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礁膜(Monostroma nitidium)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氮、磷浓度需求,以NaNO_3为氮源、KH_2PO_4为磷源,在不同氮(0、10、20、40、60、80μmol/L)、磷(0.5、1、2μmol/L)浓度梯度下,室内培养礁膜配子体7d,测定各处理组藻体的生长率、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结果表明,藻体生长最适氮、磷浓度比值为20∶1;且氮浓度为20μmol/L、磷浓度为1μmol/L时,礁膜配子体生长率取得最大值(13.80%/d);氮浓度为20μmol/L、磷浓度为2μmol/L时,藻体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320 7mg/g、0.170 8mg/g和0.103 6mg/g);氮浓度为0μmol/L、磷浓度为2μmol/L时,藻体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9.03mg/mL)。  相似文献   

2.
4种渔药对昆明裂腹鱼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水温(16.5±0.5)℃、pH(7.70±0.25)条件下,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4种常用渔药对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最低,分别为1.586、1.423、1.173 mg/L,敌百虫的最高,为473、407、302 mg/L。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0.536 mg/L,三氯异氰尿酸0.347 1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5 mg/L,敌百虫90.41 mg/L。结果表明: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敌百虫可在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对鳗鲡及几种淡水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培建 《淡水渔业》2004,34(5):9-11
通过吡喹酮对鳗鲡及其它淡水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显示 :吡喹酮对欧洲鳗鲡 2 4hLC50 为5 3 7mg/L ,4 8hLC50 为 4 1 8mg/L ,72hLC50 为 4 0 8mg/L ,96hLC50 为 39 6mg/L ,SC为 7 6mg/L ;对日本鳗鲡 2 4hLC50 为 5 3 7mg/L ,4 8hLC50 为 4 1 8mg/L ,72hLC50 为 4 0 8mg/L ,96hLC50 为 39 6mg/L ,SC为 7 6mg/L ;对鲫鱼 2 4hLC50 为 5 9 2mg/L ,4 8hLC50 为 5 4 3mg/L ,72hLC50 为 5 2 7mg/L ,96hLC50 为 4 8 5mg/L ,SC为 1 3 71mg/L ;对团头鲂 2 4hLC50 为 2 9 1mg/L ,4 8hLC50 为 1 5 1mg/L ,72hLC50 为 1 2 2mg/L ,96hLC50为 7 6 2mg/L ,SC为 1 2 2mg/L ;对草鱼 2 4hLC50 为 5 2 1mg/L ;4 8hLC50 为 5 1 4mg/L ;72hLC50 为 4 5 4mg/L ;96hLC50 为 38 1mg/L ;SC为 1 5 0lmg/L ;对斑点叉尾 鱼回 2 4hLC50 为 4 3 8mg/L ;4 8hLC50 为 36 7mg/L ;72hLC50 为 34 3mg/L ;96hLC50 为 30 2mg/L ;SC为 7 75mg/L。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Hg~(2+)和Pb~(2+)胁迫对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实验设置Hg~(2+)质量浓度为0.01 mg/L、0.025 mg/L、0.05 mg/L、0.1 mg/L、0.25 mg/L和0.5 mg/L,Pb~(2+)质量浓度为0.05 mg/L、0.1 mg/L、0.5 mg/L、1 mg/L、2 mg/L和4 mg/L,以未添加重金属的实验组为对照,持续培养7 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藻体的生长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碳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Hg~(2+)胁迫下,藻体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下降(P0.05),质量浓度达到0.5 mg/L时藻体出现负增长;光合放氧速率降低35.48%~77.59%;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Hg~(2+)质量浓度高于0.1 mg/L时藻体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和实际光合效率(Y(Ⅱ))随着Hg~(2+)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0.05 mg/L时出现第二个峰值,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也出现相似趋势。