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从2006年4月开始进行四倍体刺槐引种栽培试验,3年多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各类型四倍体刺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但以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较快.不同立地条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高、径生长差异极显著;饲料型和速生型四倍体刺槐根繁苗的高、径生长也具有较大差异.同一立地条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高、径生长均显著大于饲料型和速生型四倍体刺槐根繁苗,也略大于二倍体刺槐;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叶片逐渐发黄和几乎全部脱落时间也较根繁苗晚10 d左右.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荒山造林和园林绿化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对四倍体刺槐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1)四倍体刺槐苗在林芝地区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达85%;(2)饲料型四倍体刺槐比用材型苗的适应能力强,移栽成活率为92%;(3)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在本地的冠幅年生长量平均为80.2cm,用材型四倍体刺槐年高生长平均为73.2cm;(4)该树种可适应林芝地区特殊的高寒气候条件,且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成活率高,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刺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退耕还林是有效改善山西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 ,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实施退耕还林战略 ,加快荒山绿化的关键是退耕后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林种、树种。现介绍一种适合晋西吕梁山区栽培的刺槐新品种—四倍体刺槐。四倍体刺槐原产于韩国 ,属刺槐多倍体新品种 ,近年来引进我国。目前已引种栽培 5个系号 ,分速生用材型和饲料型两个类型。经试验结果分析 ,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无性系相比 ,主要特点有 :速生用材型 与普通刺槐无性系相似 ,但速生较明显。1年生嫁接苗高度可达 3m,地径 3.5cm;3年生树高 5m~ 7m,胸径 6cm~ 9cm。饲料型 树枝无刺 ,…  相似文献   

4.
引进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栽培,并在内蒙古中部的半干旱区山地、黄土沟壑区、盐碱覆沙地等3种不同立地类型造林,进行了4年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生长适应性等一系列大田观察测定,并采用PV曲线对该树种进行了抗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具有较强的抗逆特性,在内蒙古半干旱区适宜的立地类型,采用抗旱造林技术,可以栽培。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树种四倍体刺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原产北美东部阿帕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是我国温带及三北地区重要的造林先锋树种,栽培面积达1300万hm2,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四倍体刺槐是由韩国山林厅林木育种研究所应用倍性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刺槐优良品种,1997年引入我国。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引种繁育及区域化栽培试验,从五个无性系中筛选出了适宜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饲料林及道路绿化多用途优良品系两个,掌握了其繁育技术及各品系适应范围。四倍体刺槐在保持了刺槐原有的耐干旱、耐瘠薄和耐盐碱(…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刺槐耐干旱、耐盐碱、耐瘠簿、耐烟,根系可以固氮,因而可以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四倍体刺槐引进乌兰察布市后,在凉城县永兴镇兰麻天行政村经过多点试验观察,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7.
四倍体刺槐的性状表现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倍体刺槐是从韩国引进的饲料树种 ,与普通刺槐相比 ,其叶密集、肥厚 ,有效成分含量高 ,呈小乔木状。该树种作为畜牧饲料树种栽培 ,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树种为四倍体 ,仅引进部分单株 ,现在苗源紧缺 ,制约了饲料林发展速度 ,为防止性状分离 ,须采用无性繁殖。 5年来 ,我们对四倍体刺槐进行了微体快繁等技术研究 ,并对有关的性状进行了观察对比 ,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取样化验。现将四倍体刺槐的性状及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 四倍体刺槐的性状及饲料成分1.1 四倍体刺槐性状四倍体刺槐为小乔木 ,一回羽状复叶 ,树皮褐色、粗糙 ,叶…  相似文献   

8.
林芝地区引种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成分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林芝地区引种的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含水率比本地普通刺槐高2.45个百分点,全K比普通刺槐高0.0586个百分点,粗蛋白比普通刺槐高2.5488 个百分点;(2)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元素Ca、Mg、Cu、Fe、Zn的总量为0 4670mg/kg,而普通刺槐叶片营养元素总量为0.2072mg/kg,比普通刺槐的高0.2598mg/kg;(3)引种栽培四倍体刺槐除了Zn含量低于普通刺槐外,其他各项营养成分均高于普通刺槐,作为农牧区畜禽饲料,四倍体刺槐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9.
“多倍体刺槐新品种及繁殖技术引进”是国家林业局“948”项目之一。项目承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1997~2002年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区域性引种试验,于2002年11月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项目验收,并选出大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和直干速生型4个刺槐新品种。从2003年开始,四倍体刺槐作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已成为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四倍体饲料型刺槐是在多倍体育种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功 ,它树体矮化、叶片肥大、产量高 ,枝条无刺 ,较普通刺槐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耐干旱、瘠薄 ,耐烟尘 ,抗盐碱 ,成林快。是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 ,退耕还林 ,荒山、盐碱地绿化和发展畜牧业的理想树种。四倍体刺槐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 ,为防止性状分离 ,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引种初期 ,由于材料数量少 ,多采用微体快繁技术进行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地进行相互引种 ,种苗基数不断扩大 ,常规无性繁殖已成为可能。笔者在对四倍体刺槐进行微体快繁殖技术研究的同时 ,也对常规的插条、插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四倍体刺槐生态饲料林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倍体刺槐是近几年培育成功的刺槐新品种,它不但保持了普通刺槐的原有属性,同时又具有很多新的特性.通过对四倍体刺槐生态饲料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定植密度对苗木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对采割量影响显著.以每667 m2定植3 300株枝条采割量最大;四倍体刺槐2号和5号与普通刺槐相比,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高,灰分含...  相似文献   

