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经临床观察和治疗发现,乳房水肿要以热敷、按摩乳房为主,增加运动、利尿、促进吸收和制止渗出为辅进行治疗。笔者应用此方法治疗奶牛产后乳房水肿18例,全部治愈。发病原因:本病多因奶牛长期舍饲,缺乏运动,乳房血液循环不畅,或饲料单一,精料饲喂不合理所致。多发于产后2~4日的初产牛或高产奶牛。临床症状:乳房水肿不消,整个乳房触摸较硬,指压留有痕迹,但无痛感,体温正常,饮食无明显变化,影响正常产乳量。治疗方法:①50%葡萄糖250毫升1瓶、10%葡萄糖500毫升2瓶、10%氯化钙20毫升10支、硫酸镁80~100毫升、…  相似文献   

2.
奶牛由于长期舍饲,大量饲喂精料,且运动较少,造成了奶牛产后胃内酸度过高,易引发本病。临床症状:体温正常,病初多有食欲,排粪迟滞、量少、发黑、有胶冻样物;后期多排煤焦油状粪便,且粘稠,食欲废绝,不反刍,但始终饮水。治疗方法:10%葡萄糖500毫升×1瓶、维生素C10毫升×5支、樟脑10毫升×2支;10%葡萄糖500毫升×1瓶、庆大霉素10毫升×3支、可的松20毫升×5支;5%葡萄糖500毫升×1瓶、黄芪注射液10毫升×10支;5%碳酸氢钠500毫升×1瓶。以上药品一次静脉注射。②斯达康泰5毫升×6支、期达胃泰5毫升×3支,以上药品一次肌肉注射,一天二次。③乳酸…  相似文献   

3.
刘新兴 《北方牧业》2006,(2):26-26,27
<正> 地塞米松磷酸钠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只要应用巧妙、合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的临床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1 治疗奶牛乳房炎地塞米松磷酸钠10毫升配合青霉素1500~3000万单位肌肉或静脉注射能够很快缓解乳房的红、肿、热、痛等泌乳机能障碍。如果较严重可加入维生素 C50毫升、10%葡萄糖酸钙250毫升静脉注射;如食欲反刍减少,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钠500毫升或复合维生素 B10~20毫升;体质较弱时可肌肉注射安钠咖10~20毫升,10%葡萄糖500~1000毫升。2 猪流行性腹泻患猪每头每次肌肉注射6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钠加4毫升病毒灵,配合具有抗菌作用的痢菌净或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4.
<正>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是妊娠牛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水肿可自行消退,严重水肿不经治疗很难自愈,并可诱发乳房炎,甚至造成血乳。第一胎及高产奶牛发病较为常见。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病因多因怀孕后期供应子宫的大量血液流向乳房或初期(特别是高产奶牛)乳静脉压增高而引起的。部分乳房畸形或心肌机能不全而又缺乏运动也可造成乳房水肿。2 临床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发生,照常泌乳、乳汁无明显变化,仅乳房呈现皮下浸润性肿胀,肿胀对称,局部皮肤紧张,发红发亮,无热无痛,指按留有压痕,稍晚则皮肤增厚、触摸坚实、发硬,较严重的水肿可波及乳房基底前端、会阴部、下腹部及四肢上部。3 治疗10%葡萄糖1000毫升、25%葡萄  相似文献   

5.
<正>乳房炎是危害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约为10%~20%,而绝大部分更为普遍发生的是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乳房炎使泌乳奶牛每年的产奶量下降10%~11%,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的成本、额外  相似文献   

