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造林成活效果是造林工作的核心。影响植苗造林成活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苗木栽植后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充分掌握苗木水分与造林成活效果的关系,是造林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987年我们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场苗圃研究了刺槐、毛白杨苗木水分对造林成活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治沙造林中,造林质量对造林成活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措施的妥否,不仅影响到能否成活,也影响到成活后能否成林成材;不仅影响到绿化和治沙的速度,也影响到造林成本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山区影响秋季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墒情状况、苗木质量及栽植质量,抓好这“三大要素”,采取相应对策,是确保半干旱山区秋季造林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使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可以改善沙地的造林小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解决在栗钙土造林成活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康油茶新造林成活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康油茶新造林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影响油茶新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水分科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促进油茶新造林成活的科学方法,为油茶产业化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辽西干旱地区,水分经常成为造林成活和正常生长的限制因子。而阳坡又是干旱地区的“大老难”,用一般的方法造林不易成活。1983年春我们在阳坡试用了地膜覆盖造林,在干旱之年取得了较其它抗早造林更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1986~1999年造林效果分析,找出了造林质量差、造林成活低、造林不见林等原因,对提高造林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插条与插干两种造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造林所用材料规格大小的不同,其成活原理是一样的。一、造林地的选择。插条和插干造林,成活与否关键在于插穗能否生根,生根则活,不生根则死。而插穗生根时,要求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故要求造林地具备湿润和疏松的条件,如杉木插条造林多选择山腰以下,最好是阴坡、山脚或沟谷地带。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在土质瘠薄的山地上造林不易成活或成活后也不易成林,但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实践,得出的结论是 :只要选择耐旱耐土质瘠薄适地适树树种,采取科学的造林方法,土质瘠薄山地造林绿化还是能成功和达标的.  相似文献   

10.
影响沙区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是干旱、缺肥、温度高、风大,特别是"缺水"、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沙区造林一定要考虑水,在确保各项造林技术措施时、必须从适应树苗生理要求出发,为确保其成活及生长创造条件.从当前沙区造林的实际出发,风沙源的治理必须采用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