12.
四倍体刺槐是我国从韩国引进的新品种,具有速生、枝密、叶大等特点,有一定的抗旱、耐盐、耐贫瘠、抗风沙能力。由于引进的刺槐繁殖材料少,抗病虫害能力低,因此在短时间内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的基础上对其抗病害的转基因工程研究是必要的。本实验即对刺槐组织培养丛生芽分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展开研究,并结合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菌效果,确定农杆菌介导的刺槐转基因工作中的最佳抗生素为头孢菌素,其最佳使用浓度为200mg/L,为下一步转基因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四倍体刺槐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不同的剪切方式及不同的激素处理对四倍体刺槐进行了夏季带叶嫩枝扦插试验 ,同时与普通刺槐和速生刺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径切能明显促进插穗生根 ,激素IBA的处理效果较ABT生根粉和 91 1生根素好 ,而且四倍体刺槐本身的生根能力较普通刺槐和速生刺槐差。  相似文献   

14.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离体培养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变异丰富、具有重要遗传育种价值的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自然败育率很高,研究其离体培养挽救技术具有重要的遗传育种学意义。以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为材料,进行了其离体培养促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胚珠的适宜离体培养时期为花后30 d,萌动率47.7%;胚珠的适宜萌动培养基为Nitsch 6-BA 0.5 mg/L IBA 2 mg/L GA30.5 mg/L;筛选出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得到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8.6%,并初步诱导出了不定芽;愈伤组织切片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以内起源为主。  相似文献   

15.
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提出应用抗旱造林粉、壮苗深植、截干修枝等措施可明显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区域化试验中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2年生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和1个普通无性系的生物量调查和对比,发现四倍体无性系对西北环境的适应性较好,其生物量均超过了当地普通刺槐,这表明,其作为再生型土本饲料在生态条件较差的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由无性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比较发现,土壤因子对刺槐生长有较大影响,其中较为显著的是水分供给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插穗部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和插穗取材等方面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嫩枝扦插技术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嫩枝的上部插穗扦插生根效果最好,IBA1500mg/L处理30s为最佳处理方式,扦插基质宜选择蛭石,插穗的最佳取材时期为6月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阜新地区杨树等12种常见煤矸石废弃地人工林林下植被组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挑选出易于形成稳定生态群落的废弃地恢复树种。结果表明:紫穗槐、刺槐、旱柳、杨树人工林林下物种相对丰富;煤矸石废弃地常见人工林的林下植物群落α多样性以刺槐、白榆、旱柳、紫穗槐、杨树等5种树种较优;阜新地区煤矸石废弃地紫穗槐、刺槐、旱柳、杨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四倍体刺槐与刺槐光合速率日变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四倍体刺槐与刺槐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林木,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四倍体刺槐和刺槐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倍体刺槐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最高峰值出现在10:30左右;刺槐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个峰出现在9:00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15:00左右,第一个峰值明显高于第二个峰值。②Tr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的活动状态。③四倍体刺槐的光合能力>刺槐。④四倍体刺槐与刺槐的Pn与Gs成极显著正相关,与Tr成显著性正相关。⑤刺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四倍体刺槐。  相似文献   

20.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林分凋落物量及其N、P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元低山暴雨区湿地松(Pinus eliottii Engelm)纯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湿地松与刺槐混交林(mixed stands of Pinus eliottii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3种人工林凋落物量与养分归还的研究表明,3种林分的年凋落量范围在3609.6kg·hm^-2·a^-1到4917.6kg·hm^-2·a^-1,除刺槐林外,湿地松林和混交林均以叶的凋落量占优势,分刺占各自总凋落量的87.45%、55%。湿地松纯林凋落量1a中出现3次峰值(5月、7月、11月或12月)。刺槐纯林出现两次峰值(7月、11月或12月),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相似。3种林分N、P的年归还量均以刺槐林最大,湿地松纯林最小,这与凋落物总量的大小排序相反。通过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归还中,落叶的归还量占主体。3种林分相比,湿地松林和混交林的凋落总量明显高于刺槐林,但养分归还量却有所不同,刺槐林和混交林明显高于湿地松林,这说明阔叶林有良好维持地力的能力,针阔混交比针叶纯林更能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