6.
<正> 黑龙江省呼玛县北疆乡李某饲养奶牛一头,6岁。奶牛原来产奶54千克,现在是第3产,产一母犊。产后牛不食,产后8小时胎衣下来,阴道流红色分泌物一整天。曾注射过葡萄糖酸钙、5%的糖、10%的糖、胃动力等药物治疗2天不见效,遂来就诊。1 临床症状奶牛病情较重,站立时散腿、打晃。检查奶牛体温38.3℃,心跳35次/分钟,呼吸60次/分钟,牛鼻镜发绀,眼半闭,头低,耳耷,精神沉郁,听诊第一心音较弱,阴道微红,左后肢踢腹,听诊时或用手触及腹部时,牛表现敏感,卧地时四肢伸开,压腹时牛有难受的表现。2 治疗2.1中午11时给奶牛注射:5%的葡萄糖1000毫升,氨苄青霉素20支,10%维生素 C10毫升8支,10%樟脑磺酸钠10毫升6支,复方氯化钠溶液1000毫升,10%葡萄糖  相似文献   

7.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高产奶牛产后的常发病 ,挤出的鲜乳中含有血液 ,影响鲜奶品质 ,如果治疗不及时 ,极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1 病因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奶牛乳房水肿严重 ,造成产后乳房毛细血管充血或血管破裂 ,血细胞或血红蛋白进入乳汁中造成血乳。2 临床症状病症多发生于母牛产后 1~ 3天 ,挤奶时奶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一般无血凝块 ,严重者有少量凝血现象 ;根据病情不同 ,出血乳区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出现于两后侧乳区 ,也可能出现于同一侧乳区 ;乳房皮肤红肿、充血 ,但一般无炎症变化。3 治疗一般产后牛乳房出现轻…  相似文献   

8.
采集100头商丘市成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样300份,根据奶牛的年龄胎次等情况将之分成3组.利用酸度计、光学显微镜并辅以计数板辅助测定牛乳的pH值及体细胞的含量,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当牛乳的体细胞在20万/毫升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0,3%,其乳汁的pH值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万~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11.2%,奶牛乳汁pH值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万~1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26.1%,奶牛乳汁pH值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万~500 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45.3%,奶牛乳汁pH值在7.0~7.2之间;体细胞大于500万/毫升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68.7%,奶牛乳汁pH值在7.2以上.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387.  相似文献   

9.
使用电子颗粒计数器检测母羊奶中的体细胞数。1408份来源于正常乳房的奶样,98.2%的样品体细胞数低于1.0×10~6个细胞/毫升;而254份来源于接种细菌的乳房奶样,样品体细胞数均高于1.0×10~6个细胞/毫升。因此,如果奶样来源于临床健康的母羊乳腺,而奶中的体细胞数超过1.0×10~6个细胞/毫升,则意味着该母羊存在着亚临床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性乳房炎占30%,隐性占70%左右。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时间,甚至使病牛丧失生产能力;治疗时要应用很多的药物,不仅花掉不少药费,还易造成抗生素污染、弃奶或奶牛淘汰,给我国的奶牛业  相似文献   

11.
绿草素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奶牛养殖的主要常见病,据有关报道我国奶牛乳房炎临床型发病率达20%~60%.笔者应用绿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结果证明,绿草素与常用药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比较,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黑白花奶牛164头计415个乳区按CMT或HMT等级分为阳性治疗试验(++、+++)、阳性治疗对照(++、+++)、阴性空白对照(-、T、+)三组。第一组系用长效抗菌素油剂(TA—125)10毫升分别于干奶前三天及干奶当天注入乳区;“+”以下乳区不作处理;或在炎热季节于干奶当天将20毫升TA—125一次注。入,同时对“+”以下乳区各注入10毫升。通过HMT、菌检及临床检查证明:阳性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总转阴率48.2%,与阳性治疗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阴性对照组在产后仅有33.3%为阴性,并有39.0%的乳区发生新感染。阳性治疗试验组产后隐性乳房炎(++、+++)和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干奶前(P<0.01),且在干奶期间及产后二周内的临床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从而证实TA—125能有效地防治干奶期葡萄球菌、链球菌性乳房炎和泌乳期遗留下来的隐性乳房炎。 155个阳性治疗试验组乳区干奶前的菌检率为82.6%,产后一周降为35.5%,二周则又回升至45.8%,说明干奶期乳房炎的防治单靠药物不行,必须重视科学管理,加强和改善卫生条件,否则可重新感染。 TA—125是氯苯唑青霉素钠和苄星青霉素的油剂,冰箱中可保存一年。产后一周的牛奶中无青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13.
科苑采撷     
松针可养兔投喂的方法简单、方便,可以单独直接投喂,也可以将松针的嫩枝梢切成1寸左右的小段后,拌入混合饲料中再投喂。通常兔都喜爱采食,个别暂时不喜欢采食的,经投喂几次后便会适应。用量:一般以兔日粮的20%投喂为宜,长期饲用无不良反应。犊牛血尿的防治通常情况下,多数犊牛经1~2天症状自行消除,不治而愈。为了促使患病犊牛尽早康复,可用维生素K3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仙鹤草素10~20毫升或安络血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20%葡萄糖溶液200~300毫升;40%乌洛托品20~30毫升,一次性静脉注射。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可取乳房消肿…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危害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仅为10%-20%.而绝大部分是更为普遍的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乳房炎使泌乳奶牛每年的产奶量下降10%-11%.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的成本、额外劳力费用、药物开支和兽医服务费用,还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  相似文献   

