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核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0,10~(-3),10~(-4),10~(-5),10~(-6)和10~(-7)不同浓度的敌克松水溶液浸泡干燥的甜荞茎杆后,再用茎定殖法从8个自然感染丝核菌的土壤中和一个人工混有丝核菌的土壤中,以及1个人工混有丝核菌和其它真菌的土壤中,分离丝核菌。结果表明,采用修订茎定殖法,即用10~(-5)浓度的敌克松水溶液浸泡后的甜荞茎分离丝核菌,在提高丝核菌的分离率和降低杂菌的污染率方面都明显的优于其它处理。此方法可用于丝核菌的分离和土壤中丝核菌数量动态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几种配方进行对比验证,找到一种可以有效抑制部分常见土壤寄生菌,但不影响立枯丝核菌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用于测定土壤中是否有立枯丝核菌的存在,通过生成的菌落预估土壤菌源量,从而积极采取措施,达到提前预防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土传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严重威胁园林绿化植物正常生长。建立针对这2种土壤病原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方法  通过筛选2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  结果  初步建立了2种病原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引物ST-RS1/ITS4和SRITSF/SRITSR可以分别用于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qPCR检测,其灵敏度分别达24×106和22×106拷贝·L?1,2次重复反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7%~4.61%和0.66%~8.61%。对上海绿地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9%。  结论  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特异性、较高灵敏度和较强重复性,可以用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中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快速、有效定量检测。图2表5参29  相似文献   

4.
【目的】水稻—油菜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栽培管理措施。为了分离筛选出轮作土壤中对立枯丝核菌产生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通过对已确定出的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进行平板培养和拮抗试验。应用平板对峙法将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分离出的菌株接种至含立枯丝核菌的平板中培养筛分拮抗菌株,并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从长期水稻—油菜轮作实验田土壤中筛分出77株细菌,试验发现四株分离菌株具有明显拮抗立枯丝核菌的作用。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拮抗立枯丝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发现两株拮抗菌株为弯曲芽胞杆菌(Bacillus flexus),另两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研究结果为揭示水稻-油菜轮作下土壤微生物防治土传病害机制及功能微生物菌株的拮抗效应与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了pH值、营养条件、光照,以及寄主块茎及根际土壤浸提液对魔芋白绢病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营养PDA培养基更有利于齐整小核菌菌丝生长和微菌核的形成;在连续黑暗条件下微菌核区面积较连续光照和光暗交替条件下分别显著增加了99.7%和7.1%;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7.0,但pH值对菌落总面积和微菌核区面积影响不显著;当向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 g/L魔芋粉、魔芋球茎浸提液原液时,齐整小核菌菌丝的相对生长速率、绝对生长速率、菌落总面积及微菌核区面积均达到最大;不同连作年限和稀释倍数的魔芋根际土壤浸提液显著影响齐整小核菌的生长,其中稀释5倍的连作2年魔芋根际土壤浸提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绿亨一号是一种新型内吸性土壤杀菌剂,对土壤真菌,特别对镰刀菌、苗腐菌、腐霉菌、伏革菌、丝核菌等有极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青霉菌菌株并探索其作用机制,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对峙培养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不同作物土壤中分离到18株青霉菌菌株,筛选到1株具有高效拮抗立枯丝核菌的生防菌P19,对立枯丝核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8.5%。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P19对立枯丝核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发现菌丝壁出现弯曲和畸形,原生质体凝结和溶解,菌丝被溶解等现象。结果表明,P19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生长对立枯丝核菌造成空间和营养方面的竞争,也可能是P19所含有的抗菌物质破坏立枯丝核菌的细胞壁,进而溶解菌丝内的原生质体,使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了pH值、营养条件、光照,以及寄主块茎及根际土壤浸提液对魔芋白绢病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营养PDA培养基更有利于齐整小核菌菌丝生长和微菌核的形成;在连续黑暗条件下微菌核区面积较连续光照和光暗交替条件下分别显著增加了99.7%和7.1%;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7.0,但pH值对菌落总面积和微菌核区面积影响不显著;当向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 g/L魔芋粉、魔芋球茎浸提液原液时,齐整小核菌菌丝的相对生长速率、绝对生长速率、菌落总面积及微菌核区面积均达到最大;不同连作年限和稀释倍数的魔芋根际土壤浸提液显著影响齐整小核菌的生长,其中稀释5倍的连作2年魔芋根际土壤浸提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川、滇、黔、藏的代表地区,采集植物及土壤样品812份,分离出具丝核菌特征的菌株361株。根据菌丝细胞宽度,细胞核数目等,鉴定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229株,双核丝核菌132株。将立枯丝核菌分离菌与已知融合群菌株分别配对进行菌丝融合试验,结果有207株分属于AG-1,AG-2,AG-3,AG-4,AG-5,AG-6,AG-77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频率最高(67.7),AG-1次之(22.7)。AG-6,AG-7为我国首次记录。还有22株不与现有已和融合群发生融合。立枯丝核菌在西南地区地理分布很广,寄主或基物种类多。在海拔300-3760m的高度范围及pH5-8的土壤中都有发现,但在300-1000m的高度,pH6-7.5及0-10cm的土壤中分布更丰富。季节变化对土壤中主要融合群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对峙培养,同时测定木霉菌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8株木霉菌进行了室内筛选;制备T-43木霉菌剂,对刺五加和五味子苗木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菌对苗木的促生抗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43对丝核菌的相对抑制系数为2.5;T-43发酵液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71.15%,可以强烈抑制丝核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绿木霉菌株T-43在显著控制刺五加和五味子立枯病发生的同时,可以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加生物量和抗逆性,并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大豆平衡施肥为主要依据,在田间通过人为控制氮、磷、钾及有机肥施用量来测定大豆生育期内根际土壤立枯丝核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大豆根腐病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有机肥,氮肥的抑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棉花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立枯病主要是寄生生活,也可腐生.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形成的菌核可存活数月至几年.立枯丝核菌可抵抗高温、冷冻、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一般能存活数年,且耐酸碱,在pH值2.4~9.2范围内均可生长.因此,该菌的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分布很广.  相似文献   

