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滨州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滨州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指导,提出了以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将沼气建设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建议,促进滨州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兰锡 《中国沼气》2005,23(1):28-28
近年来东营市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沼气生态建设作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创建文明小康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引导农民兴建沼气池.先后完成了国家、省组织实施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设、"六小工程"中的沼气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中的"一池三改"沼气建设.全市已累计建设沼气池5080个,年产气130万立方米,折标煤近千吨;建成了"猪-沼-菜"北方生态农业模式200户,生态农业得到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炳中  张绪良 《中国沼气》2009,27(4):31-34,15
青岛市农村具有适宜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自然环境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沼气生产原料和较发达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可以推广发展"四位一体"的沼气生态温室模式、村庄秸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大型养殖场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在青岛市发展沼气生态农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意义,揭示了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冯薇 《农机化研究》2008,(2):204-2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生物质资源的转化途径中,以开发沼气能源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效益最为明显.为此,论述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资源开发模式,即庭院生态模式、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养殖生态家园模式和村镇生态家园模式.  相似文献   

6.
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超 《中国沼气》1998,16(1):41-42
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肖超(广西农村能源办公室)去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在全区生态农业恭城现场会上说:“小小沼气点燃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之光”。这句话既充分肯定了沼气的作用,也揭开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建设成功之谜。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儋州市把沼气生态工程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要载体 ,与发展热带生态农业和两个文明建设结合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用“畜、沼、热果”工程的生态农业模式为切入口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了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1 实施沼气生态工程效果儋州市沼气建设经过示范到推广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 1 990年到 2 0 0 1年底止 ,全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 1 2 3 61个 (户 ) ,总容积 7843 0m3 ;正常使用 1 1 61 9个 ,完好率94%。近两年新建三结合沼气池 3 71 0多户 ,并以此带动 ,建成了高标准有特色的 2 4个生态文明村。“九五…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是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屯留县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现状,结合屯留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在实践中得到的启示,提出了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议和看法,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沼气建设。  相似文献   

9.
孟州生态果园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孟州农村的实际情况,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能量学原理、提出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孟州生态果园新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孟州生态果园的沼气系统(尤其是独创的沼气联合采暖系统)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它将动物(猪)、植物(苹果树)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从而生产出无公害果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沼气生态农业系统协调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通常简称: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之一,它是利用沼气纽带的核心作用,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要素有机的联结起来,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相互协调发展[1].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南省伊川县路庙村为例,以户为单位,评价分析该地区发展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优势潜力,在该地区发展沼气农业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外,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庭院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艳萍 《中国沼气》2004,22(4):46-48,50
本文从实践上论述山西省五种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应用,并对其典型范例和效益进行了分析,为山西省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推广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发展沼气促进宁夏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龙 《中国沼气》2001,19(4):39-40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时期 ,由于农业生产、乡镇企业、交通运输、物资供给、生活水平等的提高都需要能源 ,因此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当务之急。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农村能源的建设相互制约 ;农村能源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沼气又是最为实用、最有发展前景的农村能源。1 沼气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1 .1 促进了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中 ,沼气工程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得以完善 ,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推广的北方生态…  相似文献   

14.
沼气技术对减少农村畜禽粪便污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生态破坏、农业生产污染以及食品污染引发的安全问题经过长期积累正逐步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畜禽粪便沼气发酵前后的分析、对比,来说明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对畜禽粪便的有效处理,指出发展沼气建设对解决农村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居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浅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根据太源流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和对太湖水环境治理的要求,以吴江市江众畜产品有限公司等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资源综合利用为例,分析沼气工程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从而提出在目前阶段发展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对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甘肃陇西县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分析了以沼气能源为核心的庭院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及综合效益.证明了建设以沼气工程为主体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的有效途径,并且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农村能源建设成效近年来,江西省农村能源战线广大干群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坚持以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户用沼气的规模发展,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到2001年底,全省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76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10%左右,有20余万农户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鱼、菜等)”生态模式建设,户…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发展沼气事业,营造生态家园,是当前农村进行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生态富民工程。通过对沼气建造的测算,说明了沼气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针对黎城县沼气建设的现状,提出发展沼气事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谈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郜春花刘继青关超姜森林(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31)随着沼气事业的发展,沼气综合利用的形式、内容与日俱增,基本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关这类报道已不少,但比较零散。这里着重谈谈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沼气...  相似文献   

20.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毛羽  张无敌 《中国沼气》2005,23(3):36-39
通过设计一个符合云南省澂江县坝区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此模式为案例,讨论了以沼气为纽带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村地区用能结构的优化以及在种植、养殖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