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美国的辉瑞(Pfizer)公司研制成一种适用于防治放牧牛线虫感染的驱虫药新剂型——甲噻吩嘧啶持续释放丸(Morantel su-stained Release Bolus,简称 MSRB;商品名是 Parateet bolus)。它的特点是,给牛投服后,至少在60天的时间内,都能在牛体内持续释放有效剂量的药物。数年来,它已成功地试用于西欧许多国家。它不仅能防制感染性幼虫的侵袭,而且能驱除已感染的虫体;不仅可防止牛放牧期间寄生虫性胃肠炎的发生,而且可使原先亚临诊感染的牛只获得明显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1 国外应用情况 1.1 口服长效制剂目前,国外研究的口服长效制剂主要为控释胶囊和缓释大丸剂。最早投放市场的是瘤胃巨丸剂Paratect Bolus(辉瑞公司生产),是一种甲噻嘧啶持续释放药丸,其构造为在聚乙二醇惰性载体中含有22.7克酒石酸莫仑太。药物借助化学扩散作用释放,可持续释药约90天,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3.
<正> Pfizer 介绍了一种名为 Paratec Bolus 的长效性药丸,在放牧季节开始时使用一次,就能长期预防侵染牛胃肠道的寄生虫。这种药丸,形状如同一个填满噻烯氢嘧啶酒石酸盐的硬质圆筒,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可用一种与投丸器相似的器具投送。该种药丸被牛吞下后,就进入牛的瘤胃,并存留在瘤胃  相似文献   

4.
在1979—1984年使用甲噻嘧啶缓释药丸(MSRB)控制放牧犊牛。每年以24—30头犊牛,编为两组(对照和甲噻嘧啶缓释药丸治疗组)。5月末运到划分为两个相等面积的同一牧场放牧。10月份后转入舍饲,在畜栏内饲养。喂以精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后期,美国Pfizer医药公司试制成一种甲噻酚嘧啶持续释放药丸,商品名为“Paratect Bolus”下文中称PB。有人把此誉为“驱虫方法的革命”,驱虫药进展中“最伟大成就”。1978—1981年Pfizer公司组织了欧洲11个国家,在放牧牛群中进行了既各自独立而又出于同一设计标准的56个大的田间试验,来全面评价PB的效能和经济效益,这可谓近年来驱虫药国际协作的美话。  相似文献   

6.
正四氢嘧啶类主要有噻嘧啶、甲噻嘧啶和允许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的多种酚嘧啶盐。这些药物都能作为烟碱激动剂干扰虫体神经肌肉系统,引起虫体肌肉收缩和痉挛麻痹。体外试验表明,噻嘧啶的作用比乙酰胆碱强100倍以上。无脊椎动物寄生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是神经功能所必需的,但该受体在哺乳动物上的生理功能和分布似乎不同。在反刍动物体内,这些药物能迅速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噻嘧啶对猪蛔虫病的驱虫效果,我们在普查的基础上,选用噻嘧啶对自然感染蛔虫病的猪只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药物:噻嘧啶为无味,淡黄色结晶粉末,能溶于水。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供给。2.猪只分组根据粪检情况,分成六组,  相似文献   

8.
1983年11月22日—1984年5月15日,把36头杂种阉牛分成3个试验组,每组12头,分开放牧于3.4公顷牧场上。1983年11月22日,第一组单个经口给予甲噻嘧啶释放药丸(MSRB),第二组噻苯唑(TBZ,66mg/kg)还是单个经口给予,第三组对照,不治疗。每月进行一次体重、粪样线虫卵计数和血浆胃蛋白酶原浓度检查。试验结束时,每组取4头牛屠宰,进行尸体剖检,测定线虫数量。于1983年11月22日开始,每试验组  相似文献   

9.
<正> 大肠杆菌病又称仔猪白痢,是哺乳猪常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3周龄仔猪在冬春季节较多发病。本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常常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目前,我国对仔猪白痢尚无较好的防治药物。现在,根据日本的资料,介绍一种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方法。即用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和三甲氧苄氨嘧啶(TMP)  相似文献   