藻体对Pb~(2+)的敏感程度低于Hg~(2+),Pb~(2+)质量浓度为0.5 mg/L时,光合产氧速率显著下降(P0.05),质量浓度到达1 mg/L时,藻体SGR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藻蓝蛋白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b~(2+)质量浓度达到4 mg/L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出现显著下降(P0.05),PPDK酶活性则显著上升(P0.05)。实验结果证实:重金属Hg~(2+)和Pb~(2+)胁迫对脆江蓠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都有不利影响,藻体对Hg~(2+)胁迫的敏感度要高于Pb~(2+),Hg~(2+)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藻体出现胁迫,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剧,Pb~(2+)质量浓度超过1 mg/L时,藻体胁迫明显。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对泥鳅、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渔用双效速溶敌百虫为试验药物,对泥鳅、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在不同的浓度组药物作用下,泥鳅1mg/L、2mg/L、4mg/L、8mg/L、16mg/L试验,半致死浓度3.4mg/L,安全浓度0.34mg/L;鲤鱼0.1mg/L、0.2mg/L、0.5mg/L、1mg/L、2mg/L、5mg/L试验,半致死浓度1.5mg/L,安全浓度0.15mg/L。每间隔2h观察、记录试验鱼的自然状况、死亡尾数、体色、呼吸状况及活动状况;同时,测定水体温度、气温、pH值及水体溶氧量。试验验证了敌百虫对泥鳅、鲤鱼的毒副作用较强,敌百虫对泥鳅的最低致死浓度为2mg/L,对鲤鱼的最低致死浓度为1mg/L,说明泥鳅比鲤鱼的抗药性强。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上下窜动、呼吸减弱、鱼体弯曲、翻肚且倒挂于水中的神经中毒现象;检查可见,鳃丝淤血、鳍部充血、眼球突出、嘴大张。  相似文献   

6.
“克虫王”对大口鲶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平均水温为 2 1℃的静水条件下 ,用C型和B2型“克虫王”鱼用杀虫剂对大口鲶 (平均全长 4 9cm)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C型“克虫王”对大口鲶的 2 4h、4 8h、72h、96h半致死浓度 (TLm)分别为 4 7mg/L、3 3mg/L、1 85mg/L和 1 2mg/L ,安全浓度为 0 12mg/L。B2 型“克虫王”对大口鲶的 2 4h、4 8h、72h、96h半致死浓度 (TLm)分别为 1 2 0mg/L、0 84mg/L、0 64mg/L和 0 58mg/L ,安全浓度为 0 0 58mg/L。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测定了NH4HC03、NH4C1、(NHh)2HP04、(NH4)2S04、NH4N03五种无机氮肥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毒性.17~18℃条件下5种化肥毒性大小依次为NH4HCO3 〉 NH4C1 〉 (NH4)2HPO4 〉 (NH4)2SO4 〉 NH4NO4. 24h LC50NH4HCO3 347mg/L, NH4Cl 433mg/L, (NH4)2HPO4 542mg/L; 48h LC50NH4HCO3 234mg/L, NH4Cl 251mg/L, (NH4)2HPO4 399mg/L, (NH4)2SO4 501mg/L, NH4NO3 592mg/L; 72h LC50NH4HCO3 186mg/L, NH4Cl 201mg/L, (NH4)2HPO4 332mg/L, (NH4)2SO4 398mg/L, NH4NO4 510mg/L; 96h LC50NH4HCO3 169mg/L, NH4Cl 186mg/L, (NH4)2HPO4 287mg/L, (NH4)2SO4 316mg/L, NH4NO3 381mg/L。5种氮肥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16.9mg/L, 18.6mg/L, 28.7mg/L, 31,6mg/L, 38.1mg/L.  相似文献   

8.
林煜 《淡水渔业》2007,37(4):18-23
用正交试验法,通过研究培养基基础成分、主要添加成分和无机盐对养殖鳗鲡(Anguilla japonica)肠道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A40209CDC4)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A31009NA)的生长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培养基。菌株A31009NA的优化配方为:蛋白胨1.0%,牛肉膏0.1%,食盐0.5%,酵母膏0.5%,葡萄糖1.0%,硫酸铵0.05%,MgSO4.7H2O 0.1 g/L,CuSO4.5 H2O 0.15 mg/L,MnSO4.H2O 1.5 mg/L,CoCl.H2O 0.15 mg/L;A40209CDC4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牛肉膏0.1%,食盐1.0%,酵母膏0.5%,硫酸铵0.05%,MgSO4.7 H2O 0.1 g/L,MnSO4.H2O 1.5 mg/L,CoCl.H2O 0.15 mg/L,CaCl20.02 g/L。优化培养基与普通营养肉汤(蛋白胨1.0%,牛肉膏0.3%,食盐0.5%)培养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有效地提高了细菌产量。  相似文献   

9.
