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食用菌营养丰富,味美健康,是有机绿色食品,食用菌菌种相当于作物生产中的种子,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栽培结果,即产量的高低,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际生产中,一些优良的食用菌品种往往用不了几代就出现菌种退化现象,很大程度的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菌种退化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中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减缓或解决食用菌菌种退化问题就必须了解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  相似文献   

2.
, 《新农村》2012,(11):56
最近,"食用菌菌种液化新工艺研究"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上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型菌种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以前,浙江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菌种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的三级固体菌种繁育工艺和人工接种法,菌种退化、错种等生产事故严重制约了食用菌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为此,浙江省农业厅联合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开化县农科所等单位开展科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本质是遗传变异。引起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为突变、杂交、菌种不纯合等内因及不良的外界环境因子 ,只有对菌种退化的机制和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了解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食用菌菌种发生退化的原因(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保藏方法和感染病毒),并提出了复壮、定期重新分离等解决方法,为食用菌菌种保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晖 《北京农业》2005,(10):20-20
如何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与管理,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这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给食用菌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值得探讨。1.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与管理现状及分析目前,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状况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菌种厂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致使劣质菌种、退化菌种进入市场。据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全国共发生食用菌绝收事件40多起,直接损失上亿元,其中菌种是一个重要因素;②品种混乱,良莠不齐。由于利益的驱使,菌种“名称包装”现象严重。导致同种异名、异名同种,品种不清、良莠不齐状况。多年来,政府部门在规范菌种生产与…  相似文献   

6.
一、防止菌种退化有效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5天。要  相似文献   

7.
唐高霞 《农村科技》2003,(12):32-32
一、防止食用菌退化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农药施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 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 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  相似文献   

8.
<正> 1 防止食用菌退化 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 1.1 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5天。要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 1.2 要经常更换培养基,如蛋白胨、麦麸、马铃薯等培养基原料相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及内容,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生产要采用高质量的菌种才能保证食用菌生产效益。目前食用菌菌种生产存在菌种污染率高问题,一定程度的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分析研究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各环节,发现容易造成菌种污染因素,建立关键控制点,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可降低食用菌菌种的受污染率。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种在长期的生产应用过程中经常要传代转移,菌种的种性极容易产生退化甚至丧失,在栽培使用中会表现出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抗性下降等现象,组织分离培养菌种是有效防止菌种退化、老化、减少变异的常用方法,也是制作香菇生产母种的基本方法。科学、规范地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技术对香菇优良品种进行复壮、提纯,可延长其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品种优势,保障食用菌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防止菌种退化有效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5天。要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营养成分被破坏,酸碱度要适宜。2.要经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重要途径.但应用传统菌种进行生产周期较长,且不便于后期管理和操作.应用食用菌液体菌种进行生产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便于食用菌的工厂化和标准化生产.本文综述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生产的成功与失败.优良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本条件,劣质菌种会使食用菌生产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而菌种生产技术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菌种质量.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猛,但菌种生产管理相对滞后,生产缺乏统一标准.因此,菌种质量优劣不定,成本居高不下,对食用菌规模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食用菌教学、科研与生产中,总结出了食用菌菌种生产实用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高效实用、成功率高、污染率低等特点,解决了大批量生产菌种数量难满足、质量无保证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菌种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退化,因此菌种的保存十分重要.保存菌种一般都利用干燥、低温、缺氧或限制养分供给等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有低温冰箱保存、石蜡封存、冷冻干燥或寄主保存等,但对于规模不大的种植户而言,上述方法一般都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16.
菌种退化是指菌种在培养或保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某些优良性状劣化的现象,它发生在菌种培养、保存的各个时期,大大降低了菌株产量,从而严重影响了菌种退化控制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目前对菌种退化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菌种退化的原因及预防菌种退化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根据陕西省园艺站安排,陕西省商洛市农技站分别对商洛六县一区的食用菌生产县乡镇、食用菌企业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大户、食用菌生产散户的相关生产及菌种生产情况进行细致的走访调研,针对此,详细介绍调研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什么叫菌种衰退菌种衰退,是衰老退化的意思。严格地讲,衰老与退化是两码事。前者是自然现象,后者是变异与遗传问题。退化是一种变异。食用菌菌种退化是指菌株在形态生理方面产生的退化性变化,具体讲是产量、质量的下降,整个菌株的孢子、菌丝、子实体发  相似文献   

19.
推广液体菌种以改变食用菌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食用菌生产以固体菌种作种子,因污染率高、上下菌龄不一致,导致食用菌产业在过去几十年只是在量方面增加,而没有实现质的提高。通过应用多学科技术,组合研制成功CQY液体菌种培养器及配套生产工艺。该技术生产的液体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上推广运用,改变了过去作坊式、高污染、周期长、高风险的行业生产格局,食用菌生产开始向高质量、标准化、工业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正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仅从事栽培种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不办理《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经营者应具备菌种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菌种储藏设备和场所,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母种和原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当事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报农业部备案。《栽培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