15.
牛奶酸碱度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100头商丘市成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样300份,根据奶牛的年龄胎次等情况将之分成3组。利用酸度计、光学显微镜并辅以计数板辅助测定牛乳的pH值及体细胞的含量,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当牛乳的体细胞在20万/毫升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0.3%,其乳汁的pH值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万~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11.2%,奶牛乳汁pH值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万~1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26.1%,奶牛乳汁pH值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万~500 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45.3%,奶牛乳汁pH值在7.0~7.2之间;体细胞大于500万/毫升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68.7%。奶牛乳汁pH值在7.2以上。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387。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以母猪产仔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治疗应以抗炎、消肿、抗过敏、退热为原则。1发病原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胎衣脱落不全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尿道感染等产后疾病均可引发母猪产后无乳。2临床症状母猪产后1~3天发病,病猪发热,不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镜干燥,有眼眦,乳房发红,几个乳区或全部乳房硬肿、无乳汁。个别伴发子宫内膜炎,胎衣脱落不全的病猪阴道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3治疗阿莫西林粉针剂,按猪体重10~15毫升/千克,用水适量稀释后注射(现用现配),…  相似文献   

17.
供求商情     
种禽重泻一针康10ml×10支×20盒宫乳急先锋10ml×10支×20盒金品神州5号10ml×10支×20盒电话:0531-7189041;13608930828联系人:陈德泉◆济南市中银牧兽药经营部混感链康5ml×10支×20盒喘克10ml×10支×20盒隐性乳房炎克星250g×40袋冠军10ml×10支×40盒止痢飓风10ml×10支×18盒奶牛保孕神300g×50袋天磺巨星5ml×10支×20盒感冒宁10ml×10支×20盒◆济南市中中炬鑫兽药经营部冰蟾排毒散100g×100袋;冰蟾热毒清注射液10ml×10支×10盒;清血排毒王10ml×10支×10盒;炎热咳喘注射液5ml×16支×30盒;磺中磺注射液10ml×10支×10盒;热毒金方…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种复杂疾病。据统计,呼图壁种牛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液体奶品质降低,延长奶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造  相似文献   

19.
“公英散”对奶牛急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及抗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中兽医理论组方,配制中药散剂--公英散,对奶牛产后临床性乳房炎病例进行治疗试验,以氨苄青霉素作为对照组,并做了治疗后抗奶测定.结果显示,中药散剂--公英散,对奶牛产后临床性乳房炎病例治疗效果略高于氨苄青霉素对照组;治疗中发现使用中药后3 d内有20%~40%的病例E-50抗奶测定为阳性,而快抗检测为阴性;而对照组2种方法测定则绝大多数为阳性.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隐蔽性强,发生率高,主要影响奶牛产奶量及牛奶的质量,危害较大。据国内外报道可使牛奶产量下降10%~15%[1]。由于在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变化,很难对它作出临床诊断。除降低奶牛产奶量外,隐性乳房炎还可改变乳汁中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