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各种病原对受精卵的危害,防止病原体的垂直传播。但是,用化学药物消毒,总会对鱼的受精卵产生一定程度的毒害作用。因此,人工育苗中进行受精卵消毒处理时必须控制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及消毒时间。本研究在(27.0±0.5)℃条件下,使用药物浸泡的方法,研究了4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受精卵[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孵化效果的影响。聚维酮碘、甲醛和二氧化氯的处理时间均为10 min,臭氧处理分1 min、2 min和3 min共3个梯度。使用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药物的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甲醛和二氧化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孵化率、畸形率差异显著;聚维酮碘处理组中25 mg/L、50 mg/L与75 mg/L各处理与对照组无差异,100 mg/L处理出现显著差异;臭氧处理组,0.3 mg/L处理中的各时间梯度间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0.5 mg/L、0.7 mg/L及1.0 mg/L处理中各时间梯度间差异极显著,0.5 mg/L处理2 min时,孵化率已极低,仅为4.14%,畸形率为50.00%。试验结果证明,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生产中,其受精卵的适宜消毒药物、浓度范围及处理时间分别为:聚维酮碘20–70 mg/L处理10 min,臭氧0.3–0.5 mg/L处理1 min;二氧化氯、甲醛对受精卵刺激显著,而且对环境及人体有毒副作用,建议在生产中尽量不要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维生素C对镉导致鲫( Carassius auratus)红细胞微核的干预作用,用0.5 mg/L的镉溶液单一染毒作对照组,设置0.5 mg/L的镉溶液分别添加1、2、3 g/L的维生素C( VC)三组作为实验组。在染毒后的第5、10、15、20天分别取鲫尾部血液制作血涂片,镜检并统计红细胞微核率。结果显示:0.5 mg/L的镉溶液单一染毒对照组,镉诱发鲫红细胞产生微核率与时间呈现线性关系,回归函数为: y=0.1587 x+2.5167( R2=0.9357);实验组随着VC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微核率降低,其中以0.5 mg/L Cd2++3 g/L VC组处理20 d的微核率最低,微核率为仅为0.26‰,与处理20 d的对照组相比,微核抑制率达到95.62%。 T检验分析表明, VC对镉导致鲫鱼红细胞微核干预作用极显著( t>t0.01),干预作用在试验中呈现出随VC浓度增加干预作用增强的趋势。实验表明, VC对镉导致鲫红细胞微核率升高的现象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制的硝化细菌菌剂促进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的挂膜启动,分析不同载体氨氮负荷、碳氮比条件下反应器运行状况,并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循环水养殖草金鱼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自制硝化菌剂能够完成整个移动床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在接种15 d后使循环出水氨氮稳定在1 mg/L以下。单位体积载体氨氮负荷实验表明,MBBR能够在100 mg TAN/(L填料·d)条件下,使出水满足一般水产养殖水质要求(氨氮0.5 mg/L,亚硝氮0.1 mg/L)。进水碳氮比在1以内时MBBR能够稳定高效运行。在实验室模拟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经菌剂强化的MBBR能维持循环出水氨氮低于0.5 mg/L,亚硝氮低于0.05 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营养盐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的影响,进行了6种营养因子在不同浓度下的轮叶黑藻室内栽种试验,通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栽种期间轮叶黑藻的生长情况及试验结束时轮叶黑藻的鲜重,了解其对不同营养盐的需求。结果表明,0.5 mg/L氯化铵对轮叶黑藻生长促进作用不大,1 mg/L、2 mg/L、4 mg/L氯化铵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组间差距不大(P0.05),8 mg/L氯化铵组对轮叶黑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磷酸氢钙浓度的增加,对轮叶黑藻的促生长作用增强,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浓度氯化钾(0.8 mg/L)对轮叶黑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低浓度(0.1~0.4 mg/L)对轮叶黑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0.05 mg/L硫酸镁对轮叶黑藻的生长促进作用不大,高于0.1 mg/L时株高增长与浓度增加成正比;硫酸锌、硼酸钠在试验浓度下对轮叶黑藻的生长影响基本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重金属镉胁迫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重金属镉胁迫12h时0·5mg/LCd2 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胁迫24h时,大弹涂鱼0·05mg/LCd2 组肝脏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升高(P<0·01),而0·5mg/LCd2 组酶活性结果却降低;恢复3d时0·5mg/LCd2 又极显著升高(P<0·01)。在镉胁迫解除5d时,3个浓度组的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0·05mg/LCd2 组和0·5mg/LCd2 组的酶活性和对照组酶活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mg/LCd2 组的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酶活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水体中镉污染敏感,有可能用做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4.
