面积的73%,地处长江上游。这样一个特殊的省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严重制约着本省工农业生产,影响人类生存,而且对长江中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口、粮食、生态综合治理的战  相似文献   

5.
一、防治水土流失是贵州一项紧迫任务贵州省地处长江中上游,在全省17.6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山地占87%,丘陵约占10%,平坝河谷占3%。贵州处于云南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貌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向东呈梯级状大斜坡逐级下降,为其地貌的突出特征。即由西部威宁一带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原降到中部海拔1400—1000米的丘原,东降至铜仁、玉屏一带海拔300—500米的低山  相似文献   

6.
1 山区的现状和地位 金华县属半山区县。全县有山地面积10.43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9.9%,因此,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全县有15个山区乡和5个半山区乡(镇)(以下统称山区),占全县总乡(镇)数的39%。人口17.08万人,占全县的31%。山区的土地面积为10.05万公顷,占全县的57.7%。其中:山地7.99万公顷,占全县的山地76.6%;林地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内陆山区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4%。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的61.9%。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全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198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57元,比全国低24.01%,居第28位。按国家划定的贫困线标准,1986年全省贫困人口达1500万人,占当年农村人口的60%,其中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1100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活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8.
西德,位于欧洲东部,北邻北海、波罗地海。总面积24800平方公里,人口6150万,农业人口占10%。地形自北而南分为平原、中德山地、高原。南部边境为阿尔卑斯山脉,菜因河由南至北纵贯其中,是西德的最大河流。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全国森林覆盖率29%,其中自然公园面积约占20%。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徐国祯(中南林学院株洲市412006)湖南是一个山多、水多的省份,丘岗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全省80%的人口居住农村,农村人口的80%在山区、丘陵区,31个贫困县基本都在山区。在全省人均不足8分地的情况下,不论是治...  相似文献   

10.
余湛 《森林与人类》2008,(12):82-89
贵州一个多山的省份,97%的土地总面积是山地。“山”是贵州的地理特征,“山国”是贵州的另一个称号。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土壤、光照、温度、降水中主要指标的区域性分异及与芦荟的生长关系表明: 省内可供芦荟生长的日数变动在132~272 日、积湿为2213~6255℃; 最适生长日数变动在0~140日、积温为0~3817℃。分别为全年日数的37% ~76% 、0% ~39% 。以芦荟自然生长区北界的主要生态因素为基值, 省内各生态区的年辐射量占66.8% ~84.5% 、年日照占52.7% ~68.6% 、年雨量占46.3% ~59.2% 、≤0℃的日数占10~39天、≥5℃日数占63% ~84.6% ; ≥10℃日数占53.6% ~73.3% 、≥10℃的年辐射量占51.8% ~61.3% 、≥10℃的日照时数占43.3% ~53.8% ;≥15℃日数占47.2% ~59.4% 。贵州种植芦荟的气候生产潜力仅及原生区北缘的50% 左右。品种配置、越冬保护、温棚栽培是提高贵州种植芦荟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分析认为, 贵州种植芦荟宜重点发展黔南低中山河谷和黔西南山地丘陵区; 其次是黔东南低中山丘陵、黔东北低山丘陵和黔北中山峡谷区; 适当发展黔中丘原区; 因地制宜发展黔西高原山地区。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南漳县地理构成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地占整个版图面积的80%,70%的农业人口依山而居,是全省林特资源大县和国家公益林重点县,也是全省林业工作先进县和绿化模范县。  相似文献   

13.
陈平乡位于宾阳县东部边缘山区,人口11946人,总面积为14.04万亩,其中,山地面积达12.1万亩,约占86%;耕地面积仅有6100亩,占4.34%.若按人均计算,每人有山地面积达10.13亩,而人均耕地面积仅0.51亩。过去,林业生产曾经是陈平乡的支柱产业,号称“杉木之乡”。直至1974年,全乡仍保有森林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在71%以上。每人仅杉  相似文献   

14.
湖南靖洲苗族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山多耕地多的边远山区。全县林业用地24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农村人口平均山地15亩,耕地1.5亩。森林覆盖率51%。活立木蓄积量909万立方米,人平53立方米。林业收入占总收入60%,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山地坡度平缓,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发展林业条件优越,潜力很大。解放以来,虽然在造林绿化事业上作出了一些努力,但由于“左”的影响,对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甘肃中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西起古浪峡,东到六盘山,北抵内蒙古高原,南达秦岭山地和渭河谷地,包括定西地区、临夏自治州、兰州市全部和景泰、静宁、庄浪三个县及天水地区的漳县、武山、甘谷、秦安和天祝、古浪的部分地区,总面积6.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7%,耕地2318万亩,占全省耕地43.3%,占全区总土地面积23.4%,农业人口662.9万人,约占全省农业人口42.5%,但天然森林面积不到200  相似文献   

16.
乌江是长江中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在贵州境内河段长874.2公里,由西南向东北进入四川涪陵地区,流域面积67500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占全省的43.3%,农耕地占总面积的44.3%。两岸高山峻岭,水力、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乌江流域的整治和进一步开发对繁荣贵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贵州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在17.6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山地、丘陵就占了92.5%。长期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西部大开发以来提出了构筑“两江”生态屏障、再造贵州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特别是2001年国家林业局将贵州作为省级林业工作联系点后,林业建设确定了今后十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净增一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启动了各项林业重点工程,构筑了新世纪贵州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这里分布着布依、苗、回等28个兄弟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数的42.47%,山地和丘陵占该州国土面积的92%,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开发旅游业的优势和条件。 1995年,兴义市个体户蒋承文,在风景如画的万峰林山下,投资800万元建成50亩盆景园,园内栽种数十种观赏植  相似文献   

19.
(一)土地结构和人口增长的需要山东省的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5.36%,农用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60%,土地利用率之高,为全国之冠。但耕地减少率也高,平均每年为1%,约120万亩。山东省现有荒山荒地面积为723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但是能够开垦、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面积约为三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气候宜人,人民勤劳”,是“汇春夏冬为一室,集东南西北于一地”的好地方。但是多年来,贵州人民没有摆脱“干人”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山区商品生产水平低,经济十分落后。能不能靠山起家、靠山致富是研究贵州农村经济的主要课题。而发展林业则是破题的重要手段,是靠山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林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1、林业是开发山区的钥匙、司尾子。贵州雨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村最大的优势是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7%;各族人民又均匀地分布在全省各地,可提供的剩余劳力大约300万人以上:贵州铁路、水路以及公路网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