10.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较广,能抑制大多数草兰氏阳性细菌和一些阴性细菌的繁殖生长。目前国内外常用以防治禽病的磺胺类药物有: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_2)、磺胺甲氧嗪(SMP)、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喹嗯啉(SQ)和磺胺噻唑(ST)等。有时,为了加强磺胺类药物的作用,还联合使用磺胺增效剂如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其抗菌功效可增数倍乃至数十倍。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家畜业的经营方法,基本都是全年实施放牧,因而寄生线虫是一个重大问题。对于绵羊,线虫寄生早巳是经济上最重要的发病原因,对于牛群,随着病毒性疾病及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的灭绝,线虫寄生的相对重要性也在急骤增长。在线虫寄生的绵羊群中普遍出现的对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左咪唑(levamizole)和甲噻嘧啶(morantel)产生的高度耐药性,促使牧主转而实施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种能够持续释药的驱虫新制剂——甲塞嘧啶缓释丸(MSRB)已由Pfizer公司研究出来。给家畜投服这种药丸后,药丸内的药能在家畜体內持续释药达60天之久,因此,这种驱虫新制剂不仅能应用来治疗患寄生虫病的家畜,同时由于药丸在家畜体内长期释药,阻止了寄生虫幼虫的继续感染,使家畜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粪便中虫卵的含量大大降低,还能够预防家畜寄生虫病的发生,减少虫卵对环境的污染。试验的结果证明,MSRB对治疗和预防家畜寄生虫病都有很优良的效果。但是这种药丸有一个缺点,  相似文献   

13.
复方敌菌净是由磺胺-5-甲氧嘧啶(SMD)与二甲氧苄氨嘧啶(DVD)配制的复合剂。主要用以防治兔、禽球虫病、禽霍乱和鸡白痢等。由于其副作用小,故为兽医临床上的常用药。但用药不当也会引起中  相似文献   

14.
在对畜禽用药进行防病治病时,不仅要考虑药物会不会引起畜禽中毒,而且要考虑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量。因此,对畜禽用药,应注意禁忌。对宰杀的畜禽:在猪、牛宰杀前1~5天,应禁止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在牛、羊宰杀前7~10天,应停用磷胺二甲嘧啶和磺胺二甲氧嘧啶;在猪、牛、羊宰杀前3~7天,应禁止使用左旋米唑;在猪、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兽药缓释、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缓释、控释制剂均属于长效制剂,前者药物在体内先快后慢地缓慢释放,常为一级过程;后者是控制释药速度,一般是恒速的零级或近零级过程.因此,缓释、控释制剂具有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刺激反应轻,疗效持久安全等特点.近年来,这类制剂在我国兽药研究中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不仅在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控释疫苗方面出现了新的势头. 1 化学药物缓释、控释剂的应用研究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制备缓释、控释剂的方法也不相同.一般性质相对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条件要求也不高,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1.1 微量元素缓释剂 微量元素缓释丸的研究为牛、羊Se、Cu、Co等的缺乏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1].以硒、氧化铜、氧化钴为原料,以铁为基质,按不同比例制成三种缓释丸,该缓释丸能滞留于瘤胃中缓慢释放微量元素.在黄牛、牦牛体内代谢动力学分析及全血和被毛元素含量动态分析发现,投服该缓释丸后60 d体内Se、Cu和Co含量明显升高(P<0.01),元素间未出现明显拮抗作用,而且能使牛体内Se、Cu和Co含量适宜水平至少维持1年以上,三种缓释丸之间元素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在绵羊体内试验也证明,在投服缓释丸后1月左右即引起全血、被毛中三元素含量显著增加,360 d后,全血、被毛及脏器微量元素分析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抗菌增效剂是广谱抗菌药物,曾称为磺胺增效剂,因其能增强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故现在称为抗菌增效剂。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三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二甲氧甲基苄氨嘧啶(OMP)。本类药物均为淡黄色或白色结晶性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防治反刍家畜铜、钴、硒等微量元素缺乏症方面,研制出一种“玻璃丸”防治法。这是一种呈玻璃状结晶的可溶性磷酸盐,铸成丸状,用特制的“球枪”投放到反刍家畜胃中,以一定速度溶解,在1年内持续释放铜、钴、硒等微量元素,起到治疗与预防的效果。以下是用奶山羊进行的两个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欧美、日本等国使用了一些新的饲料添加剂。在猪、牛、鸡、水产养殖饲料中加入了这类添加剂后,普遍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加快了增重速度,减少了病害,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收益。现将这些新的饲料添加剂介绍如下。能防止猪肠内寄生虫生长。这种添加剂毒性低,不会诱发突变、畸变,在体内的残留时间极短,安全性高。不会干扰其他抗菌素的使用,也不会产生抗药性。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30%。添加量为30ppm。一、柠檬酸噻烯氢嘧啶它是一种驱虫饲料添加剂,用于猪饲料,  相似文献   

19.
<正>1.国外应用情况1.1口服长效制剂目前,国外研究的口服长效制剂主要为控释胶囊和缓释大丸剂。最早投放市场的是瘤胃巨丸剂PARATECT Bolus(辉瑞公司生产),是一种甲噻嘧  相似文献   

20.
广西省灵川县某猪场猪群发生以四肢游泳状、头往后仰、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的疫病,使用过黄芪多糖、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经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改用磺胺嘧啶钠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