13.
松苗立枯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土壤育苗和7种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技术,对引起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病率为混合土5.1,腐殖质土13.1、表土34.2、消毒土36.8.药效测定结果为硫酸亚铁、硫酸铜对3种菌均起抑制作用.硫酸铜对镰刀菌和丝核菌具有杀死作用,而对交链孢菌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部分地区苜蓿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21个地点的48份土壤碎物和37株苜蓿病株上,收集到101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对101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AG群)判定表明,新疆部分地区苜蓿上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和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9;、46.5;、5.9;和35.6;.其中AG2和AG5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融合群.  相似文献   

15.
从采集的21个地点的48份土壤碎物和37株苜蓿病株上,收集到101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对101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的菌丝融合群(AG群)判定表明,新疆部分地区苜蓿上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和AG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9%、46.5%、5.9%和35.6%.其中AG2和AG5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融合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筛选黄瓜茎基腐病菌的拮抗真菌。[方法]从病田土壤采集21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并进行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经鉴定,5种拮抗菌分属于长枝木霉、橘绿木霉、康氏木霉、哈慈木霉和绿色木霉,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人工接种条件下,5种拮抗菌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茎基腐病的防效在60%以上,对瓜果腐霉引起的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差些。[结论]该研究筛选出的5种拮抗菌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黄瓜茎基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从棉田采集多种(包括10科20余种)不表现症状的杂草根部,分离得丝核菌属(Rhizoctonia)真菌多株。用这些菌种在灭菌土壤接种棉苗,几乎全部可以在棉苗上致病,只是症状一般轻于从棉株上分离的丝核菌系。从形态鉴定看出,除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sis)上的菌系以外,所分出的绝大多数菌株都属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这个种,与棉花立枯病菌同属一个种。结果证明,以分布普遍、腐生能力极强,寄主范围广的立枯丝核菌有多种无症寄主。这种现象对于了解立枯菌的生态和防治都是很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1.苗期病害1.1水稻立枯病病菌为真菌,来自土壤,病原菌有四种:镰刀菌、胡麻斑病菌、茄丝核菌、病霉菌。发病时期主要在秧田,当稻苗2.5~3片叶时,即5月1日~5月10日左右发生,此时如遇低温多雨、土壤缺氧、土壤消毒不彻底,pH  相似文献   

19.
一、产品介绍苗壮壮是新一代集植物生长调节和土壤杀菌剂为一体的高浓缩、多功能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以灭除各种细菌、真菌、霉菌,针对镰刀菌、苗腐菌、腐霉菌、伏革菌以及丝核菌等一些病原菌有极其显著的效果,对土壤真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栽培方式等的改变,花生立枯病日趋严重,已由一般病害变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各产区都有发生,整个生育期都会受侵害。花生受害会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30%~40%。一、病原和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它是一种土壤病菌,长期生存于土壤中,以菌核和病残体、果荚、种子等上的菌丝越冬。病原主要通过伤口和表皮组织侵染,分泌纤维和果胶等分解酶,同时产生毒素,破坏寄主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