汞离子暴露下草鱼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汞离子浓度下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实验中汞离子浓度设5组,分别为0 mg/L、0.1 mg/L、0.3 mg/L、0.5 mg/L和0.7 mg/L,每组分别于1 d、5 d、12 d和21 d取样,测定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显示,0.1 mg/L组暴露1d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然后增加,12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21 d时下降至正常水平。0.3 mg/L下暴露不同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0.5 mg/L组和0.7 mg/L组在暴露1 d和21 d时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 d和12 d时与对照组之间未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11月,辽宁某地温室大棚观赏鱼场养殖的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e)普遍暴发了体表变形虫病,其病原初步鉴定为池沼多核变形虫Pelomyxa palustris Greeff。病鱼的主要症状是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以至不摄食;体表两侧局部溃烂,镜检病灶处可见大量虫体。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乙酸和过氧化氢混合使用(1∶3),浓度为0.5%~1.0%,浸泡4~5min,有一定杀虫效果。盐酸奎宁浓度为500~1 500mg/L,浸泡15min,有一定杀虫效果。青蒿素+TMP+高甲醚(300mg/L∶60mg/L∶10mg/L)浸泡20~30min,杀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体初始体质量为(80.228±6.270)g。实验采用2×3因子设计,设置pH 6.5条件下的3个硫化物浓度组LS1(0.1 mg/L)、MS1(0.33 mg/L)和HS1(1.0 mg/L),以及pH 8.5下的3个硫化物浓度组LS2(0.1 mg/L)、MS2(0.33 mg/L)和HS2(1.0 mg/L),共6个处理组;另设一个不添加硫化物的对照组CTR(自然pH值为7.5),设2个平行处理,分别在实验后第10天、20天和30天取样,以性腺指数(GSI)、卵巢卵黄磷蛋白(Lv)含量、卵巢Lv总含量和卵巢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评判指标,研究了硫化物胁迫对中华绒螯蟹亲体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各处理组的GSI在30 d时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各取样时间点,所有处理组蟹卵巢的Lv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MS和HS组在前20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这种差异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至暴露结束时仅HS1组蟹的卵巢Lv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蟹的卵巢Lv总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且这种差异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第10天时仅HS1组的Lv总量显著降低,而时间延长至30 d后,各处理组Lv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为,慢性硫化物胁迫会抑制中华绒螯蟹雌体的卵巢发育,相比之下,弱酸条件下水体中硫化物的毒性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釆用MS-222浓度为0(C0组)、5 mg/L(C1组)、10 mg/L(C2组)、15 mg/L(C3组)、20 mg/L(C4组),运输时间为0、2、4、6、8、10 h,运输密度为33 g/L,采用5×6双因素实验,氧气袋运输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稚鱼,研究了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水平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C1-C4组的DO、p H随运输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各组的DO和p H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1-C4组的氨氮(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各组的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时间和浓度的交互作用都显著。运输时间T6 h时,MS-222刺激翘嘴鲌,不利于运输,运输时间T6 h时,MS-222能显著降低其应激水平及代谢强度,其中C4组皮质醇、乳酸含量最低,C3、C4组水质条件最好,其适宜的麻醉剂浓度为15~20 mg/L。  相似文献   

18.
将带有试验硝化细菌——食油假单胞菌X14-1-1的等面积陶粒、聚氯乙烯、纤维、火山岩、无纺布和流化床6种材料的附着基分别放入1 L的充气瓶内,在36℃、130 r/m in的摇床上混合培养48 h后,洗脱计数测定菌种附着数量.模拟氨氮去除率试验中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0(不加硫酸铵)、10、20、30、40、50、6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